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金玲
初中学生的身体与心理正处于关键的发展阶段,在校期间利用体育课程确保学生充足的运动量,培养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对其身心素质的平衡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有关拓展性的训练内容过少,单纯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帮助有限。因此,初中学校及教师需要重视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性训练内容,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实践中有更好的成长。
拓展训练这一趣味运动形式最初被引入国内时主要应用于一些企业团队的团建活动,对于培养员工的协作意识和坚强的意志有着良好的成效,有助于促进集体的凝聚力。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落实,拓展训练在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逐渐被挖掘。教师通过拓展训练不但能够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锤炼他们的意志,帮助释放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
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意义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相较于小学生和幼儿,初中生已经过了好动爱玩游戏的年龄段,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参与热情和感兴趣程度都不再强烈。尤其是步入初中之后各个学科的课业量大大增加,也影响了初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拓展训练中囊括了很多需要合作完成、具有趣味性与互动性的项目,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会感到新奇有趣而跃跃欲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将户外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相结合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
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注重通过重复、单调的练习,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运动技能技巧的掌握,导致整个体育课堂处于沉闷、枯燥的氛围中。而在拓展训练模式下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组合训练项目与游戏,促使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增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而学生在体验不同的项目、环节后,也会在训练中找到自己喜欢、适合的项目。在体育课程中融入拓展训练这一模式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多样化。
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通过拓展训练的开展,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有着良好的助益,还能够通过具有一定技巧、难度的项目磨炼学生的意志。促使其身心能够平衡发展,这也是将拓展训练模式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最核心目标。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模式与内容,是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而设计的,有助于学生身心平衡的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
发挥拓展性训练的趣味性 教師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时可以多引用其中具有趣味性的活动项目。初中生因为心理发展、个性等特征,对于体育课程兴趣不大。尤其当前初中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而体育课程的自主性较弱,学生非但无法在体育运动中释放内心的压力,反而感觉受到约束。而引用拓展训练中的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项目,有助于学生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缓解精神上的压力,使学生对运动,产生兴趣。
例如,广播体操是初中学生大课间必须参与的体育锻炼活动,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体操的每一个动作。但一板一眼的姿势和动作常常遭到学生们的嫌弃,动作做的绵软无力,经常应付了事。对此,体育教师可以在教授学生广播体操基本动作的时候采用拓展训练的模式,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动作和要领之后,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趣味性改编。改编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懂得每一套动作对身体的锻炼作用,让学生在不改变动作作用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变。这种模式不但拿能使学生感受到乐趣,还能加深学生对广播体操的了解和认识到将动作做标准的好处。
凸显拓展训练的团队性 拓展训练中包含很多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的团体项目,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互动性的内容促使学生形成合作意识,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与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平衡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对中学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以600米和800米跑走交替的教学为例,这一课程主要要求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加强学生的协调性。体育教师可以在这一部分教学环节采用拓展训练中的小组合作交替跑训练。展开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团体荣誉感。
发展拓展训练的创新型 拓展训练模式的运用,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想象力,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进行创新,让学生看到层出不穷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拓展训练内容的设计中。
例如,障碍跑教学的开展主要为使学生懂得处理和应对在跑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使跑步运动能够顺利进行,加强学生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应变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在对方小组的跑道上设置不同的障碍。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动自己的思维展开思考,促使创新意识与能力得到发展。
通过加入丰富的互动性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拓展训练的团体性特征,使初中生在互动中学会合作,懂得合作,在保证既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拓展训练模式进行创新性教学实践,最终实现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作者单位:安徽省宁国市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