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刘广交 吴飞雪
(1 广东省梅州市中医医院 梅州514071;2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 柳州545026)
心房颤动属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类型,是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及病死率的主要疾病[1]。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效果不佳,临床多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现已广泛应用于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难以控制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并作为ⅠA 类推荐措施[2]。射频消融术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治疗效果显著,但术后高复发率依然是困扰医生及患者的主要问题。因此明确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预后[3~4]。本研究探讨了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5 月~2018 年11 月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76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等综合检查确诊为阵发性心房颤动;(2)术前使用≥1 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失败;(3)自愿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排除标准:(1)伴中重度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左心房血栓等疾病;(2)左心房前后径>55 mm,存在抗凝禁忌证;(3)近期服用过维生素、利尿剂或降低尿酸药物;(4)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不全或溶血性疾病;(5)妊娠或哺乳期。本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左心房三维重建标测下实施环肺静脉隔离消融术,根据术中患者情况实施肺静脉隔离术+线性消融与左心房复杂碎裂电位消融。术后持续24 h 心电监护,6 h 后行抗凝处理,持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3 个月。跟踪随访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心电图及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复发标准:经心电图或24 h 动态心电图证实出现超过30 s 的房性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术前血尿酸(SUA)水平。SUA 水平以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数值变量数据以()表示,采用t 检验,无序分类数据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对有意义的自变量赋值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P<0.05 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1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情况 76例患者中,术后6 个月内复发24 例,复发率为31.58%。
2.2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影响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射频消融术后复发作为因变量,年龄、病程、左房内径、冠心病史、术前SUA水平作为自变量进行赋值,年龄≤60 岁=1,>60 岁=2;病 程<5 年=1,≥5 年=2;左 房 内 径<38.6mm=1,≥38.6mm=2;冠心病史无=1,有=2;术前SUA 水平≤320 μmol/L=1,>320 μmol/L=2。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SUA 水平>320 μmol/L、左房内径≥38.6 mm 可能是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1。
表1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影响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2.3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年龄、病程、合并冠心病、左房内径、术前SUA 水平是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例(%)]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重要手段,能够实现治疗房颤的目的,但有研究表明射频消融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率较高,成为影响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5]。因此,明确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危险因素,成为临床研究需重点解决的问题。目前心房颤动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其中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发挥着重要作用[6~7]。本研究结果显示,76 例患者中术后6 个月内复发者24例,复发率为31.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合并冠心病、左房内径、术前SUA 水平是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影响因素(P<0.05)。复发组患者年龄普遍较大、病程较长,但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房内径≥38.6mm可能是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胡晓等[8]评估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时,结果再次证实左房内径增加是其危险因素之一,其原因可能为心房内径不断增加,心肌细胞牵拉日渐加重,促使心房肌组织重构,心房内不同部位出现非均质性电活动,形成细微折返,以此维持心房颤动,并能够形成折返激动,致心房颤动复发,甚至会影响心房颤动异位起源灶的形成,导致射频消融术疗效下降。
研究指出,术前血浆生化标记物可作为评估术后复发的预测因子,高SUA 水平是促使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徐海霞等[9]研究结果证实尿酸、尿酸联合代谢综合征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中极具预测价值,故SUA 水平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中起到重要意义。本研究中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SUA 水平是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结果与刘力等[10]研究报道相一致,证实术前高SUA 水平是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SUA 属于嘌呤代谢产物,经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下产生。通常心房颤动患者SUA 水平高于健康人群,自体细胞环境不同,SUA 也随之发生改变。SUA 能发挥显著的促氧化效应作用,使心房能量供应被破坏,致机体产生氧化应激反应,使心肌细胞损伤程度加重,心房重构加剧。另外SUA 水平增加反映了细胞窘迫征象,引起机体免疫应答,并会刺激白介素-6、超敏C 反应蛋白等炎症介质表达,而机体高炎症反应会促使心房颤动的产生、发展及复发。综上所述,术前SUA 水平>320 μmol/L、左房内径≥38.6mm 可能是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患者术前SUA 水平及左房内径,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能改善预后,降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