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有的科学知识,在实质上都是“猜测性的知识”,都是人们对于某些问题所给出的暂时的回答,这都需要在以后的认知活动中不断加以修正,没有一种知识可以轻松获得,“终极的解释”是根本不存在的。科学教育是生活的、智慧的教育,科学活动应该做到流程简约、过程真实、结果有效。科学活动是科学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在传统教育中,人们很多时候误解了儿童作为研究者的价值与内涵,使儿童成为研究的仆人而非主体。让儿童成为研究者意味着教育应是人的教育、自主的教育与社会化的教育。与此同时,教师应成为研究者、学习者和对话者,才能应对这一儿童观与教育观转变带来的挑战。文章试图通过把握孩子的起点、选择有价值的科学研究内容、放手让幼儿自己做研究者、教师及时捕捉更有用的教育信息四个方面来阐述让孩子成为科学活动的研究者的意義。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活动;研究者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03-0002-04
引 言
孩子好奇好问、爱探索爱活动,科学领域的有关现象和事物,诸如天上飞的小鸟、地上爬的蚂蚁、电视上出现的图像,甚至幼儿自己身上的一颗黑痣或小小的肚脐眼,都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幼儿对于科学活动常常乐此不倦,教师应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求知和探索欲望。作为教师,如何组织、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如何让幼儿的科学活动发挥最大功效,一直是我们思考、探索的问题。回看我们的科学教育活动,我们曾为创设“千姿百态的情景设计,花样百出的探究活动,热闹的课题气氛”而辛苦努力地准备。可透过表面背后,认真审视和反思我们的这些活动,却时常可以感受到,我们的课堂效率不高,也没有真正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孩子的知识获得还是靠教师的灌输和强化。那如何让孩子自己成为科学活动的研究者?我们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来作一些探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儿童是主动学习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他们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是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儿童的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幼儿为自己的发现和成功而喜悦,还是因遭遇困难和失败而沮丧,教师的支持都将是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中,我认为要让孩子自己成为科学活动中的研究者,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支持策略,建立支持型师幼关系。
一、把握孩子的学习起点,让孩子中成为研究的主人
学习起点是指孩子从事新内容学习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已有储备,包括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现实起点指孩子实际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受孩子的个体差异、学习能力、生活经验等各种因素影响。逻辑起点指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分析,认为孩子应该具备的知识基础。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既要分析孩子的逻辑起点,更要分析孩子的现实起点,充分考虑孩子的现有状态,合理把握孩子的发展状态。具体分析时,我们可以通过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进行分析。
1.生活经验——孩子学习的起点
幼儿的科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是紧密相连的,学习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人生活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这样的一些生活经验是幼儿学习的出发点,是孩子学习的起点。因此,教师要在科学活动中提供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感知过的或触摸过的材料,引发和保持幼儿对材料的探索欲望。如科学活动“神秘的纸箱”,我为幼儿提供了自制的神秘纸箱,并在纸箱上方挖一个仅供一只小手伸入的洞,并在神秘纸箱内放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颜色鲜明、气味较强、触感较明显的物品,如:苹果、橘子、毛巾、玩具车、刷子等,引导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感官去探索、发现,猜猜神秘纸箱内的物品,并说说用不同感官猜测神秘物品的感受。这样,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与材料产生了共鸣,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引导幼儿做学习的有心人,随时随地搜集身边易得的、卫生的、安全的废旧物品,和他们一起设置出班级的“收藏角”,引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根据需要自由选取材料,使探索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入。如活动课“磁铁娃娃找朋友”,我提供回形针、塑料杯、尺子、橡皮、钉子、布等材料让幼儿探索什么东西和“磁铁娃娃”是好朋友,幼儿的探索兴趣很高,已不满足于现有的材料。此时,我及时引导幼儿在“收藏角”中自由寻找、选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于是,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了剪刀、衣架、铁杯等,由于新材料的加入,幼儿的探索活动进一步深入了。
2.知识基础——学习起点之本
幼儿科学知识的学习,很多时候就是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实现知识结构的丰富和拓展。因此,孩子们原有的知识基础就是他们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根基。例如,在科学活动“小蜗牛爬呀爬”中,孩子们原有的基础知识是小蜗牛爬得很慢,它有硬硬的壳。所以我让孩子们利用双休日蜗牛,孩子们在抓的时候发现,天气太热的时候都不太能找到蜗牛,它躲了起来。让孩子把抓来的蜗牛养在植物角,看看它们喜欢吃什么。放在纸上,趴在地上看看蜗牛怎么爬?让孩子自己根据发现和问题去选择小组进行活动,利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并进行记录。孩子在观察中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有湿湿的一条线,干了有点白白印迹。这白白的印迹是什么?有什么用?蜗牛的眼睛和牙齿在哪里?它的宝宝是怎样来的?它喜欢吃糖还是喜欢吃草?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被他们发现,教师对于孩子的发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提供材料和记录纸,从而使幼儿的思维不断向纵深层次发展,有效培养了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摆脱了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二、选择有价值的科学活动内容让孩子来进行研究
学习内容是孩子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的基本载体。在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思考:我给孩子准备的学习内容是有价值的吗,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吗?
