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飞 郭莺莺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也应竭尽所能,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
关键词:高中数学;传统文化;教学;传承发扬
提及数学,大家都非常熟悉,它几乎渗透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一环。数学作为七大基础学科之首,在物理学、天文学、经济管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在医学、现代农业甚至是历史、考古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伏羲的“规”、“矩”,皇帝臣子倕的“准”、“绳”开始我们国人就在不断地创造和使用着数学工具。我们的数学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教书育人”之人的我们就应该在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做个先知先觉的先行者。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的我,一直在想如何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一些实践与探索,与大家共勉:
一、对师资队伍进行专业化的培训
虽然我们大部分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都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但不是所有的老师都精通于传统文化,因为即使是出身数学系的学数学之人,在大学时也有基础数学、数学教育、应用数学、概率统计等专业之分,所以说,应该先从培养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做起,对师资队伍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没有专业化的高度,课是很难讲的,学生不爱听,老师也会渐渐失去成就感。
二、给学生传输必须要学好传统文化的理念
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升高中生的道德品质及思想修养,可以增强高中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让高中生树立为之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可以培养高中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更可以加深其对高考试题中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度理解。少年强则国强,高中生必须要学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国家及民族赋予他们的责任与义务,这是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他们所应有的担当。
三、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也是一部充满艺术性的美学,追求美丽事物是人的本能体现。中国古建筑的对称美,欧拉公式的简洁美,简单等式的逻辑美,斐波那契数列螺旋线的抽象美,心形线的情调美等等都是数学美的体现,对于美丽事物的吸引人们是无法抗拒其诱惑的。教师们可以组织学生去历史遗迹、博物馆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带领学生去研究音乐与整数比、飞机航线与虚数等,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合作探究蜂窝、正多边形晶体等,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等,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玩数独、九连环等数学游戏,等等。教师们要竭尽所能,想方设法的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断探索和发现传统文化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数学奥秘。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渗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整理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传统文化试题进行分类讲解,编辑模拟试题进行专项训练,组织学生讨论研究,从普遍问题中找到规律性,从个性问题中找到突破点,进而提升自己对数学的深度认识;也可以开设数学传统文化选修课,根据历史背景、人物、文献等系统的学习传统文化中的数学知识,用历史故事来讲述数学原理的产生和发展,用著名数学家的成长经历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学习那些伟大数学家们迎难而上、锲而不舍、严谨求实的精神品格,进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升学习数学的原动力;更可以通过网易云课堂、慕课、钉钉等互联网应用软件观看专家讲座,或连线专家等方式,将传统数学教育与5G、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相结合,让学生学到更先進的理念,掌握更多做题的技巧,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五、多种教学方法并举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萌芽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方法并不单一,我们可以用多种教学方法并举的方式来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2015年湖北高考大题《九章算术》中的鳖臑问题,可以用典例讲解法来教学,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切实感受数学的魅力。可以通过实物演示法来让学生弄清楚几何体的特点,加深学生对鳖臑的认识,方便学生运用常规手段去证明线面垂直和求解简单几何体的体积,这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为空间立体几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此为契机,更可以用合作探究法来让学生加深对此类问题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类比解决19年全国Ⅱ卷金石文化、19年浙江卷祖暅原理等同类型问题。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更可以加深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文明的种子我们已经播下,现在只需静静等待它发芽、开花、结果。
作为教师我是自豪的,作为中国人我更是骄傲的,让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传承这更是我的责任,为此我将不懈努力、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 李彤.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必要性 [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2.
[2] 郭宗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和途径 [J].教学与管理,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