许丹阳
摘 要:《冰山上的来客》是一部优秀的民族题材电影,剧中含有着丰富的民族元素,这些元素除了展现民族特色之外,更参与了影片的情节建构。本文旨在挖掘并分析影片中的民族元素,并结合具体情境探讨民俗元素在影片中的叙事作用。
关键词:民族元素;电影;文化;建构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5-0-02
《冰山上的来客》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发行的一部电影,由赵心水导演,于1963年2月2日在中国上映。影片讲述了1951年夏,新疆萨里尔山一个冒名古兰丹姆的女特务古里巴儿妄图通过阿米尔获得情报,被杨排长识破,并将计就计,布下天罗地网,将这伙反动派一网打尽,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阿米尔和真古兰丹姆也得以重逢。电影在新疆实地拍摄,并选用了少数民族演员,剧情跌宕起伏,片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元素,是一部优秀的民族题材电影。
一、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民族元素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之所以被称为优秀的民族电影,是因为它讲述了关于哈萨克族人民与解放军团结一心共同打败反动派的故事。剧中包含了许许多多少数民族的元素,让受众欣赏到了优美的风土人情,也了解到了哈萨克族的文化信仰。而只有充分理解这些民俗,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这部影片,进而读懂其中的深刻含义。
(一)民族演员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因为讲述了塔吉克族地区的反特故事,所以导演也考虑到人物身份而选用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演员。男主人公阿米尔是塔吉克族人,当时23岁的他是新疆排球队的二传手;女主人公古兰丹姆是塔吉克族人,她一生当中只演过这一部电影,但她塑造的善良美丽的主人公形象却成为一个时代的永恒记忆。电影中的少数民族演员与汉族演员的外形特征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样的异域风情更加贴近故事的情节,也能给观众更好的代入感。
(二)民族服饰
电影中的民族服饰也是一大亮点,革命队伍身着统一的军装,即使是男主人公阿米尔也不例外。而当地的牧民则保持了他们民族特有的服饰特色。剧中的阿拉在白色衬衣外穿一件青色无领对襟长大衣,腰系一根腰带,脚蹬野公羊皮长筒靴。头戴黑羊羔皮作里,黑平绒作面的圆形卷边高统帽。手里则是握着他热爱的乐器热布普。塔吉克妇女的装束也在真假古兰丹姆的服饰上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假古兰丹姆婚礼上穿着镶有花边的红色连衣裙,下穿长裤,脚蹬红色软底长统靴。她的头上戴一顶圆筒形绣花棉帽,帽的前沿缀有一排色彩华丽的珠子和银链,脖子上则戴着称为“阿勒卡”的圆形银胸饰,帽子外披一条数米长的红色头巾。因为当地人需要抵御高原上的大风与寒冷,所以她们帽子的后部稍長,可以遮住耳朵和脖子。电影中军装和民族服饰的巨大差异也象征着军与民的身份差异。婚礼上杨排长按照塔吉克族的习俗为新人献上新婚礼物,阿米尔与牧民一起跳舞,也呈现出军民一家亲的和乐景象。虽然服饰不同,习俗有异,但合力抵御暴风雪,与反动派做斗争的心却是一样的,这也是导演借助服饰所要传达给观众的思想。
二、民族元素对影片情节的建构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元素,这些民族元素除了向我们展现了哈萨克族丰富的文化内涵之外,更是超越了其简单展示的范畴,而被运用到了影片情节的构建之中。
(一)民族歌曲对故事情节的建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有一首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由塔吉克族的民歌改编而成。它在影片中前后共出现了三次,每一次都对影片情节起到了推动作用,可以说是一条用音乐谱写的故事线索。
首先,音乐第一次出现是在男主人公阿米尔在当地牧民婚礼上见到了新娘,而这位新娘长得酷似他儿时的青梅竹马古兰丹姆,于是勾起了他那段伤痛的回忆。随着男主人公回忆的开始,音乐声响起,画面变成了儿时的古兰丹姆被迫卖给江罕达尔和热力普为奴仆,改名买日乌莉,由此与阿米尔失去了联系的场景。
此时的歌曲由女生独唱的形式展现,音乐凄婉动人,乐曲中的伤感体现的是男主人公阿米尔在这段回忆中的悲伤。而这段音乐所引出的过往也为之后的假古兰丹姆纠缠阿米尔以便获取情报的剧情做出了铺垫。
