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合文化意蕴

2020-03-27 12:17韩玉洁
现代交际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韩玉洁

摘要:和合文化在中国传承三千年之久,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蕴含着天人合一、求同存异、以和为贵、同舟共济、兼收并蓄等理念。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和合文化的传统智慧作了世界化的新诠释,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世界各国解决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让和合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光芒。

关键词:和合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生共荣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3-0239-02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求同存异的政治观、和为贵的安全观、同舟共济的经济观、兼收并蓄的文化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的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的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与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和合”文化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求同存异的政治观

古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之说。这里“和”指的是不同事物的相继相承,是事物多样性的统一。首先,它承认事物的矛盾,承认事物的差别。“和”的核心是和而不同,“同”抛弃了事物的差别,就成了相同事物的叠加。其次,“和”的意思是世间事万物达到和谐统一,这种统一是有差别的统一,是内部的和谐统一。万隆会议上,面对诸多的质疑与不解,周恩来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的,不是来‘立异的。”“求同存异”非求同弃异,“求同”是指将在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之后的争执与纠结搁置,是将目前达不成共识的分歧搁置。“存异”的目的是“求同”,但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存异”是不放弃自己原则条件下的互谅互让。

不管国际形势如何,中国始终坚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处世之道。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到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到和平外交政策的倡导,到冷战结束后中国提出新型国际关系的建立,再到21世纪,中国进一步提出“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收并蓄的和谐世界”。如今,党的十八大以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将“和合”的思想继续贯彻到政治领域,坚持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和为贵的安全观

中国自古就有和为贵的思想,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孟子曾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礼记》也记载:“阴阳和万物得。”“和”传达的是和平、团结、顺畅、安乐,化干戈为玉帛。处处“和为贵”,才能普遍安全。

从国内层面来看,“和为贵”思想倡导社会的和谐稳定,谋求百姓的安居乐业。百姓安居乐业需要良好的共同体环境。张奎良曾这样指出:“共同体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人类要生存和延续必须采用共同体的形式。”社会是以国家共同体的形式为各社会成员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有机体,要想实现社会的各行各业的共生共荣,就必须协调各集体和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我们要努力构建的应是物尽其用、各尽所能的社会关系,努力营造的应是“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和谐环境。但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是不够的,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将个人凝结成休戚与共的民族共同体。

世界层面来看,和为贵指的是国家之间对话代替对抗的国家问题处理方式。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多次提出,“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邓小平关于两大问题的思想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这两大思想概括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1世纪以来,虽然世界局势已经相对比较稳定,但恐怖主义威胁仍然存在,影响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在增长。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局势,只有协和万邦才能突破国家和地域的限制,推动世界政治经济的极大发展。中国一直谋求世界和平,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构建命运共同体不仅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要谋求全人类的发展与进步。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经济观

“和合”思想在经济关系上强调同舟共济,共生共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利益都普遍高于分歧,经济全球化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但同时,世界市场有利也有弊。对某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它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他们操纵部分国际组织,使得经济天平发生了不该有的偏转。局部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动荡甚至会波及全球,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就要求世界各国各地区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危机,共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富裕。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兼收并蓄的文化观

兼收并蓄要求打开地域壁垒,提高文化认同度,谋求世界文化的大“和”。谈及文化观时,鲁迅先生曾讲:“此所为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要在尊重其他文化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文化流动、文化整合,促进新文化的建构,增强全球意识,提高人们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兼收并蓄要求保存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文化融合得有底线,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精华。兼收并蓄不排斥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文化进步的基础,是个人民族身份感的源泉。多维价值观为一维文化整体提供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有多维价值观相伴的文化整体才会传承不断。

因此,促进文化兼收并蓄要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相对平衡,要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要保留各民族文化价值,尊重不同国家民族传承特点,促进不同文化的跨维度融合,充分凝聚不同文化的智慧,发挥文化集合性和统一性的作用,促进资源的利用,为世界性问题提出多角度、多方向的解决思路,谋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在实践路径上要注意文化认同感的调动。要对不同文化、风情、习俗等充分了解,寻找不同文化的共识,引发文化间的共鸣,加强彼此间的和谐沟通和共生共融。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古人思考人与天地间关系的智慧结晶。在儒家看来,人与自然是生生相息的共同体。道家主张道先于人法而存在,自然是人及其生存之道的皈依之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人类应该在顺应自然之道基础上寻求自身生存发展之道。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认为人应该克制自己的欲望以谋求万物得共生共荣。

当今世界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最迫切的理所应当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惊喜的财富,但随之而来的过度开采、肆意砍伐污染,也让人们尝到了自然的“报复”。就像恩格斯说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金山,不要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全人类的事业,建设永续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必须普及和提高人们的的生态伦理意识,坚持天人合一思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形成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5-09-29.

[2]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N].人民日报,2005-09-16.

[3]张奎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十大亮点: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170周年[J].求是,2016(11).

[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6.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19.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治理新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代表着中国外交未来的方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国的历史担当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容、价值与作用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时代性观照下理想社会的现实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