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实践

2020-03-30 18:05赵磊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游戏化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赵磊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化策略的应用不但能够增添体育运动的趣味性,而且也能够赋予体育课程更多可能性。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需要發挥教育机制,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品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化;核心素养;策略

培养体育素养的物质基础是体育课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需要立足于新的教育生态环境,将发展核心素养作为教学原则,积极运用游戏化教学策略,为体育教学赋予更为多元化的内涵。

一、建构游戏情境,发展核心素养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经对情境与教育的关系做出过一番精彩的阐述,他认为情境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强化学生的印象。而游戏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对教学也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将培养核心素养作为基点,将教学内容作为内核,将游戏和情境相融合,为学生建构游戏情境,就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这样做不仅能提升小学生的运动兴趣,还能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加速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参加一个“火车变变变”游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首先,教师需要将学生分成两组,也就是组建成两列“火车”。而教师则充当“火车”上的“调度员”。在学生参与运动的过程中,“调度员”需要对学生发布一些指令,而学生必须遵从“调度员”的指令安排,快速地做出尾变头、头变尾的对应动作。这样安排的目的是,既可以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也可以在这种团队协作中强化学生的快速应变能力和团队意识。在真实的游戏体验中,学生的快速跑技能得到充分地锻炼发挥,对学生运动品质的发展也构成积极的促进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实际和游戏形式积极调整游戏情境,这样才能发挥游戏情境的功能。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游戏和情境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通过结合游戏与情境,既能增添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会带来良好的影响。

二、利用文化游戏,丰富教学内涵

小学体育教学不仅是动态的,也是静态的;不仅是重“武”的,也是重“文”的。在过去,人们对体育学科的定位始终是“副科”,是无须学习也能掌握的课程。人们并不认为体育学科有其深刻内涵,甚至认为体育课程“可有可无”。这种教育偏见就像一座大山,牢牢地占据着多数人的心。作为体育教师,为了打破这一教育偏见,需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一些文化性游戏,这样就能赋予教学更多内涵,切实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随着时代的进步,体育教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丰富的体育文化。而体育文化对学生体育品质的发展构成积极影响。所以,教师需要积极开发文化类游戏,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可动可静,可文可武,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田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个文化类游戏——“采访飞人刘翔”。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途径搜集和刘翔相关的资料。在学生做好预习准备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采访活动:首先需要确定“刘翔”人选,接着需要确定“采访记者”“刘翔亲属团”“记者群”人选。在做好角色分配以后,采访活动就此开始。作为“刘翔”的扮演者,需要回答记者的诸多体育问题,而“记者”需要提出具有回答价值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扮演刘翔的学生,还是扮演记者的学生,无一例外都能感受到田径运动的魅力。通过这一文化类游戏,学生的体育视野得以扩展,对田径运动也产生了更为多元化的认知。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教学本身,更是需要积极发掘体育学科的内涵。体育不仅是一门学科、一门课程,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教师需要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文化的魅力,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确保学生爱上体育运动。

三、利用益智游戏,提升认知水平

作为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的教学目的绝不只是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体育素养。作为体育教师,需要积极发掘蕴藏在体育学科中的智育资源,在教学中积极渗透智力因素,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体育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借助一些益智类游戏,挖掘体育课程背后的深刻内涵,让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锻炼“脑力”,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篮球抗战术”的过程中,为了发展学生的体育认知能力,教师可以立足这一教学内容开发一个具有益智性质的游戏活动——篮球大作战。在学生参与游戏活动以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积极渗透篮球技术以及战术等相关的知识内容,打好学生的理论基础。接着,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围绕篮球技术或者战术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篮球的战术思路以及动作的连贯性。这样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体育运动理论基础,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思考。通过参加游戏活动,学生对篮球运动也有了全新的认知。它不只是一种球类运动,更是战术的集中体现。良好的战术和技术关系着篮球比赛最终的分数。在这种益智类游戏中,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

体育学科本身蕴藏着诸多益智因素,这些都值得教师深入发掘。如果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思路,将游戏和益智相结合,就能帮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内涵,进而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于核心素养背景,充分发挥游戏的功能优势,为学生营造情境,将体育学科中的文化、益智元素发掘出来,丰富体育教学的内涵。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形成也会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川港小学)

猜你喜欢
游戏化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