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妍 叶铭清
摘要:本文针对中国和日本传统屋顶形態的差异方面展开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形式、形态特征、色彩方面的不同。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日本传统建筑;屋顶;异同
0.屋顶设计的概况
中国和日本古代建筑均具有优秀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文化积淀,既有丰厚的传统财富又有沉重的传统包袱,相关研究已经着手面对中国和日本厚重的文化遗产来研究中国和日本的屋顶内容。不同形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建筑,在屋顶的表现形式及具体做法上不尽相同。在日本,建筑屋顶因其独特的做法和形象,具有突出的艺术表现力,历来颇受关注。有许多大型旧木结构建筑显示出良好的耐久性。这些建筑受到不同强度的外力作用,包括多年来的几次灾害。已有研究是通过检查这些旧建筑结构构件的应力状态来了解这些旧建筑的结构特征。针对某寺庙拆除后的旧屋架,采用应力波法测量其构件的杨氏模量,并测量拆除过程中构件的应变,并将这些结果用于结构分析[1-2]。
1.中国和日本传统屋顶形态的差异
1.1屋顶形式的相似
中国古建筑屋顶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盝顶等常见的形式,此外,还有扇面顶、万字顶、盔顶、勾连塔顶、十字顶、穹隆顶、圆券顶、平顶、单坡顶、灰背顶等特殊的形式。
日本传统建筑主要有四种屋顶形式:
切妻造:切妻式屋顶是过去统治阶层的象征,一般用破风及悬鱼装饰,最大限度展示切妻式屋顶的特征。与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中的悬山顶相似。
寄栋造:过去多见于农家,多为平民阶层的住房。下雨的时候,屋顶四面受雨,受雨面相对分散,有利于排水。与中国传统屋顶中庑殿顶相似。
入母屋造:是将切妻造与寄栋造相结合形成的屋顶。由于看起来豪华气派,所以多用于寺院、城墙以及高级住宅。与中国传统屋顶中歇山顶相似。
宝形造:在四方形塔、楼阁式建筑中较为常见。与中国传统屋顶中四角攒尖顶相似。
1.2屋顶形态特征的差异
中国古典建筑最主要的形式特征是采用曲线形屋顶,也就是说建筑屋顶的轮廓是呈现曲线形的,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外观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日本传统建筑屋顶形态有直线形、反曲屋顶、拱形屋顶等(见下图1)。
屋面形式的直与曲,从表面上只是线条上的微小曲度区别,但从而产生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却非同小可。假如屋顶采用直线形,会产生沉闷,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而采用圆滑流畅的曲线形式,则可使建筑变得轻盈起来,从外观视觉上给人一种灵动活泼之气。
1.3色彩的差异
在中国古老的传统建筑中慢慢搜寻,以北京的紫禁城为例。紫禁城使用黄色和红色原因是黄色和红色在易经中载:阴阳五行,五色,用粘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央、东、西、南、北的方向上分别相对应不同的颜色。因此,古人早前就已借鉴前人积累经验,开始认为黄色是最美丽的颜色,给人鲜明的感觉,象征帝王。人类也把红色作为美丽的认知,因为红色给人带来了希望的感受。在这样的历史传承下 ,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已将黄红两色作为最重要的色彩。
日本传统建筑可取之处首先是颜色处理得当,第二是建筑和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以景衬托建筑的特色。天空、土地、树林都给人以不同的鲜艳质感[6],但是整体搭配在一起而却能够相得益彰。例如,日本京都yellow magic orchestra法堂屋顶用的色彩 。
2.结语
相传,日本的传统建筑究其根本源于中国,但随着历史洪流的不断涌进,新的技术和艺术汇聚到传统建筑传承的大洪流中,不断丰富,不断绵延,至今辉煌。传统建筑时至今日遇到现代设计,具有不可估量的艺术上、形式上、结构上、材料上、工艺上等等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凯.屋顶上的建筑艺术——中国瓦当[J].砖瓦,2019(09):18-20.
[2]常雪.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J].军事文摘,2018(24):48-49.
[3]华夏,纪鹏,王嘉瑶,范磊.屋顶绿化发展现状探究综述[J].现代园艺,2018(18):171-173.
[4]曾从炜. 基于互文性理论的建筑屋顶表意设计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8.
[5]王皓石.简述中国传统建筑与日本建筑屋顶设计的不同[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0(03):155-156.
[6]Debasish Chowdhury,Subhasis Neogi. Therm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walls and roof used in tropical climate using guarded hot box[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