1.教育的内容应是幼儿熟悉的
在开展教育活动前,教师必须选择教育的内容,而科学教育活动也不例外。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幼儿熟悉的东西,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内容是幼儿平时生活中熟悉的,幼儿对它有亲切感,从而能促使幼儿更大胆地探索,让幼儿主动去发现。如在“玩具变变变”的活动中,我让幼儿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玩具,让他们对玩具进行分类、排序,对玩具进行拆装再组合,再利用废弃物品制作新玩具。在这个活动中,幼儿非常活跃,积极性也高,实现了幼儿在玩中学的目的。因此,选择幼儿熟悉的教育内容,不仅可以让幼儿获得真正理解科学知识的经验,而且让幼儿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保持永久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同时让幼儿真正体验到科学活动的探索乐趣。
《指南》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内容就是孩子们学习的对象。孩子们的科学探索,可以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奥妙,使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教师要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拓展他们学习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为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如在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种子”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种子在主题墙进行展示,准备了铲子、秧苗、水杯等物品,让他们尝试着种各种豆子、栽西红柿苗,进行水培和土培的比较,孩子们对这些熟悉的材料充满了好奇,积极地进行操作探索,通过实践,体验到了成功后的喜悦。
2.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内容,激发孩子成为研究者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能力是在活动中发展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如科学活动“乌鸦喝水”,我引导幼儿通过故事,感知水瓶高、瓶口小,乌鸦喝不到水的情景;观察聪明的乌鸦往水瓶里放石子,使水面升高,烏鸦喝到水的情景;然后再次设计难题,乌鸦喝了水后,瓶子里的水少了,它又渴了,怎么办呢?如果石子也用完了,那又该怎么办?可以用什么办法让乌鸦再次喝到水呢?这样,孩子们再次思考动脑,想出了各种办法,如加沙子,加小米,加树枝,等等。幼儿通过实验得到答案,加一些体积比石子小的物体,通过摇晃,使它们下沉,从而使水面再次上升。这样既培养孩子的观察动脑能力,也能促使他们较为全面、深刻地理解所要学的内容。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形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使幼儿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其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入。如在“小汽车开来了”的主题活动中,我让每个小朋友带小汽车并向全班幼儿展示自己的玩具。有个小朋友带了两辆小赛车,他在装电池时,把正负极装反了,可我并没有去阻止他,而是等他试过发现赛车不动,再向全班幼儿提问:“赛车为什么不动?出了什么问题?”经过一系列讨论,幼儿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当赛车在教室里飞快地奔驰的时候,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跟着拍起手来。正如皮亚杰的有关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必须通过自身活动去发现、认识客观世界,不断构建、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创造条件,支持、引导孩子参加探究操作活动,体验探索的乐趣。
三、放手让孩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1.提供机会,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动手操作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孩子们突然被漫天飞舞的柳絮吸引住了。在追逐之后产生了疑问:柳絮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柳絮能像飞舞的雪花一样?幼儿在探索和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幼儿园边的湖莲潭公园里有很多的柳树,春天是柳树发芽的季节,这白白的柳絮不是花,而是柳树的种子。风大柳絮飞得高,风小柳絮飞得低。风帮助柳树传播种子。显然,幼儿已经感受到风的存在,但这只是直觉的经验,他们并没有弄懂真正的原因,带着这个问题,我在科学活动区设置了“种子的传播途径”的探索活动。让幼儿通过探索,明白了种子的传播途径和空气流动产生了风的道理。
