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霞
(解放军第960医院,山东 淄博)
近年来,随着部队的编制体制调整,部队医院的军人医护人员尤其是军人护士正逐年减少,为维持临床工作的正常运行,保障护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并能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卫勤保障任务,文职人员开始步入人们的视野。《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1],规定,非现役文职人员在军队中履行文职干部的同类岗位及相应职责,在合同期内根据军队需要参加作战、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和处置突发事件[2]。目前,文职人员作为军队编制体制的一部分,有效地保证了临床医护工作的正常运行,但这支地位特殊的队伍能否完成卫勤保障任务,尚无充分的实践评估,本文结合参加卫勤保障实兵演习,通过对军队医院文职人员的战地生存和救护能力进行评估,从而对这支队伍提出建设性的合理化建议。
“跨越2017-朱日和”实兵演习活动是由解放军总部组织的跨军区兵种联合演习,我院组织50人野战医疗队参与该次演习并展开医疗救援,其中有10名文职人员。资格均≥2年,全程参加“跨越2017-朱日和”实兵演习,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同意参加本研究;在参加本次演习的野战医疗队中随机抽取10名现役军人作为军人组。两组队员在年龄、性别、职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由于目前暂无有关文职人员卫勤保障能力评价标准的文献报告,因此,自拟标准,通过4个项目的考核,每项百分制来进行。①心理素质考核: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EPQ)[2]对两组队员在日常训练和演习期间进行考核;②基础知识考核:自行命题,包括军政人文知识、军事理论知识、军事医学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等基础知识,通过答题卡进行客观评分;③战地生存能力考核:包括体能训练、机动途中和前线救治中遇到的各种事件的处置及自我保护、生化防护训练、实弹射击训练等,主要以跨栏、匍匐前进、5000米越野、立姿戴防毒面具等的考核为主;④战场救护能力的考核:包括战术及战创伤的救治,主要以烧伤、海水浸泡伤、新概念武器伤、复合伤等的救治,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及心肺复苏等基本操作技能的考核。结合日常训练的表现,采用自拟的统一评分表,由野战医疗队队长、副队长,所在小组的组长、副组长、护士长及其他组员进行评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心理素质和基础知识方面,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平时的战备教育、日常的训练、定时的拉动模拟战场训练及演习前的强化训练极大的提高了非现役文职人员的成绩并接近于军人组。但在战地生存能力方面,非现役文职人员的成绩稍低于现役军人组,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0,P<0.05)。在战场救护能力方面,虽然平均分稍低,但从数据的统计结果看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非现役文职人员基本上能够胜任卫勤保障任务。
文职人员具有队伍新、地位特殊、军人意识淡薄、价值取向多元化等特点[4],要将他们培养成为新时代卫勤保障的一支新生力量,需对非现役文职人员进行人性化管理,狠抓军政素质教育,明确文职人员的目的义务、使命,充分认清文职队伍的重要性。目前,文职人员越来越成为军队医院编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卫勤保障任务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因此,提高文职人员军事素质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保障,是做好军队卫勤保障工作的前提。
表1 非现役文职人员组与军人组考核成绩比较
表1 非现役文职人员组与军人组考核成绩比较
文职人员组 军人组 t值 P值心理素质 88.41±4.73 89.02±4.91 0.225 >0.05基础知识 93.22±6.12 92.61±5.79 0.253 >0.05生存能力 86.31±5.22 90.22±5.37 2.270 <0.05保障能力 95.21±4.91 97.00±4.25 1.893 >0.05
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包括队列训练、体能训练、疏散隐蔽、战术训练和生化防护训练、核辐射防护训练等,主要以单兵徒手队列训练、匍匐前进、立姿戴防护面具等训练为主。针对未来战役作战地域复杂、持续时间长等情况,快速机动保障与野外生存能力突显,而这也是文职人员的薄弱环节,因此,日常训练应该加强艰难危险条件下的卫勤保障的组织与实施训练,采取在海上、高原或酷暑、严寒地带、山区丛林等地区进行适应性训练。
以“训练与实战相结合、救治与军事技能相结合”为目标[5],完成文职人员由地方向军队任职的转变。针对文职人员未受过任何的军事技能的训练和对战场环境的不了解,战伤救治知识不足等特点,结合医院承担的卫勤保障任务,分阶段通过专题讲座、操作演示、模拟考试、观看战伤急救知识教学录像、高年资专家授课等形式,对他们进行战伤急救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同时加强以专业技能和急救为重点的专科培训;并针对战伤救治的基本技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等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战伤救护水平。为增强训练的真实性和现场感,有计划的安排野战救护的实地训练,组织模拟实战背景下的拉动演习,如伤员的搜救、急救和后送的综合训练,批量伤员救治流程训练,让他们在实战体验中发现问题并对症解决,在训练的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
文职人员是按照编制聘用到部队医院工作,履行现役军人同类岗位相应职责的医护人员[6],同样肩负着参加军事任务、卫勤保障和处理突发事件的义务和责任。建立和实行文职人员制度,是中央军委在新时期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为缓解部队医院编制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为适应当前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在“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使命任务下,作为军队医院应该充分认识到,必须着眼加快战斗力保障生成模式转变,紧紧围绕使命任务,通过使命教育、军人责任、奉献意识教育,强化文职人员爱岗敬业和现身国防的价值取向,强化纪律观念、大局意识,培养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切实锻造一支一流的卫勤保障队伍。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保密工作作为部队全年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针对文职人员保密意识淡薄的特点,医院专门进行了形式多样的保密意识教育。通过正面宣传和警示教育,加大保密教育的力度,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遵守保密规定、严格保守秘密是每个文职人员的神圣职责,是确保圆满完成演习任务的重要保障,从而提高了他们履行保密义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各种的学习培训、教育训练,淡化了文职人员的薄弱思想,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为国防卫生事业献身的信念,增强了军人意识,提高了自身素质,其中10名参加“跨越2017-朱日和”实兵演习的文职人员在演习中表现优异,得到一致好评。实践证明,文职人员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能吃苦的精神,基本符合“拉得出、跟得上、展得开、救得下、治的好”的总要求[7],这支队伍已经逐渐成为部队医院一支定位清晰、使命感强、任务明确、思想稳定的不可或缺的特殊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