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 要:文本悟读是对文本的深度感悟、理解,是高中语文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教师通过建构学生的“阅读期待”,寻求学生的“领悟支点”,引导学生进行“体味联想”等方式深度理解文本,进而达到深度学习。教师通过文本悟读,能让学生形成一种悠然心会、豁然开朗的文本阅读新样态,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及阅读个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悟读;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03-0033-02
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手段。文学鉴赏,究其根本而言是与学生的理解密不可分的。只有充分地理解文学作品,才能抵达文本的灵魂深处,形成共鸣,获得生命的体验。学生阅读文本,不仅有一个逐步理解的过程,也存在着一个顿悟的过程。文本悟读,就是要通过对话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形成一种悠然心会、豁然开朗的文本阅读样态。
一、建构一种“阅读期待”
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悟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有效地建构学生的“阅读期待”。可以从相关的文本阅读中进行勾连、启发、点拨;可以创设与文本相契合的阅读情境;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生命体悟;可以设置有意义的研讨话题,等等。学生对某一篇文本的悟读,一定需要一种阅读兴趣、阅读动力、阅读冲动。这种“阅读兴趣”“阅读动力”“阅读冲动”就是一种“阅读期待”,有了“閱读期待”之后,才会静心凝神地体悟。
“阅读期待”这一术语援引的是西方“接受美学”的观点。接受美学认为,一个人的文本阅读取决于这个人的“期待视野”。同样,一篇文本的生命力也存在于读者的期待阅读之中。期待,是语文文本悟读的根基,是文本悟读的动力系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个性化地处理教材,“掏”出文本最能触动神经的可感因素,给学生的阅读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张力。
比如教学《纪念刘和珍君》,教师可以向学生补充一些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1926年发生的“三一八惨案”。因为尽管学生在初中学习了鲁迅的很多文章,对鲁迅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时代的久远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喧嚣很难让学生动情地去回溯。若不能清楚地还原历史,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待那个时代发生的事件,可能就会存在较大的偏差,距离历史的真实越来越远。此外,从阅读倾向上看,当下的学生更多的喜欢的是调侃的、魔幻的、游戏的、图文并茂的文章,对鲁迅的爱恨、对鲁迅写作时的沉重心情、对鲁迅文章中的深刻文字,很难有真切的体认,因而就难以产生那种积极的、灵动的文本思考状态。基于此,引入文章写作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助于建构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发学生的阅读冲动。建构学生的阅读期待,就是要让学生面对文章的历史背景、面对鲁迅的爱恨情仇,从而能领悟到鲁迅思想的深邃、语言的犀利等写作风格。可以这样说,鲁迅先生写作《纪念刘和珍君》是下了很大力气运用语言的跌宕幽咽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因此,学生的“阅读期待”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阅读兴趣,形成阅读冲动,进而爱上阅读。
二、寻求一个“领悟支点”
文本悟读不会凭空发生,高中语文的“文本悟读”同样需要一个“支架”。对于一篇优秀的经典的文章来说,总会有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或者是文章中的某个字眼,或某一个词语,或者是文章中的一个关键的句子(如中心句、过渡句等),或者是文章的标题,或者是文章中的一个段落,等等。其中,往往蕴含着、渗透着、潜隐着文章的表达情感、思想等。这就是文本悟读的“秘钥”,是理解文本表达主旨、意蕴的关键所在。我们在文本悟读时就要积极去寻找这个“领悟的支点”,并以此来撬动整篇文章。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抓住文本悟读的“领悟支点”,对文本形成整体感悟、整体把握。比如在教《纪念刘和珍君》第一部分时,笔者就通过抓关键句来引导学生把握作者鲁迅先生的情感脉络及归纳文章主旨。比如文本中有这样看似矛盾的句子——“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笔者通过这样的关键句,引导学生联系文章写作背景,谈一谈“写的理由”“不写的理由”“最后决定的理由”。通过文本中这种前后表达作者心理纠结的话语,能让学生感悟到,因为刘和珍生前喜欢看我的文章,因为为了祭奠死者、告慰亡灵,应该写。但是,鲁迅先生的悲愤是无法言语的,他想唤醒那些处于中间状态的国民,即那些健忘、麻木、冷漠的庸民。结合文本,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写作本文的目的还不仅仅是揭露反动军阀的凶残,而且指向段祺瑞执政府和流言家。
