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生巧
摘 要:家校共育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之一,对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此,首先分析了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成因,如学业因素、家庭因素、成长因素,而后从整合教育力量、健全教育链条、促进健康发展三个角度介绍了家校共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最后就如何开展家校共育提出了对策,包括立足学校主体、加强家风建设、密切家校联系、开展社会教育等。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21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3-0007-02
心理健康是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先决条件。近年来,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心理问题发生率呈逐年增长的态势,甚至出现极端事件,比如2019年4月,上海一男孩因不满母亲唠叨而跳桥。因此,加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成为当前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家校共育是初中生心理教育的有效模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一、初中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成因
(一)学业因素
初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受升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应试教育仍是大部分初中教育的主流。受此影响,大部分学生都承担着很重的学习压力,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以及家长的唠叨,从而产生自卑感,久而久之,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学习表现不错的学生也容易因某次的考试失误而消极、沮丧。
(二)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初中生心理问题形成的主要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父母的思想观念、性格品质等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调查显示,暴躁、易怒,甚至存在家庭暴力倾向的家长,会给孩子的童年带来巨大的阴影,在此类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问题,甚至会出现反社会人格,危害极大。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离婚率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从1987年到2017年,离婚率增长了6.53倍,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离婚率居高不下。由此带来的结果便是单亲家庭的增多。研究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敏感、多疑、自闭等。
(三)成长因素
初中阶段正处于从儿童向青少年发展的阶段,学生们一方面稚气未脱,另一方面则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心理、生理变化。其中,女孩子因发育较早,变化更为明显。成长是快乐的,也是烦恼的,不少学生在成长中出现了心理问题。比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对自身的相貌、体型更加关注,体型偏胖、偏矮的学生较容易出现自卑、敏感心理。又如,一些早熟的初中生出现了早恋现象,情感问题成为困扰初中生的重要问题,甚至引发了校园安全问题。
二、家校共育在助力初中生心理健康成长中的作用
(一)整合教育力量
就开展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家庭和学校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主体,并且,二者有着不同的优势。家长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对孩子的性格更加了解,而学校作为专业化的教育机构,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性更強。家校共育能够将学校与家庭有机地结合起来,高度整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实现优势互补的目标,既能提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也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现阶段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重要路径。
(二)健全教育链条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阶段,学习成绩、人际交往等都可能引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仅凭在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拓展教育空间成为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客观需要。对此,家校共育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家校共育使心理健康教育从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形成了校内、校外一体化的教育链条,有效弥补了以往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具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
(三)促进健康发展
当前,绝大部分初中生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部分学生更承受着严重的心理困扰,如不及时化解,非常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对其自身、家庭乃至社会都有巨大的危害。家校共育有效克服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分散化、碎片化的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开展以及教育目标的实现均有积极作用,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基于家校共育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立足学校主体
家校共育涉及学校、家庭两个主体,这就涉及主次问题。相比家庭而言,学校是专业化的教育机构,本身就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而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正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不仅如此,学校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中更具专业性,其不仅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更开设了心理辅导室,聘请了专门的心理医生来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因此,学校必须发挥好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构建以学校为主、以家庭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框架。一方面,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由于理论授课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各项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活动,并邀请家长参与其中,比如家庭共看一部电影,如《相约星期二》。另一方面,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教学的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任务,仅仅凭借心理健康课程难以有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尤其是语文课程、音乐课程等的教学中,比如借助舒缓悠扬的民族传统音乐《彩云追月》《夕阳箫鼓》等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
(二)加强家风建设
家庭因素是初中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比如父母关系不和谐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自卑、敏感等负面情绪,因此,必须重视家庭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当前,家庭教育的重点多落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对孩子的心理动态缺乏必要的关注,一些家长没有注意到年龄增长对孩子的心理影响,直到发现其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才后知后觉。首先,父母要转变教育理念,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成绩不能代表一切,盲目追求成绩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极易导致其出现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家长要深入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与要求,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走入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帮助孩子解决心理健康的问题,发挥好家庭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辅助作用。其次,加强家风建设。家风在孩子的成长中有重要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要高度重视家风的育人作用,将家风建设作为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路径。比如,在家风建设中融入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指引方向;又如,认真践行家风的要求,成为孩子的榜样、示范。
(三)密切家校联系
家庭与学校是初中生心理教育的双主体,二者均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家庭氛围以及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而持续的影响。同样,学校教书育人的属性也使其必须将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重要目标。家庭与学校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而密切联系二者则是充分发挥家校共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的先决条件。首先,学校要积极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心理表现。不少初中生为留守儿童,父母、孩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隔阂,一些父母虽然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但由于工作繁忙,与孩子交流的机会少,往往不太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甚至在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也茫然无知。学校要关注学生在校的心理表现,定期向家长反馈,特别是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更要与其家长及时沟通、交流。其次,家长要倾听学校的教育建议,做好配合教育工作。家校共育对家长的教育素养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很多家长并不具备心理教育能力。所以,学校要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家长也要认真听取学校的建议,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再次,创新家校共育的方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家校共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借助各种信息工具,如微信、QQ等,能够有效提升家校共育的时效性。因此,学校要重视家校共育信息平台的建设,比如开办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公众号,让学生家长关注,定期发送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文章,如《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父母做朋友》《孩子的负面情绪与预防对策》《和谐家庭文化的构建路径》等。
(四)开展社会教育
保障初中生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社会各界均要参与其中,因此,家庭、學校在构建共育机制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教育的作用,重点发挥好社区教育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社区教育起源于美国,是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形式。社区教育以社区为阵地,以大量的社会工作者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为主要力量,对当前家校共育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社区的教育价值日益凸显,一线、二线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已经在积极探讨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对策。家庭、学校要与社区构建密切的合作机制,借助社区心理宣传讲座、社区心理辅导等来帮助初中生克服心理问题。
“健康是1,失去它,一切都是零”,而心理健康则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初中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生心理健康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来看,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最为典型的便是家庭教育作用不显著。因此,广大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家校共育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探索基于家校共育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陈 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23(1):71-75.
[2]叶土木.家校共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关于农村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6):45-47.
[3]蔡笑岳,方佳燕,应 湘,等.城市中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5):58-64.
[4]张媛媛.家校共育,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成长[J].新课程,2018(26):230.
[5]任世卿.关于家校联合共促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探讨[J].魅力中国,2013(1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