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芬 吴玉宇 梁自然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在早产儿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需要及时给予有效治疗[1,2]。机械通气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有效方法,而其中有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和常频振荡通气治疗两种方式,其中,前者的效果更好。本研究选择本院2016 年7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100 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机械通气方案与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吸入氧气浓度、氧合指数、平均气道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通气治疗总时间、总住院时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佳、气漏发生情况。分析采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 年7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100 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 例。对照组胎龄28~38 周,平均胎龄(32.24±2.73)周;剖宫产15 例,自然分娩35 例;体重1026~4120 g,1 min Apgar 评分<3 分 2 例,4~7 分12 例,≥8 分36 例。实验组胎龄28~38 周,平均胎龄(32.68±2.69)周;剖宫产16 例,自然分娩34 例;体重1022~4080 g,1 min Apgar 评分<3 分 3 例,4~7 分 10 例,≥8 分3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机械通气方案治疗。吸气峰压为15~25 cm H2O,呼气末正压为4~8 cm H2O,吸氧浓度为0.21~0.4,呼吸比为1∶2,呼吸频率为30~40 次/min,根据血气和胸部X 线情况对上述参数进行调节,病情稳定后逐渐撤离呼吸机并改持续气道正压给氧。
1.2.2 实验组 采取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方案治疗。调节振幅为25~40 cm H2O,气道压为10~18 cm H2O,吸氧浓度为0.21~0.4,呼吸比为1∶2,根据血气和胸部X 线情况对上述参数进行调节,病情稳定后逐渐撤离呼吸机并改持续气道正压给氧[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吸入氧气浓度、氧合指数、平均气道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通气治疗总时间、总住院时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佳、气漏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吸入氧气浓度、氧合指数、平均气道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吸入氧气浓度、氧合指数、平均气道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吸入氧气浓度、平均气道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的通气治疗总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的通气治疗总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佳、气漏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佳、气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吸入氧气浓度、氧合指数、平均气道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比较()
表1 两组吸入氧气浓度、氧合指数、平均气道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的通气治疗总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的通气治疗总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佳、气漏发生情况比较[n(%)]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患儿的治疗中主要采取机械通气的方法,机械辅助通气可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纠正难治性低氧血症,临床研究证实,通气可显着改善呼吸衰竭患儿的预后,虽然机械通气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风险,但若呼吸机参数的设置水平较低,则无法有效维持肺泡扩张压力,无法改善肺血氧合,可增加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佳、气漏等风险[4,5]。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方式是一种可有效提高氧合,且不增加气压伤的肺保护通气对策,其应用是借助小于或者等于正常呼吸频率4 倍以上通气频率的一种通气方式,可对炎症因子释放进行有效控制,还可减轻肺损伤,更好维持血压稳定,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和缩短住院时间[6-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的吸入氧气浓度、平均气道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因为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方案的应用进一步减轻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改善则直接体现在了新生儿相关血气指标的改善上。实验组的通气治疗总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应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方案治疗的效果确切,主要是因为在联合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方案应用之后,可进一步发挥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方案的协同改善新生儿病情的作用,相对于常规机械通气方案,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方式可更好改善氧合,且不增加气压伤,对肺功能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且通气频率提高,可更好维持血压稳定,减少二氧化碳潴留,改善氧分压,因此,其可更好改善患儿的病情,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病情改善的时间[9]。实验组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佳、气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增加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方案治疗安全性高,且通过快速改善患儿的病情,可预防不良预后的发生,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和恶化。随着技术的发展,高频振荡通气也具有无创模式,具有鼻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高频通气的优点是通过鼻导管或鼻导管将低潮气量和高频气流注入呼吸道,从而改善通气/血流比,减少压力损伤或体积损伤的发生,并改善氧合和清除二氧化碳的优点其他无创通气无法比拟,是一种新的无创通气模式,目前这种模式多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和其他无创通气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其可有效改善氧合,去除二氧化碳,降低气管插管率。
综上所述,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方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和生命体征,缩短病情改善的时间,并降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佳、气漏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