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2020-03-30 03:28胡朝琼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0期
关键词:深度阅读初中语文策略

胡朝琼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改要求学生要进行自主探究,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采用深度阅读教学理念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不能让学生的阅读活动再停留在文本表层,从深度阅读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着重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深度阅读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有效;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探究文本内涵的本领不足,许多学生的文本阅读还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无济于事。因此,要想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和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开展文本深度阅读,促使学生通过深入阅读与文本和作者产生深度互动,从而实现初中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精设多样语言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本文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语言是语文的载体,文章的意境、作者的情感都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教学时,要注重从语言切入,通过精心设计多样化的语言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沉入语言,对文中的语言进行分析、揣摩和感悟,从而促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快感。

例如,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以洗练的语言和清丽的文笔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文中融入了多种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语言是其中很大的一个亮点。于是,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就通过精心设计多样化的语言体验活动,来引导学生感受文中语言之精妙。上课伊始,我通过运用配乐朗诵的形式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感受了文中如诗一般的语言。尤其是开头的“盼春”部分,学生通过代入文中,想象作者对春的热切期盼来有感情地朗读“盼望着,盼望着......”,使得学生深入揣摩了叠词运用的巧妙。在课文的后三段,我让学生以分角色朗读的形式来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感受比喻的妙用。如此一来,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活动,学生深刻体验了文中的语言之美、之妙、之精。

二、寻找恰当切入点,组织学生自主探究

语文的阅读活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让学生自主阅读和探究课文内涵,才能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要求。然而,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课文的自主探究活动往往停留在浅层,许多学生不知道从哪方面切入来深入课文内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教会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并積极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相结合,来引导着学生向着课文深入不断探索。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时,我就通过引导学生寻找恰当的切入点,并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这篇课文作者运用了很多笔墨来诉说自己的愤懑、不幸,使得学生在阅读时也容易被作者的负面情绪所感染,从而忽略作者写作背后的真正意图。对此,在教学时,我就通过引导学生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以文中几处不同的“好好活”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展开自主探究。我让学生从文中找一找作者是怎样不好好活的?母亲又是以怎样的心情来说出“好好活”这几句话的?其中又包含着母亲怎样的情感?我让学生在组内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从而促使学生渐渐领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是“你的不幸也是爱你的人的不幸,在你痛苦难过的时候关心你的人比你更难过。因此,不论生活把你打倒多少次都要勇敢地站起来,微笑地面对生活。”

三、融入生活体验,增强学生的阅读感悟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初中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阶段,在进行文本阅读时,如果教师能够运用语言描述、多媒体渲染等方法,还原文中所描述的生活场景,引起学生对文本的熟悉感,如此便能成功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到文本所描绘的场景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感悟。

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我就通过在教学中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增强学生的阅读感悟。课上,我首先通过播放歌曲《儿时》来勾起学生美好的童年回忆。学生在听歌曲的过程中仿佛回到了童年的快乐时光中,光着脚追夕阳,趴在地上玩画片......在此基础上,我用语言来为学生还原文中的生活场景:“每个人的童年都是无忧无虑、快乐自由的。犹记得,有这样一篇课文大概说的是:“我正在做美梦,闹钟响了,如果闹钟没有响就好了。我正在课间玩耍,上课铃声响了。如果上课铃声没有响就好了。不过上课也是快乐的......”在鲁迅先生心中,“百草园”就是美梦,“三味书屋”就是闹钟响后的世界,不同的世界有着不同的快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去品读鲁迅先生小时候的快乐童年。”这样的语言更加深了学生对“乐园”和“学习”的感触,在此基础上,学生品读课文,感悟自然就更加深刻了。

总而言之,文本好比是一座高峰,阅读活动就像是一场旅行,学生不能满足于“浅尝辄止”,而应该永攀高峰,向着深处不断迈进。只有这样,才能尽情领略阅读中看到的美景,并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品味在深度阅读中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 阮长海.推动初中文学作品“深度阅读”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2(05).

[2] 朱南海.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探究[J].中学语文,2015(12).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初中语文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戴着镣铐起舞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阅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