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长友?宋晓威
近年来,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三大产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基于大数据技术,农业企业正通过数字化平台,加强企业内部的协同管理创新。根据数字化管理的四大原则,农业企业基于大数据,开展大田种植数字农业建设试点、设施园艺数字农业建设试点、畜禽养殖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和水产养殖数字农业建设试点等。农业企业应致力于实现生产智能化、经营信息化、管理数据化和服务在线化。
一、引言
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决定,农业企业应当根据党中央领导人的相关指令,在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实现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所谓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应当紧抓试点工作的特殊性,在政府引导的基础上,以市场为主体,注重多元投入及多方协同。除了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企业发展的有效关联外,还可在特定的农业领域开展精准作业。农业企业应基于大数据, 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努力实现农业技术集成应用。
二、农业企业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原则
(一)政府引导原则
政府引导原则主要是指农业企业在大数据技术应用过程中,应通过政府引导的方式加强农业企业数字化建设。由于政府部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核心领导者,政府部门对其他企业及产业建设起到了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对农业企业的引导作用也不可或缺。政府部门除了要在农业企业大数据平台下数字化管理之前,对农业企业做基本的政策引导外,还可在后续发展过程中,结合农业企业应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实际情况,判断目前的农业企业是否高度实现数字化管理,并以此实现进一步的科学引导。
(二)市场主体原则
尽管政府部门对市场发展的引导作用不可或缺,但市场主体原则仍然强调了以市场为主体,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大部分农业企业已基本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客观需求,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但仍有一部分农业企业尚未能有效应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在这样的客观前提下,农业企业应基于大数据充分践行市场主体原则,以农业企业所在的宏观市场为基本参考点,判断如何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企业的数字化管理,而对于数字化管理中的各项问题也应逐个突破。
(三)多元投入原则
三大产业格局的调整使得服务业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的占比有所下降,但现代化农业人得到党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农业企業的数字化管理需实现多元投入,任何一方的投入都不可忽视。对于人力资源的投入,主要是结合农业企业数字化建设所需的优质人才,判断如何在后续发展数字化农业时,培养和储备优质人才,以满足人力资源投入需求。对于物力资源的投入,主要是兼顾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通过基础设备更新维护及系统更新优化的方式,确保物力资源的投入及时到位。
(四)多方协同原则
农业企业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管理,不是单一主体的简单工作,而是需要遵循多方协同原则,注重对不同主体角色功能的发挥。根据多方协同原则,政府部门、农业行业及农业企业应分别履行各自的职责。政府从宏观局面着手,结合客观实际,对农业企业所在行业做调节与控制。农业行业作为我国三大产业之一,同样需要注重新阶段农业行业的系统改革,除了对行业本身数据的准确剖析外,还应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数据的深度分析。农业企业则是结合数字化农业建设的客观需要,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实现对农产品及相关服务的优化升级。
三、农业企业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管理试点工作
(一)大田种植数字农业建设试点
大田种植数字农业建设试点,主要是以北斗精准时空服务为基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大田种植的种植面积较大,数字农业建设难度随之提高,为确保农业企业能在大田种植过程中,将农业企业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管理试点工作落实到位,相关农业企业就需要对现有的收获机械及动力机械做改造升级,并通过高精度作业的方式,实现对农田本身的信息采集。
通常来说,大田种植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可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遥感信息及大数据等多元信息技术,实现对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农业企业可在大数据平台上,获取耕地系统的相关数据信息,并结合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分析成果, 确定如何在后续种植大田农作物时实现精量播种和养分管理。对于病虫害较频繁的大田种植数字农业,还可通过病虫害防控监测的方式,实现对农田作物病虫害问题的追踪及根治。大田种植过程中,也可通过精细管理与公共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远程监测的方式,完成农机的协同作业。
(二)设施园艺数字农业建设试点
设施园艺数字农业建设试点,是在温室大棚基础上,通过环境监测与控制的方式,确保温室大棚内的农作物能够达到预期产量和产值。设施园艺数字农业企业可借助气象站采集并传输的相关数据,对温室大棚环境做初步的数据分析。设施园艺数字农业企业,还可通过云存储系统,实现对历史数据与当前数据的比对分析,并以此判断设施园艺数字农业企业所建设的温室大棚是否提供了良好的光照条件和温湿度条件等。对于温湿度条件或光照条件等不符合温室大棚环境建设需求的设备,应通过进一步改造配置的方式,实现温室大棚环境的最优化。
