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要求

2020-03-30 03:18李红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育创新教育改革新课程

李红瑞

摘 要:美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以及审美情趣的学科,在新课程改革发展日益深入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相比于城市教育而言更不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培养。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需要农村美术教师积极寻找创新教学的途径,以期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推动农村小学教育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 农村小学美术 教育改革 教育创新

美术对每一位初学者来说,都有着不可抗拒的魔力。在不会写字之前,人们就能够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美术的本质就是对人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迅猛发展,美术这门作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以及审美能力的学科,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依旧一成不变,这就要求美术教师通过对教学理念与方式的创新,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1]

一、当前我国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首先,家长对美术学科缺乏重视。农村家长通常会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是否努力学习的唯一标准,再加上落后教育观念的影响,并不重视对孩子艺术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这就造成家长很难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美术教学,甚至会觉得美术课是浪费学生学习时间的无用课程,因而有些孩子也在家长观念的影响下,对参与美术知识学习始终提不起兴趣。[2]

其次,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采用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农村教师执教能力与艺术素养稍弱,使学生在枯燥的学习氛围以及单调的课堂学习内容中,无法提高自身参与课堂美术知识学习的兴趣,致使教学质量与效果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而且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本就不够完善,因此非主流学科的美术课程通常都是由其他课任教师兼任而来,导致美术教育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也在缺少专业美术教师的指导下,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3]

最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尚未完全发育的年龄阶段,因此活泼好动的学生更容易被有趣的事物激发出思考欲望。作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的美术教学,教学内容的形式多样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但现实情况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并不注重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使学生长期在教师照本宣科讲授知识的学习环境下,即使教材内容再丰富有趣,也很难激起学生参与美术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始终不高。

二、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的可行性策略

1.构建有效的教学情境

美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需要紧抓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改变传统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教学方式,通过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在参与美术课堂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美术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左右脑,同时也可锻炼动手能力,由于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和向师性特点,所以教师在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起好示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发散自己的意识去思考和感受艺术美,并将美术知识拓展到现实生活中。所以教师可以构建帮助学生发散思维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对参与美术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将美术课程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同时,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了解美术学科的特点,有选择的替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例如,在进行《家乡的桥和塔》的授课内容时,教师大可不必照本宣科,非要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而是利用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搜集家乡的桥和塔的图画,确定小组的设计方案,通过思维的发散以剪纸、泥塑、绘画等多种形式完成对家乡的桥和塔的创新设计,使学生在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中,不仅极大的激发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完成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双重提升。

2.引领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

只有在具备发散性思维的前提下,才会有创新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通过对授课节奏的把控,引领学生从发散性思维到创新意识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不断进步的过程,而学生也能够通过自身课堂主体地位的发挥,以艺术的形式通过不断的大胆探索,养成个性化的思维和创作习惯。例如,学生在完成“绘画太阳”的任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时间段分析太阳的变化,通过对自身创新意识的应用,在画作中融入童话故事,并结合生活中的灵感,完成对作品的创作。[4]

3.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

在每一次的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建立师生互评与生生互评的评级体系,将学生的作品创作、学习态度、知识接受能力、实践能力、教师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纳入评价标准,使学生能够在评价中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改变,并对其他同学的长处进行学习,而教师则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对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通过多种途径创新教学模式,并在教学方案的完善与改良中,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教师也需要依据评价结果,切实了解每位学生对学习美术知识的实际需求以及知识掌握情况,结合实际的制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并在因材施教理念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鼓励,以增加其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在适合自身学习的课堂学习活动中,真正激发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从而完成对自身艺术素养以及审美能力的有效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农村美术小学教育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不能一味地拘泥于課本,限制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课堂的生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从而保证美术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成为推动小学农村美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张贺菊.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7,(02):145.

[2]于婷.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新理念探究[J].新教育时代,2015,(04).

[3]乔丽珍.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01):59-60.

[4]李鸿.谈谈小学美术教育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5).

猜你喜欢
教育创新教育改革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析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教育理念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