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手术体位对老年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

2020-03-28 13:38武晓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2期
关键词:卧床体位头部

武晓娜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南阳473012)

甲状腺疾病发病率较高,手术是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常用方法,但患者术后常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及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1]。甲状腺是解剖结构较为特殊的内分泌器官,因此对手术体位的要求较高,合理的手术体位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不良反应的减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手术体位对甲状腺手术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86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具有手术指征;对本研究知情,自愿参与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淋巴结转移者;甲状腺与周围器官、颈部大血管粘连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 例。对照组男 21 例,女 22 例;年龄 60~80 岁,平均(71.36±2.18)岁;甲状腺腺瘤手术 15 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0 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2例,甲状腺癌手术6 例。观察组男20 例,女23 例;年龄 60~79 岁,平均(71.14±2.27)岁;甲状腺腺瘤手术16 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2 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0 例,甲状腺癌手术5 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体位

1.2.1 对照组 以常规手术体位进行手术,术前不再给予体位护理干预。于患者双肩下方垫置一块垫肩,使患者肩背部与手术床呈20°;指导患者将头部向后仰,并将圆枕垫于患者颈部位置,避免患者颈部悬空;将两个小沙袋分别置于头部两侧,以防患者头部向左右两边倾斜;术中患者颈部保持正中过伸位;术后对患者切口部位进行缝合前先将肩部下垫肩取出,以减少手术部位的张力。

1.2.2 观察组 以改良手术体位进行手术,术前行综合体位护理干预。(1)训练前准备:患者自然站直,缓慢抬头向后仰,维持5 s;缓慢向前低头,尽量使下颌紧贴于前胸位置,维持5 s;缓慢将头偏向左侧或右侧,耳部尽量紧贴于肩部,颈部伸直后维持5 s。以上动作每日进行2 次,每次10~30 min,以无头晕症状为宜。(2)术前体位训练:护理人员于餐后2 h 指导患者进行颈部过伸体位训练。患者采取平卧体位,将厚度为10~15 cm 的枕头放置于肩部下方,使颈部呈过伸位,充分暴露颈前部,使下颌、气管及胸骨保持同一水平。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每日进行2~3次的训练,每次1~2 h,以无不适症状为宜。(3)术中体位护理:于患者肩部放置一个同床宽度以及长、上缘高度分别为35 cm、12 cm 的海绵斜垫,海绵斜垫上缘与患者肩峰平行,下缘抵达患者腰部,并于患者头部下方放置与海绵垫同高度的软垫,使患者头部与肩峰平行;手术过程中将头部软垫取出,使手术部位充分暴露;进行切口缝合、清洗及止血等操作时再将软垫放置于头部下方,避免患者后仰时间过长;将患者上肢固定于托手板上,手臂外展角度小于90°,避免不良体位对患者上肢臂丛神经造成损伤。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术中体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2)于术后6 h、12 h、24 h 采用数字疼痛评分表(NRS)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将一条直线等分为10 段,以0~10 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根据过去24 h 内的疼痛程度选择一个数字并作上标记。0 表示无疼痛感,1~3 表示轻度疼痛,4~6 表示中度疼痛,7~10表示重度疼痛[3]。(3)于术后观察两组头晕头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及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体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中体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体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术中体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住院时间(d)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术中体位准备时间(min)手术时间(h)术后卧床时间(d)43 43 t P 8.02±1.22 4.12±0.20 20.68<0.05 2.98±0.38 2.01±0.14 15.70<0.05 6.34±4.09 2.14±1.23 6.44<0.05 13.88±6.34 5.41±1.79 8.43<0.05

2.2 两组术后各时间段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术后 6 h、12 h、24 h NRS 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各时间段疼痛程度比较(分,±s)

表2 两组术后各时间段疼痛程度比较(分,±s)

组别 n 术后6 h 术后12 h 术后24 h对照组观察组43 43 t P 5.02±1.22 3.12±1.20 7.28<0.05 4.24±1.38 2.37±0.57 8.21<0.05 3.97±1.69 1.15±0.23 10.84<0.05

2.3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头晕头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及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大部分老年患者伴有颈椎病等基础疾病,颈部过仰后,颈椎形态发生改变,椎动脉及脊神经受到压迫,管腔因此变狭窄,血流速度加快,导致血流量降低,患者术中极易造成缺血性损伤,从而术后出现头痛头晕及恶心呕吐等症状[4]。因此,合理的手术体位对减轻患者上述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常规手术体位要求患者躯体呈“角弓反张状”,患者头颈部过度伸仰可使胸部受到压迫,腰背反折导致腰背部肌肉负荷加重,术后患者常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及肌肉酸痛等不良症状,且患者疼痛感较强烈,从而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及痛苦[5]。本研究采取常规手术体位的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及头晕头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及肌肉疼痛等症状发生率均较高,说明该体位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不佳。改良手术体位缩短了患者头部过伸及颈部过仰的时间,从而缓解了头颈部过伸过仰对患者椎动脉及脊神经的压迫[6]。术前对患者进行体位训练,有助于患者适应手术体位,提高患者对手术体位的耐受度,有效缓解颈部神经、血管及腰背部肌肉的压迫状态,减少术后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7]。采取改良手术体位进行手术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疼痛评分及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说明改良手术体位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手术体位。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 NRS 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改良手术体位进行甲状腺手术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猜你喜欢
卧床体位头部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一种可升降卧床病人半自动转运车的研究与设计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自动驾驶走向L4 企业头部效应显现
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研究
火箭的头部为什么是圆钝形?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