文本中有两次出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其中第一次出自师生情谊,重在表达作者的悲愤哀悼之情;第二次根植于鲁迅痛定思痛后的深刻反思与批判,其目的在于唤醒庸人。这个意思散布于文章的各个角落,将其拎出来就成为学生文本悟读的密钥,成为学生理解鲁迅先生的清晰的思想情感脉络。
三、进行一种“体味联想”
体味联想是学生文本悟读的主要方法。所谓“体味”,就是涵泳咀嚼,就是要让“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语),就在于“得他滋味”(朱熹语)。所谓“联想”,就是要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文本解读的主体性作用,对文本进行意义赋予、意义填充,进而把握文本的象外之象,领悟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在高中语文文本悟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经验(生活经验、知识经验等),触发学生的联想、想象。比如教学《纪念刘和珍君》,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藤野先生》中鲁迅在仙台目睹的那个令他心灵震惊的画面,从而悟读出,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根本目的在于对愚弱国民麻木精神悲剧性的审视。从而,学生就能将这样一篇文章放置到鲁迅散文的宏大背景下去考察,即和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一样,这一个文本同属于“人间至爱者为死亡所捕获”鲁迅写作的母题、象征、缩影,对“中国人生命的被漠视,‘死之无意义、无价值做了‘冷峻的剖析,进而得出了一个相当悲观的结论,即缺乏‘爱和‘诚是中国国民性的最大弱点。”在《纪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这样写道:“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此外的深的意义”是“很寥寥”的。鲁迅提出了“当局者”的“凶残”和“流言家”的“下劣”“出于我的意外”,因为“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这“最坏的恶意”是指什么?除去“出于意外”的,什么又是“属于意内”的呢?从而更为深刻地引导学生到鲁迅对国民性的认识中去寻找答案,让学生明白鲁迅表达的深刻性。
主题是语文文本悟读的内核,能将相关联的文章整合成一个“集成块”。汇聚比较学生所学习的鲁迅的其他作品,可以让学生产生更为深刻的文本解读感悟。在鲁迅先生看来,要真正救中国,关键还是“立人”,关键是国民的觉醒,这是鲁迅先生对中国社会的深入研究和对国民精神深入反思的结果。文本悟读,可以让学生形成对文本的深度感知,形成一种超越时空的对话,获得生命质量的提升,这样的文本悟读才能培育学生良好的阅读个性。
[参考文献]
[1]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
[2]刘国富.悟读研读联读——以《边城》为例谈“经典整本书阅读”的落实[J].语文月刊,2017(10).
[3]齐 娜.结合阅读初感,开展语文深度学习[J].中华少年,2019(7).
[4]周林艳.提升问题质量,驱动学生深入学习[J].数学大世界(下旬刊),2018(12).
[5]张新山.以问题驱动课堂,推动学生深入探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刊),2018(12).
[6]刘大伟,梁一凡.巧用思维导图开启学生的想象大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4).
[7]劉 燕.问题驱动:引领数学课堂“翻转”[J].教育界,2018(12).
[8]李 坤.问题驱动教学 探究生成智慧[J].林区教学,2018(12).
[9]张柳波.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拓展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6).
[10]贲雅洁.以问题驱动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J].数学大世界(下旬刊),2018(12).
[11]朱月玲.小学生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浅见[J].新课程学习(中),2012(10).
[12]苗 野.语文“善读”之我见——浅析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理解[J].小学教学参考,2010(22).
[13]何 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5).
[14]成尚荣.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批判性思考[J].人民教育,2010(23).
作者简介:李 梅(1984—),女,安徽淮北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