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第一节数学课讲什么

2020-03-28 16:55谢翼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50期
关键词:抽象性逻辑性符号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么如何开好高中数学第一节课的头呢?个人觉得第一节课应该实现两个目标:第一让学生对高中数学和数学学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即学什么;第二能对后续的学习,在思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即怎么学。学什么的问题比较好办,根据教材目录基本可以让学生有大致的了解,本文不对此进行讨论。而怎么学的问题才是本文的重点。清楚了怎么学数学,相当于为学生构建好了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以后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上进行教学,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可以为后面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下面对教学生怎么学进行阐述。

一、学生现状

《集合与简易逻辑》高中数学的第一章,《集合的概念》又是第一节。那么我们应该,也可以通过对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达到上述两个目标。然而对于刚上高中的学生,大部分对高中数学处于比较好奇、迷茫、期待和害怕的状态。有的同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可能还停留在以直觉思维为主的初中模式,不适应以推理论证为主的高中模式。那么高中第一节课让他们做好思维模式转变的准备,也是很有必要的。当然思维的转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让同学们感受到高中数学思维的逻辑性,抽象性是比较容易的。那么作为老师让学生知道初高中的思维不同,并让学生体会到高中数学思维的逻辑性,抽象性是教会学生怎么学两个关键。要解决这两个关键首先得选好教学资源。

二、教学资源的选择

在很多资料面前老师们往往会出现选择困难症,常常在上课之前一直为选择什么教学资料为蓝本备课而苦恼,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如此苦恼,个人觉得教版数学第一册就是最好教学资料,但是常常被很多老师抛在一边从来不用。“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教材作为知识的源泉,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把它研究透彻应该作为高中数学学习的第一步。那么如何吃透教材就成了我们带领学生体验高中数学思维的逻辑性,抽象性的关键了。

三、教材分析

那么从哪些角度切入教材,才能让学生对高中数学思维的逻辑性,抽象性产生很大的感触。通过让同学们了解教材编排特点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集合的概念》这一节教材第一段对集合引入,紧接着给出6个特例让同学们分析什么是集合和什么是元素,从而给出了元素集合的概念,元素:研究的对象,集合:研究对象的总体。进而对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进行解释并给出了集合相等的概念。接着给出集合和元素的符号表示,和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符号表示。然后对列举法和描述进行研究,再对特殊情况进行说明。可见教材的结构如下图:

教材如此编排体现了一个新知识形成的逻辑性和递进性。

教材上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基本上都经历上述1~7个过程,只有少数知识点在少数的地方有一些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确教材的编排特点,这样学生们可以在未来的预习、听课、复习过程快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找到相应目标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提高教材在学生中的使用效率,可以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会感觉吃力。

四、總结

元素与集合相关知识形成过程,实质上体现了高中数学学习,由特殊情况推广到一般结论,再用一般结论去解决特殊问题的一般思路。这是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思维体现。而从元素与集合概念的文字表述到符号的表示,及其它们关系的符号表示,再用这些符号去解决数学问题,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维过程。而这两种思维贯穿了高中数学学习的始终,也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习得新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核心能力的根本思维过程。当学生了解了这套知识由发生到发展的过程,那么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就构建成功。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这个过程,学生必然会形成一套完整的探索新知的思维模式,从而达到了让学生知道怎么学的目的。

总之开学第一节课如果能帮助学生了解高中数学学什么和怎么学,让学生体会到高中数学的结构特点。那么我们在后面阶段的学习中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一定会提高的。

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 谢翼

猜你喜欢
抽象性逻辑性符号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逻辑性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西方美术中的女性人体艺术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民主的悖论
翻转课堂模式下《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和方法
羌族刺绣中的图案研究
巧引路轻点拨,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