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互联网+政务应用体系建设研究

2020-04-01 07:54张宇于晓川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建设研究

张宇 于晓川

摘 要:秦皇島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一期项目建设工作于2017年12月启动,按照全省统一规划,平台采用统分结合模式,市级平台建相关业务及管理平台,复用省级统建基础服务,通过数据交换实现省市数据共享以及横向市直部门数据共享,各县区统一使用市级平台。

关键词:互联网;政务应用;建设;研究

2018年8月平台全面上线运行。2019年启动了平台二期建设工作,现将平台建设情况及后续建议说明如下:

一、平台建设现状

(一)平台一期建设内容

秦皇岛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一期项目建设了网上申报系统、事项管理系统、业务办理系统、电子监察系统、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网上虚拟大厅和电子证照系统等七个系统,并与省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对接,为行政权力事项全程网上办理、全程办理监察和数据资源共享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二、建设成效及亮点

(一)统一服务入口和标准,让百姓线下办事更明白,线上办事更方便。

平台建设过程中,同步对全市3500多个行政权力事项的办事指南进行了标准化梳理和公示,百姓对怎么办?哪里办?何时办?等问题一目了然。平台统一了线上申报入口,百姓线上申报不再需要分别查找各个部门的门户网站,通过河北政务服务网即可在线申报全市所有部门事项。

(二)信息共享促进审批再提速

在信息共享方面,以非煤矿山安全许可证核发为试点,通过对接人社局社保缴费证明材料,让企业办事从跑两个部门减少为只跑一个部门,申报材料由2项,减少为1项。目前正在开展与人社系统的全面对接后,将可大幅减少群众办事提交的材料数量。

(三)实践基于信用的审批,提升社会诚信水平

秦皇岛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在河北省内率先与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对接,在审批前系统自动查询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中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提示业务办理人员对失信的老赖依法依规进行审批限制和市场禁入。

(四)探索智慧审批新模式,提升审批效率

秦皇岛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将可标准化的审批条件规则化,建立审批规则库,由系统自动对申报的事项进行审批,已经实现了部分审批环节的系统自动审批,为后续继续推进“7×24”小时服务和“秒批”提供的富有成效的探索额技术支撑,处于省内领先,全国先进的水平。

三、平台二期建设重点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2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45号)等一些文件精神要求及秦皇岛实际情况,秦皇岛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二期项目主要建设重点包括:

(一)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解决线上服务和线下办事不匹配的问题,打通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办理平台,加快构建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一网),线下“只进一扇门”(一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一次),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二)推进“三级四同”事项梳理。

继续完善事项管理方式,实现行政权力事项的事项编号、事项名称、办理条件、申请材料的“省、市、县”三级统一。为推进同城通办、跨地域帮办奠定基础。

(三)提升线上服务和智能化服务水平,实现线上“掌上办、指尖办”,线下“马上办、随时办”。

建设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将在电脑端办理的事项平移到移动端,让百姓通过手机即可办理大多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

在政务服务大厅继续完善智能审批系统,集成智能化辅助设备,建设“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让百姓随时可以办理,解决百姓上班与政府工作时间冲突的问题。

四、存在问题

(一)事项梳理不彻底,优化后劲不足

在开展“三级四同”事项梳理时,未对事项的申报材料和办理结果进行标准化梳理,还存在申请材料和办理结果名称混乱,要求不一致等问题,例如身份证,就有身份证件、身份证、居民身份证等多个叫法,且对原件、复印件等的要求各不相同,未考虑信息共享对材料提交的影响。后续较少申报材料,优化审批服务工作推进仍面临推进难的问题。

(二)电子证照应用推进难,材料重复提交现象仍然存在。

一方面是电子证照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影响电子证照的权威性,电子证照在各部门间难以实现互认;一方面是各部门电子证照系统建设落后,电子证照种类和数量都较少,实际应用难。企业和群众办事,仍然存在多次重复提交材料的问题。

(三)政务大数据建设滞后,科学决策缺少数据支撑。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深入推进和服务的进一步优化离不开大数据分析的支撑,目前秦皇岛市尚未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大数据中心,对政务服务水平的进一步优化和“放管服”改革向深水区推进难以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撑。

五、后续建议

(一)推进申请材料和办理结果标准化

在行政权力事项“三级四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事项的申请材料和办理结果的标准化梳理工作,一方面为同城通办和跨地域帮办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为推进申请材料和办理结果的共享提供支撑,有利于进一步减少办事材料,实现2019年底办事材料减少60%的目标。

(二)推进事项优化梳理

利用信息系统辅助分析各事项之间的关联关系,分析事项办理的关键节点和堵点,从关键点、关键部门下手,深入推进事项优化梳理和分析,解决企业和百姓最关注的堵点问题,为实现2019年底市、县各级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的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三)加快信用监管在政务服务中的落地。

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文件要求,在事前监管环节,通过市场主体 “做承诺”“重教育”“用报告”,提高依法诚信经营意识,全面推广主动信用承诺制度,加快以信用承诺为前提的许可事项办理进度,扩大信用报告应用范围。

做承诺:办理适用信用承诺制的行政许可事项时,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的,应予即时办理。申请人信用状况较好、部分申报材料不齐备但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供的,应先行受理,加快办理进度。

重教育: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政务服务窗口,广泛开展市场主体守法诚信教育。为市场主体办理注册、审批、备案等相关业务时,适时开展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的法律知识和信用知识教育,提高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意识。

用报告: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更广泛、主动地应用信用报告。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资质审核等事项中,充分发挥公共信用服务机构和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的信用报告作用。

(三)实施政务大数据战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大数据时代为社会发展提供机遇和挑战,将政务大数据发展提升到政府战略高度,从政府的顶层设计层面来推动政务大数据的归集、分析、利用、共享和应用。以政务大数据为核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重塑政务信息化管理架构、业务架构、技术架构,通过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政务新机制、新平台、新渠道,进一步优化政府管理服务,全面提升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履职能力,形成“用数据对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创新”的现代化治理模式。

猜你喜欢
互联网建设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