其次,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二次出现是在杨排长和阿米尔外出放羊的时候由男主人公演唱。假古兰丹姆为了刺探情报,无休无止地纠缠阿米尔,杨排长便计划以放羊为名与其周旋。阿米尔依杨排长的要求唱出了这首主题曲,他的歌声忧伤而动听,已经完全沉湎于对那些过往的追忆中,这首歌代表着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的年少时光。而假古兰丹姆却不明其中的深意,在阿米尔和杨排长放羊的外围兜兜转转,甚至听到歌声也毫无反应,最后悻悻地离开了。杨排长见此场景,便什么都明白了。假古兰丹姆已经露出了破绽,大众也在这样的歌声中看出了端倪。此时这首乐曲制造出了反动派身份即将被揭晓的刺激与紧张感,也为日后杨排长与特务之间的战斗埋下了伏笔。
最后,影片中阿米尔和真古兰丹姆相遇时,《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三次响起。歌曲由阿米尔起唱,古兰丹姆听到熟悉的旋律便跟随着他一同合唱。而此时,音乐代替了语言,向我们阐释了事情的真相。假古兰丹姆身份彻底暴露,而她很快就遭到了暗杀,可见真正的反动派首领就在人民队伍当中。音乐引发了受众的一系列思考,也将这种越来越接近真相的紧张感带入了观影者的情绪当中。而歌曲同时也成为了故事中一条男女主人公相知相认的爱情线。
(二)民族乐器对影片情节的建构
影片中阿拉离开哨所前往反动派藏身的雪山时手中拿着的乐器名为热布甫(弹拨的六弦琴),又译称热布卜、热巴甫、拉布普、拉巴布等。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莎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地。[1]它是塔吉克族人民最喜爱的乐器之一。
而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这把乐器也起到了建构影片情节的作用。首先,阿拉在离开哨所前与杨排长告别,杨排长开玩笑地对他说,让他看好琴,别将琴弦弄断。而阿拉也承诺杨排长等他回来相见。这样的对话暗示了阿拉之后的牺牲。而琴弦的情节也在此埋下伏笔。之后古兰丹姆带回了阿拉刻意扯断的琴弦,杨排长通过被弄坏的热布普猜测到了阿拉的用意,并从琴身的暗盒处发现了阿拉留下的情报,得到了与反动派斗争的重要线索。
由此,热布普这个塔吉克族喜爱的民族乐器,不仅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展现了他的音乐魅力,成就了《怀念战友》这样的动人歌曲,更是成了影片的情节推动器,使剧情前后呼应,并彰显出主人公的机智与伟大。这样的民族元素的运用,使得这部民族电影更加的生动形象,也使故事内容更加的丰富,人物更加的丰满。
(三)民族节日对影片内容的建构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被称为十七年优秀民族电影,获得了诸多荣誉。影片中蕴含了丰富了民族元素,而其中最能体现民族风俗和信仰的就是民族节日。影片借助了哈萨克族信仰真神阿拉这一传统,将巴罗提节这一民族元素构建在故事情节的高潮当中,利用节日所特有的习俗,精彩地演绎出了影片中革命者的最终胜利。
巴罗提节是哈萨克族的重要节日之一,一般在伊斯兰年历每年八月的头两天举行。由于节日夜晚家家户户都会点一种特制灯烛,所以又被称为“灯节”。[2]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正是利用了哈萨克族的巴罗提节中点“天灯”的习俗,将点燃酥油火把作为反动派进攻的暗号,使得节日这个民族元素成为了电影高潮部分的重要情节点。而杨排长正是识破了代号“真主”的反动派头目的身份,了解了他的行动,提早做好了埋伏,才在影片结尾处通过酥油火把将反动派打出的撤退信号改成了进攻信号,最终一举歼灭敌人,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
三、结语
民族元素在《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运用以及其对电影故事的建构表明了这时期电影创作者对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民族文化表现上的创作策略,利用民族元素的运用实现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文化表达上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共同融合的目的,为影片获得了较为出色的叙事效果,是这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成功的关键,增加了电影的观赏水平。
参考文献:
[1]邓颇.巴罗提节[EB/OL]新疆天山网.http://xj.ts.cn/2012-11/26/content_7485205.htm.
[2]中文百科在线[EB/OL].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lid=18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