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工匠精神

2020-03-27 12:10胡玮
青年生活 2020年5期
关键词:模具专业工匠精神

胡玮

摘要:中国要从制造业第一大国向制造强国进军,必须重拾“工匠精神”。让匠人具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可贵品质,高等职业院校任重而道远,文章从学生、学校、社会分析了高职制造业学生缺乏“工匠精神”的原因,并明确了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思路。

关键词:模具专业;工匠精神;课赛融通

1 工匠精神的意义

我们可以博物馆看到祖先制作的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从这些工艺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匠人们对待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极致完美。现在国家急需拥有“工匠精神”的人才,而高职院校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以高职责无旁贷,应该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品质方面作出贡献,為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添砖加瓦。

2 学生缺乏“工匠精神”的原因

2.1 学生因素

大学生刚刚毕业出来找工作的时候,没有经过社会的磨练,很多人吃不了苦,并且觉得自己是大学生,不甘心在底层工作,想要一步登天。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是在不断完善的。

2.2 企业因素

企业也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一定的肯定和奖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正好既兼顾了对技术技能的工具理性的追求,又考虑了人类发展的价值理性的需要,从社会人的角度,形成了较好的统一。学生具有“工匠精神”的品质就需要学校在教育这方面下功夫,学校应当积极调查,了解“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深刻体会到“工匠精神”给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带来的价值也意义。

2.3 社会因素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毕业生刚开始满怀激情的到企业一线工作,社会对工人这个职业不太友好,抱有职业偏见,使技术工人饱受社会歧视。而且作为刚毕业的学生,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只能在最基层做着最辛苦拿着最少工资的活,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不高,面对周围人的歧视以及生活的巨大压力,他们受到打击,不得不跳槽或者转行干别的工作。这也是高职制造业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缺失的重要原因。

3 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方法

3.1 参加各种技能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内涵

学校可以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基础,因材施教,开展多层次的比赛活动,然后成绩优秀的同学让他们去参加省赛、国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想方设法的让他们参与进去。在每年的技能大赛之后,我们都会发现一个现象,但凡参加了技能大赛的学生,他的操作、学习能力明显比其他学生高好几个等级,而且能得到赞助企业的青睐。这是因为在技能大赛过程中,学校从操作时间、设备的配备、老师的辅导程度等等都给予了充足的保障,所以才会出现部分达到“工匠”层次的学生。当学生参加比赛的时候,会因为荣誉或者是在比赛过程中的快乐,而全身心投入,努力进取,不会敷衍了事,比赛结束后,如果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同学和学校的赞扬和肯定时,他们会更加自信;如果不幸没有获得任何奖项,但是他们在比赛的过程中,提升了自我,获得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也会更加快乐。参加各种比赛就是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3.2 校企合作,让学生近距离学习工匠精神

学校和企业合作,其目的就是和企业一起为社会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对工匠的培养上,不能完全依靠学校,如果企业想要让学生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就具备“工匠精神”,那么企业就应该多和学校合作,并且在合作中多付出才可以。所有,学校要深化校企合作,健全校企联合培养“工匠”的机制,让学生在企业中和优秀的前辈们学习,近距离接触一些机器的操作,提升工作经验,从书本中走向实践中去,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同企业的一些匠人学习“工匠精神”。

3.3 国家要完善政策制度,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

第一,企业要改善工人工作的环境,使他们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工作。第二,企业要加强安全保障,提升工人的安全意识,让刚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工作舒心、放心。第三,因为刚刚毕业的学生刚进企业,大多数人都会在基层工作,工资毕竟低,所以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都比较大,所以国家要制定相应的帮扶政策,提高他们的收入,让他们生活压力不至于太大,同时企业也要相应的帮助刚刚毕业的工人,可以适当提高工资待遇,使他们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只有这样,青少年才能有归属感,为企业奉献,把自己的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积极拼搏,提高自己的品质,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做一名优秀的匠人。

4 结束语

教师的工作是培养祖国的花朵,传道受业解惑,教师也要言传身教、立德树人,为自己的学生做好榜样,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老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展示自身良好的师德和综合素质,在要求学生做到的同时应以更高标准要求自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参考文献

[1]陈秀霞.浅析工匠精神[J].丝路视野,2017,(11):91.

[2]殷海龙.基于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探索[J]. 中国新通信,2016,18(6):152.

[3]于鑫.浅析中职教育的工匠精神[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11):151- 152.

猜你喜欢
模具专业工匠精神
科研项目驱动下的模具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探索
科研项目驱动下的模具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探索
微课在模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逆向工程技术在高职模具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高职模具专业技能竞赛实践及反思
浅析高职模具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