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综合,助力语文要素落地生根

2020-03-30 03:21杨萍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2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综合性学习统编教材

杨萍

[摘要]语文要素是否落实,直接决定了学生的个人语文素养是否能够提升。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重在通过探索综合性学习策略,助力语文要素的落实。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做好预设,确保有的放矢;突出生本地位,强化探究方法;推进读写结合,落实语文要素;搭建展示平台,激发学生兴趣。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要素;综合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4-0052-02

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编排体系,除了突出人文主题外,还以语文要素的落实为主线进行编排。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其内容由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还有综合性学习与“语文园地”构成。其中,人文主题为“传统文化”,语文要素为“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而较为特殊的就是要落实综合性学习。那么,怎样通过综合性学习助力语文要素的落地生根呢?

一、精心做好预设。确保有的放矢

教师要精心做好预设,才能确保综合性学习取得实效,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主动与教材进行对话。该单元的人文主题为“传统文化”,并且渗透在每一篇课文之中。比如,《古诗三首》课后习题为“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节日里有哪些习俗”,《赵州桥》安排了选做题“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同学交流”等。

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认真研读单元导语,结合“传统文化”这一要素,以单元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这里的“综合”,一方面是整合整个单元内容,做到系统谋划,有序推进;另一方面是综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还有学生生活素材,以便真正构建“大语文”格局。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认真阅读整个单元内容,明确综合性学习目标、具体要求以及每一课的学习目标,以便站在单元整体角度,进行系统谋划,全盘设计,为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做好准备。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事先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并且注重团队分工,明确每人职责。教师可以事先教给学生搜集、判断、整理信息的方法,也可以教给他们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如观察、分析、比较等,鼓励学生在合作中进行交流,学会记录、积累,还要预测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以便采取针对性策略,确保综合性学习朝着预定目标发展。这样,通过事先准备,备好学习预案,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中学到方法,学会学习,还能保证综合性学习取得实效。

二、突出生本地位。强化探究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倡导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学生实际,引导他们进行主动体验感悟,以便真正推促学生学会学习。

针对《古诗三首》这篇课文,其中综合性学习内容为“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自己探究,也许结果是学生各行其是,到最后反而学不会合作。对此,教师可以事先明确方法,要求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先小组合作商量,重点了解传统节日有哪些,怎样了解,怎样记录。在明确方法之后,再让学生各自行动。另外,教材中还有两个泡泡提示语,即“我打算问问长辈,再去查查相关的资料”“我想用表格记录了解到的信息”,这些都是探究方法,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渗透、指导。

结合课后习题,针对综合性探究学习活动,教材编者意图非常明确,即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学会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了解到的信息。针对传统节日的选择,在合作交流中,在思维碰撞中,学生会找到最有趣味的节日;同样,针对记录的方法,学生在小组协商中能够学会妥协和选择,学会搜集和整合信息,在体验传统节日文化底蕴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取知识与能力,提高个人素养,这将为他们走上社会、适应社会做好铺垫。

三、推进读写结合。落实语文要素

相比其他教材,按照语文要素进行单元编排是统编教材的一个创举。以该单元为例,其语文要素为“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在《纸的发明》这一精读课文的第4小节,《赵州桥》一课的第2小节与3小节,都是围绕这一要素进行叙述的,其目的是让学生从中了解语文要素及文章“总分”的构段技巧;在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一课的第2、3、4小节中也有所体现,其目的帮助学习进行巩固理解;最后在“语文园地”中进行梳理总结,迁移运用。

其实,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完全可以采取读写结合的形式,扎实推进语文要素的落实。如《赵州桥》这一课,第2小节重点是围绕赵州桥的雄伟特征进行描述,分别写了桥长、宽度,还有材料、特点及其优点等。这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段意概括,理解“总分”的构段特点,然后让学生合作学习第3小节,明白该小节重点是围绕几个方面描写了赵州桥美观的特点,从而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巩固语文要素。

但是,对于语文要素的落实,不仅是理解巩固,更重要的是迁移运用。这一点,编者意图也是明确的,并在“语文园地”中进行了落实。对此,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而不必机械刻板,非要在字词句的训练中进行运用。比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一课的第4小节,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概括这一小节的段落大意,明确其重点是“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然后让学生从中学习作者是如何展开场景描述的;接着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开展随文练笔训练,恰当运用该单元的语文要素,引导学生选择《清明上河图》中的某一个画面进行小组讨论,模仿课文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四、搭建展示平台,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生性活泼,喜好表现。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他们搭建平台,创设情境,以便他们展示学习交流成果。这样,一来可以扩展学生的课堂活动空间,通過动手、动脑、动嘴,多途径、多层次地促进学生理解语文要素;二来可以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让他们享受到综合性学习的乐趣。

相对而言,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更主动,参与度更高。比如,该单元第二次综合性学习要求非常明确,即“打算怎样展示活动的成果”。具体怎样展示?通过哪些形式展示?其实,在泡泡提示中已经提到,即“我来展示我家做的月饼”“我们小组为大家朗诵和中秋节有关的古诗”“我们给大家表演写春联”等。当然,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课堂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其他综合性学习展示,内容并不确定,关键是给学生平台。

借助展示平台,不仅可以通过展示反馈,了解语文要素的落实情况,而且还能突出生本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学会学习。

总而言之,落实语文要素是学生提升个人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教师跳出单一课文,立足整个单元,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性学习,系统地落实语文要素,就能确保语文课堂教学取得实效。

(责编:刘宇帆)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综合性学习统编教材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