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梅
(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5132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初中物理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仍有很多教师还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实验教学的课堂质量不佳.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点出发,浅谈如何有效创设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创设科学的物理实验情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图形、声音和视频等表现形式,创设物理教材中提到的实验的情境.
例如,在教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课的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进行课堂的导入.如,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的应用,如放大镜、投影仪和照相机等等,从而引导学生联想生活实际中见到的相关情境.而后,顺势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知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通过凸透镜能够得到缩小的像?而又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得到放大的像呢?”这样,通过多媒体的导入,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就促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如:“你认为凸透镜成像的不同和什么有关呢?”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如先介绍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实验器材,及实验器材的作用.而后,将凸透镜、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蜡烛的烛焰与凸透镜光新处于同一高度,由近到远逐步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一直到焦距为止,让学生观察像的变化;保持凸透镜和烛焰位置不变,在凸透镜另一侧放上光屏,任意改变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让学生观察光屏上能否看到烛焰的像;调节蜡烛位置,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逐渐大于透镜焦距,让学生观察烛焰的变化情况;等等.总之,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实验情境,对于提升学生观察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然而,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作用.因此,为提升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体验实验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探索实验的热情.
例如,在教学“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一课的内容时.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以下实验:首先,引导学生检查实验所用的器材,主要包括小车、斜面、水平轨道、毛巾、纸板和玻璃等器材.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演示实验步骤,而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开展实验:步骤一让小车从斜面某一高度运动处到铺有毛巾的水平轨道上,观测它运动的距离.步骤二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运动到铺有纸板的水平轨道上,观测它运动的距离.步骤三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运动处到铺有玻璃板的水平轨道上,观测它运动的距离.这样,学生通过亲身动手实验,对于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就有了深刻的认知.此外,在探究惯性定律的活动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开展硬币落水的实验活动.首先,准备硬币、玻璃杯、卡片等实验器材.其次,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步骤一将硬币置于卡片上,盖在玻璃杯口.步骤二将硬币放在卡片上缓慢移动,学生就会发现硬币不会掉进杯子里.步骤三用力弹走卡片,学生会发现硬币并没有跟随卡片直接飞出,而是在短暂停留后,才在重力作用下掉到水杯中.当然,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完成教学实验.
物理实验方法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重点,学生只有学会相应的方法,才能有效自主进行物理实验.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新物理实验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证明实验,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图1
例如,在教学“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一课的内容时.传统的教材中提到的实验,在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精确性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新实验设计.首先,确定创新实验设计所用的实验器材:主要包括自制电磁铁(漆包铜线直径0.5mm,中间有抽头,分为50匝和100匝)、指针(长25cm)、钢球(直径2cm)、电流表(0-3A)、学生电源、导线等等.其次,对原来实验进行创新,如图1所示:将电流表和电磁铁串联,并将电磁铁的另外两个线头接在接线柱上,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磁铁中的电流.当电磁铁中电流通过产生磁性时,吸引指针下边的金属球,引发指针发生偏转.电磁铁磁性越强,指针偏转角度越大.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看到电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关键环节,对于丰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中,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努力创新物理实验教学的措施,以学生为实验教学的中心,有效激发他们参与实验的热情,创新物理实验方法,进而有效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