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林盘的人文精神及当代启示

2020-03-27 11:47李梦诗
青年生活 2020年5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

李梦诗

摘要:林盘作为川人生活的载体,同时也汇聚了川人传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对与人居环境塑造有着积极的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人居环境对人的心理需求的满足,人文精神又指导、影响着人居环境的建设。本文基于川西林盘的人文精神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由自我到群体和谐的理想,探寻人的精神家园,寻求人身心的发展、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统一。

关键词:乡村聚落;川西林盘;人文精神

川西林盘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逐渐生长的过程,经过漫长的时间,将自然条件与人的实践经验、生活习惯协调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稳定、有机的系统。自然因素是聚落演变的外部因素,而其内在因素是人文因素。建筑不仅是肉身的容器,也是意义与情感的空间。探寻历史的发展脉络,遵循林盘文化的客观演化规律,以人文的尺度审视川西林盘,在保护聚落形态的同时,也应以人自身的特点出发去衡量建筑、聚落的价值。

一、川西林盘人文精神的体现

(一)空间布局体现天人合一思想

后汉书·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有这样的描述:“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池,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林盘以宅院为核心,外围是耕田,中间以高大树林区隔。宅院与树林构成了外实内虚、外高中低、上实下虚的空间关系,由于院坝温度较高、林间温度较低,形成风压,既而产生了拔风效应,有助于通风排湿,适应川西阴冷潮湿的气候。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宅院外围高大茂密的栽植,可以创造较为隐密的、被包围的居住环境,满足人“安居、隐居”的心理和精神需求;从生态学角度看,树林作为宅院的保护层,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绿色生态小环境。院坝作为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过渡的灰空间,不仅沟通了内外气流,而且在生产上能够作为发展副业的空间,同时,在社交上也是人群聚集、交流的场所。林盘在空间布局上充分发挥了功能和感官上的优越性,协调了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平衡。

(二)“散居”体现自我价值的追求

形成川西林盘是随田散居的原因是多重的。一方面,由于川西地区多山地地形,导致耕地分散,农宅的分散便于日常劳作和看守,同时,耕地规模的减小也提高了耕地的精细度;另一方面,在传统小农经济制度下,生产活动不依赖于多个家庭间的合作,人们不必群居、群斗。除了自然和经济制度的影响,历史上川西地区的多次移民活动,也使地区宗族关系淡化。受以上客观条件的影响,川西地区形成了“人大分家”的风俗,可以说是重“道”而不遵循“纲常”、不法陈规。 按照历史主义或历史理性的一般看法, 某种社会秩序总是由某一权力阶层、群体甚至权力个人, 依据某一种它所认可的法则、规律甚至理念、精神、信仰来构建。因而也必然造成人的生命值、生活价值的意义的丧失,。但林盘小家庭散居的模式,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生活的自主性,使人文精神和人文理想的追求得以张扬。

(三)自我价值与群体价值的和谐

川西林盘虽是小规模的散居,但同时也以宗族关系为聚居的导向,这种导向不仅是空间关系上的聚集,也是对自我与群体间“和”的追求。村民之间大多沾亲带故,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人际关系也比较友好。林盘独特的整体风貌,亦是由一家一户共同构成。林盘作为川西农村的基本社会单元,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社会化的水利制度、发达的集市贸易,形成了灵活自主的调节机制,通过有秩序的合作,能够发挥一定的社会整合功能,推动农村的公共生活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以家庭为核心的观念,以及对社会整体共同发展的重视,在川西林盘中得到诠释。宗法观念与世俗生活并不对立,尊重個体生命价值和生活价值才能够形成谐调的社会秩序,隐逸与世俗在林盘中能够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

二、川西林盘人文精神的当代启示

(一)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

不仅注重人的发展,也注重自然的发展,关键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点上,今天的人文环境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是一致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在川西林盘体现为“虚”的设计哲学,这里的“虚”主要指模糊的边界,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并无“实”的界限。宅院周围的林木为人提供生态环境上的绿化屏障,为生产生活提供原材料、副业生产基地、生活活动场地,不仅驱寒保暖,防范干扰,也提供了宁静的居住环境。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要素,而不是孤立的个体。

(二)有利人身心发展的人居环境

川西林盘的院坝不仅汇聚了川人的生存智慧,也反应了川人的宇宙观和道德观。宅院作为人与自然环境的中介,和建筑一起保护人的肉身,也为人的心灵提供滋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身体力行参与劳作,感受晨昏交替、四季更迭,自然的声音和人的言语交织,体验田园风光、家园之情、农耕之乐。

(三)文化记忆——地域文化的传承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就是生活”,即能够让再现、或使人联想到生活的就是美,这种“美”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跨越时代的共性,即人类的基本需求——常态的稳定精神。川西林盘将生活与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隐逸闲适的田园记忆,其独特的景观风貌也是由每一户人家共同塑造。

三、结语

无论是对哪个地区、哪个时期、何种类型建筑的研究,我们总能找到些许和“当下”的关联,以及某一种发展的轨迹,从而获得启发。在形式的表象下、在跨越的时空中、在比宗教更广扩的外延,是文化的纽带以及思维的共性。本文从人和林盘的相互作用影响中,发现川西林盘的人文精神特质,在创新中体现人文关怀,进而帮助我们对川西林盘的理解、保护创造,以减少设计与实现路径上的偏差,避免把“城乡一体化”演变成“城乡同质化”。

参考文献

[1]方志戎 . 川西林盘聚落文化研究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2]李先逵 . 四川民居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黄经南,陈舒怡,王存颂,张媛媛 . 从“光辉城市”到“美丽乡村——荷兰Bijlmermeer 住区兴衰对我国新农村规划的启示 [J]. 国际城市规划,2017(01):116-112.

[4]周虹冰 , 胡玲 . 建筑的人文精神寻思 [J]. 高等建筑教育,2005,14(03):25-26.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体会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
思品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分析
高职高专地理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与训练研究
人文精神与中学生教育
第四乐章翻转:亚洲新故事
寻思的寻思——立法者·解释者·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