2.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活动,让孩子们在研究中体验成功
“滚筒打保龄球”是孩子喜爱的科学活动。孩子在观察圆柱体滚筒和圆台滚筒时发现了直滚和拐弯的不同现象,“两个滚筒滚动起来为什么会不一样呢?”由此问题有孩子就发现两个滚筒的不同,从中获得滚筒形状与滚动方向有关的经验。接着教师又抛出问题:“要想击打正面的球,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滚筒?”“要想击打旁边的球,又要选择什么样的滚筒?”“如果用圆台滚筒击打旁边的球,应该怎么办?”引发幼儿运用刚才发现圆台滚筒会拐弯的现象解决问题,激发幼儿改造圆柱体滚筒的兴趣,达到改造滚筒使其改变方向的目的。
在“滚筒打保龄球”的科学活动中,我们从孩子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特点这一角度思考活动设计,关注孩子从感受现象到运用获得的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提供怎样的支持。因此所要探究的内容并不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而是根据活动内容探究的渐进性及其难易程度,将孩子的探究活动分解为若干具体的活动,为孩子搭建层层推进的“动手做”系列探究活动支架,这样的活动程序设计顺理成章,既给孩子留出更大的空间和更多时间自主探索、尝试,又能使孩子的每次探索都有所挑战和发现,从而自主建构新的认知经验。
四、教师及时捕捉更有用的教育信息,让孩子成为更好的科学活动的研究者
幼儿园的教育不同于小学的教育,孩子的学习,特别是科学的实验活动,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更多的是渗透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这就离不开家长的帮助和支持。合理充分地利用好家长资源,能为教育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1.充分利用家长的职业专长,为我们的科学实验课堂护航
在“小蜗牛爬呀爬”的科学活动中,家长看到孩子班级群里的研究蜗牛喜欢吃什么的照片的时候,一位在实验中学当教师的家长就在群里给我们教师提出建议,可以用醋和红糖水来做一下实验,看看蜗牛喜欢酸的还是甜的?同时特别提醒教师,在做实验的时候,醋不要碰到小蜗牛身上,不然它会死掉。因为蜗牛壳是钙质的,醋可以使钙质的东西变软,蜗牛失去了硬壳的保护,就会慢慢死掉。家长的资源让我们的活动更加科学高效。
2.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科学活动的资料
有些科学活动需要大量的资料和活动材料,教师一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发动孩子和家长共同收集资料,可以资源更加丰富,有利于活动更好开展。如在科学活动“蚕宝宝是怎样长大”中,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蚕宝宝,我们需要几条蚕宝宝和一些桑叶,于是我在班级微信群向家长发布求助信息。有一个家长看到求助信息后带来了几条蚕。有一个孩子的爷爷看到了,告诉我们他家附近有桑叶,他可以每天帮忙采摘一些来。有了蚕宝宝和桑叶,孩子们就可以饲养蚕宝宝了。他们特别喜欢这几条蚕宝宝,每天一来幼儿园就围在旁边观看。在观看时孩子们发现了蚕宝宝的变化,并且还延伸出很多话题,如“蚕宝宝的卵是怎么生出来的?”“蚕宝宝的妈妈为什么生完宝宝就会死?”我把孩子们观察到的内容都记录下来,让孩子带回家给家长看,一条小小的蚕宝宝能给孩子带来想不到的快乐,孩子也主动学到了许多书上学不到的知识,家长对我们的活动更加支持了。
结 语
在孩子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来做科学活动的研究者,教师尊重幼儿的兴趣,及时将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纳入科学教育的内容,生成科学教育活动,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孩子主动探索的精神,去学习、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达到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程秀兰,牟智佳.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3(10):47-51.
[2]王海红.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基于家园共育的视角[J].学周刊,2019(35):180.
[3]罗爱萍.幼儿自然观察记录行为实施策略[J].亚太教育,2019(2):56.
作者简介:王美兰(1981—),女,浙江绍兴人,本科,研究方向: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