除了对温室大棚环境的控制外,设施园艺数字农业建设试点还应注重工厂化育苗,农业企业可在集约化育苗基础上,通过工厂化与集约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大数据系统下对设施园艺本身的数据追踪。诸如温室大棚内的病虫害监测系统及专家远程服务系统等,也可借助大数据平台,通过质量追溯的方式进行全程监控。
(三)畜禽养殖数字农业建设试点
畜禽养殖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工作,是通过自动化环境监测的方式,完成对畜禽圈舍环境的监测及控制。考虑到畜禽养殖涉及自然通风、温度控制及空气过滤等诸多环节,畜禽养殖数字农业企业,就是借助大数据平台,对畜禽养殖相关的数据做初步的排查分析,了解饲养环境的最优数据,并借此实现对环境本身的调节。
除了对环境的调节外,农业企业还致力于通过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实现饲养环境的调节及精准饲喂养服务。借助大数据平台,农业企业可以了解到某个畜禽品种的养殖要求,对于饲料喂养时间及数量等均有精准的时间。大数据技术基础上搭配其他信息技术,便可实现精准上料和自动饮水等。对于蛋鸡和奶牛等,可通过自动取蛋及挤奶的方式,提升畜禽养殖数字农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对于畜禽养殖的废弃物,也可通过清理收集并二次回收的方式,实现对畜禽养殖农业企业排污物的无害化处理。
(四)水产养殖数字农业建设试点
水产养殖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工作,是通过水质监测的方式,确保水产养殖的环境状态良好。水产养殖数字农业企业不能仅依赖水质监控的相关监测设备,还应通过气象站的数据分析及视频监控等,实现对水产养殖现场的数据获取及评析。在大数据平台下,水产养殖数字农业企业可基本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在自动监控过程中也能通过数据传输的方式,对水产养殖本身做生产过程管理。
基于大数据技术,水产养殖已基本实现自动增氧机自动脱位等,水产养殖的水循环为水产养殖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捷,而水下机器人等机械设备的存在,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养殖池塘的数字化农业建设。在系统全面的水质检测和病害检测后,水产养殖环境基本处于智能监测及调控的状态,公共信息的储备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最终作用于养殖渔情的精准分析。小区域范围内的水产养殖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当地尽快实现数字农业建设,这与其他的大田种植试点工作及畜禽养殖试点工作是有关联的。
四、农业企业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协同管理创新策略
(一)农业企业生产智能化
生产智能化是指农业企业在加强生产管理时,能够基于大数据技术,加强数字化协同管理创新。农业企业在建设数字农业时,可根据大田种植数字农业、畜禽养殖数字农业和水产养殖数字农业的差异,确定如何在农业企业生产环节,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数字化协同管理中。例如,生产动力机械的研发和普及,就可以作为农业企业生产智能化的一大途径。生产智能化还体现为对监测设备及监控系统的研发制造等。有条件的企业还可在大数据平台基础上,结合其他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农业建设。
(二)农业企业经营信息化
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容易致使农业企业处于生产管理及经营管理的弊端。为此,农业企业经营信息化,也是农业企业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协同管理创新策略之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业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客观实际, 将相关经营信息做系统搜集,借此把握农业企业所在行业的数字化协同管理状态。与此同时,农业企业也可根据大数据平台上的数据分析成果,了解自身企业在数字化协同管理创新时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农业企业发展的差距,通过经营信息化,加强对农业企业信息的系统管理。
(三)农业企业管理数据化
任何企业的管理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和组织管理等,农业企业的管理也涉及诸多要素。为避免农业企业的管理有所疏忽,农业企业可通过管理数据化,实现对管理要素本身的数据分析。一方面,农业企业可依托大数据技术,对农业企业内部的管理内容做数据化处理,随后,根据既定的管理数据,初步判断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另一方面,农业企业也可借助大数据平台,实现与行业内其他农业企业管理数据的横纵向对比。
(四)农业企业服务在线化
农业企业服务在线化主要是指农业企业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来推出线上服务。在现阶段发展时,农业企业也高度强调数字化和智能化,农业企业服务的在线化有利于缩减农业企业客户的时间和精力消耗,這对客户服务体验的提升有直接帮助。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协同创新策略,可强调在线化服务的供给。除了在农业企业服务初期,为广大客户提供基本的咨询服务外,农业企业还可通过后续的服务跟进,在大数据平台上与客户进行紧密的信息交换及传输,关于关键信息数据的传输,还可通过在线化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农业企业数字化协同管理。
五、结语
农业企业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原则,基本包括政府引导原则、市场主体原则、多元投入原则和多方协同原则等。目前,农业企业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管理试点工作,主要是在大田种植领域、设施园艺领域、畜禽养殖领域和水产养殖领域等试行,试点工作的开展范围有限。要想进一步促进农业企业数字化发展,必须从生产智能化、经营信息化和服务在线化等角度,实现数字平台协同管理,大数据等相关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应以农业企业的客观发展为基本依据。(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