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香娜
摘要:城乡结合部区域小学生是教育发展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身上表现出的不良行为习惯是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小学生在低学段时期所养成的行为习惯不仅影响他们当下的学习生活,也关系到他们今后的社会生活。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走访的形式,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三个方面探究承德市城乡结合部区域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通过对其成因的初步分析,探寻出矫正城乡结合部区域低学段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具体对策并加以落实,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区域;低学段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20)33-0019-0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地区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跨越式发展,居民的财富呈倍增长,然而城乡结合地区教育却未得到根本的提高,学生的素质甚至出现倒退现象,个中缘由值得深究。基于此,承德市小学教研室专门成立了相关的课题研究团队,对当地城乡结合部区域的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能够了解现象,分析本质,找到应对策略。
一、城乡结合部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的特点,同时也为了客观准确地掌握该区域学生的真实样本,课题组团队教师对承德市第一中学小学部低学段学生、教师及家长发放了1000多份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起床时间、上课听讲情况、课前预习情况、课后复习情况、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对待教师的礼貌情况、课间纪律表现、个人自律情况、课外阅读情况、学习用品整理情况、向教师同学请教问题的情况、学习习惯、和家长交流情况、帮父母分担家务情况等方面。
通过对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对比,研究团队发现:整体上看,该区域学校一二年级的学生普遍存在组织纪律性较差的问题,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主要体现为不能严格约束自己。例如,上课不专心听讲、有问题不积极主动提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课外读物阅读少、偶尔破坏公共设施、不爱护公共环境、时常说脏话、未经允许私自乱动他人物品、平时在家不能按时休息、和父母交流少、很少帮助父母做家务,等等。
二、城乡结合部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认为,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是社会学习的产物,可以通过模仿榜样和观察模式而习得。班杜拉将这种习得方式称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小学生的活动大多在家庭、学校、周边社区开展,因此,这三种环境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结合回收整理的调查问卷结果及访谈结果,笔者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三个方面探究了该区域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
(一)社会环境
承德市第一中学小学初中部地处承德市高新区冯营子镇。随着近年来承德市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该区域大片房屋拆迁改建,持续高频的工程建设使冯营子区域流动人口大量聚集,城镇周边的各种业态庞杂且不规范,充斥着各种小商小贩的叫卖声,长期的工程建设使当地的居民有了更多的务工机会。面对身边生活的种种变化,学生多形成了“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认知。加之这些区域相对薄弱的治安管理,以及一些特殊行业的不规范经营,学生身心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小学生辨识能力较差,身在其中难免会沾染一些不良习气。
社会公共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也是导致学生行为习惯问题及个性差异的重要因素。特定区域内的特殊文化环境培育着当地百姓的基本素养,因此,冯营子区域的特殊地域及特有民风在一定程度上对该区域低学段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了客观影响。
(二)家庭环境
因为该区域的拆迁改建,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家庭受益于房屋拆迁,实现了财富快速增长,但居民的文化水平及思想认知未能及时更新。拆迁家庭的学生在物质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但精神文化生活却较为匮乏。同时,部分家长在物质生活方面的享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小学生价值观的建立。有的家庭父母本身就有矛盾,拆迁问题更加剧了家庭的不和睦,导致了家庭关系、亲子关系进一步恶化,致使学生自暴自弃,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
面对类似于拆迁这样的特殊因素的渗入,整个城镇的社会大环境在价值认知和价值观的重塑上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提升,以此来减少外在物质对个人的冲击。然而,大的文化环境的重塑以及精神成长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居民的适应和成长也需要一段时日。正是在社会物质条件急速改善,而文化生活小步调整的空档期,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逐渐形成并暴露无遗。一些没有房屋可拆、拿不到拆迁款项的家庭,父母不得不为了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中很多人没有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经济来源,大部人利用临近市区的地理优势,靠推小车卖货、搞卫生、打散工等来供养家庭。这种起早贪黑的工作形式,使得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些家庭中的孩子也出现了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
在针对家长的调查问卷和访谈中,课题组发现有些家长有鲜明而强烈的教育意愿和望子成龙的期许,但苦于缺少科学适宜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只会简单粗暴地训斥或打骂,这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时候甚至适得其反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另外,有些家长不能以身作则,平时不重视阅读、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沉迷于低级趣味等,间接影响了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家长的错误示范、不正当的引导、陪伴时的不在场,以及遇到问题时的不及时纠正,都会导致孩子出现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
(三)学校环境
城乡结合部区域小学低学段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幼儿教育中行为习惯养成的缺失。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普遍存在着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恰当、教育主题不明確等问题。
冯营子区域的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及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十分明显,在承德市第一中学小学部区域缺乏正规的公办幼儿园,师资力量更是严重不足。另外,这一区域的幼儿教育还存在着重视知识性传授、智力教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的问题。学前阶段不仅是孩子接受规范教育的起点,更是孩子整个人生的启蒙阶段。幼儿教育及学前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与小学教育对接,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赖于幼儿阶段的教育,轻视幼儿自主学习、轻视幼儿行为习惯不利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后,学校主要依靠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来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承德市第一中学小学部的班主任,多数由语文学科教师担任,语文学科教师只担任一个班的教学任务,由他们兼任班主任,能够更集中精力、更细致认真地管理自己的班级,也能够时刻关注班级学生的动态,及时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提醒、纠正。而任教其他学科的班主任需要同时兼任两个甚至三四个班级的教学工作,他们缺少充足的精力去关注本班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也是一些学生不良行为习惯难以被发现、被纠正的原因。
三、城乡结合部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解决策略
优化社区环境,城乡结合部各社区应联合所属小区开展有益的娱乐文化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课题研究团队在调研过程中,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结合当地人力资源,在社区内组织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心理辅导活动,以丰富该区域家长和学生的课余精神文化生活。这些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让家长和学生切实掌握了有关知识,进而转化为自身行为。团队成员同时与社区街道工作人员沟通,联合社区人员加强对当地生活区域各种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督,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政策、法律法规,凝聚社会共识,尽量为学生成长营造文明健康的外部环境。
学校要根据学段制定合理的、有区分度的规章制度,并予以落实。首先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并对已经形成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比如,确立各种活动日、活动周、活动月,把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的工作做到具体而细微。其次要加強对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培训力度,以提高教师在管理学生方面的专业性。学校对教师及学生要有长期不变的德育管理,教师的师德教育、学生的德育基础教学对于优化校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家校共育活动,让家长最大程度地参与学生管理,形成科学、全方位的育人局面。学校要设有家长开放日,组织开展家校联谊活动,以此来提高家长对学生教育的参与度,调动家长对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家长和学校,尤其是和班主任要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学校定期组织家长会,各班要建立班级家长群,设立班主任管理私人信箱,给有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家长提供快捷而又隐私的沟通渠道。班主任要搭建平台,让家长与家长之间多联系、多沟通,班主任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家长组成结对家庭,让同学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对其一生都有重大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人受益终生。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可塑性。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城乡结合区域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有着特殊的成因,应当予以重视,并通过社会、家庭与学校三方努力,共同帮助学生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