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氏”隐圆的妙用

2020-03-27 12:24蔡于兵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阿氏线段

蔡于兵

[摘  要] 在许多平面解析几何的考题中,阿氏隐圆经常被“植于”题中,且不易被学生发现.文章对一道以阿氏隐圆為背景的线段最小值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 圆;线段;最小值

认识阿氏隐圆

在平面上给定相异两点A,B,设P点在同一平面上,且满足 =λ,当λ>0且λ≠1时,P点的轨迹是个圆,这个圆我们称作阿波罗尼斯(Apollonius)圆,简称阿氏圆. 这个结论称作阿波罗尼斯轨迹定理.

此定理就是讲,如果平面上的动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且定值不为1时,动点的轨迹就是阿氏圆,由于此圆隐藏于题设条件中,故一般称为阿氏隐圆,且通过具体的坐标代入运算后,我们会发现此圆的圆心与两个定点在同一直线上.

考题再现

题目: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BAD=90°,AB=2,AD=1,若 · + · =  · ,则CB+ CD的最小值为___.

题意分析:对于本题,我们首先要根据题意作出相应的简图,不难发现,题中B,A,D三点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变化的是点C,那么点C位置该如何确定呢?只有一条路可走,即通过对题设中所给的向量等式进行处理,解出点C的轨迹,而对于本题中向量等式的处理,无非两种途径:一是进行向量的转化;二是建坐标系,进行相关坐标运算.

有了点C的轨迹之后,再考虑CB+ CD的最小值问题.

解题思路1:(向量转化法)作出大致图形,如图1所示,注意到向量等式 · + · =  · 的左边可以简化处理,即 · + · = ·( - )= · = 2,

对于等式右边,可以取AB的中点K,如图2所示,有  · = ( + )·( + )= ( - )·( + )= ( 2- 2),于是 2= ( 2- 2),即4= ( 2-1),得到 =2,所以点C的轨迹是以点K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如图3所示.

图3

对于问题待求“CB+ CD”的值,如何将CB,CD这两项系数转换成相等呢?此处就可以根据阿氏圆的定义,构造出满足阿氏圆的两个定点,由于两定点与圆心在同一直线上,这里我们就可以在射线AB上取点E,如图4所示,若能使得 =2,那么CB= CE,如此一来,CB+ CD= CE+ CD= (CE+CD),只需求出CE+CD的最小值即可.

那么点E的具体位置怎么确定呢?在△CKB与△EKC中,已经有 =2,∠CKB=∠EKC,若再满足 =2,那么△CKB∽△EKC,则有 =2. 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点E的具体位置了,即在射线AB上取点E,使得EK=2CK=4,此时AE=5,CB= CE,则CB+ CD= CE+ CD= (CE+CD)≥ DE= .

解题思路2:(坐标运算法)建立如图5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因为AB=2,AD=1,那么可得相关点的坐标A(0,0),B(0,2),D(1,0). 可设点C(x,y),则由 · + · =  · 可得,(0,2)·(x,y)+(0,-2)·(x,y-2)= (-x,-y)·(-x,2-y),整理有x2+(y-1)2=4,所以点C的轨迹是以K(0,1)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如图6所示.

下面再来处理待求问题“CB+ CD”的值,与思路1一样,根据阿氏圆的定义,构造出满足阿氏圆的两个定点,将CB,CD这两项系数转换成相等. 由于两定点与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可以在射线AB上取点E(0,e),使得 =2,那么CB= CE,则CB+ CD= CE+ CD= (CE+CD),只需求出CE+CD的最小值即可. 此处可取点C为特殊点来求解,不妨取点C(0,3),那么根据 =2,有 =2,解得e=5,所以E(0,5),如图7所示,故CB+ CD= (CE+CD)≥ DE= .

点评:在解题思路1中,取出线段AB的中点K来协助转化已知的向量等式,从而得出点C的轨迹是圆,这是第一个关键点. 第二个关键点则是根据阿氏圆定义,构建符合比值要求的圆外定点E,这其中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解题思路2中,由于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所以处理已知向量等式时能较轻松地得出点C的轨迹是圆,接下来转化点B时,采用特殊点C(0,3)来求解点E的坐标,体现了数学中的一般与特殊的转化思想. 在本题的两种解题思路中,我们都离不开一条中心主线——阿氏隐圆,利用其将问题中已知的两个定点中的一个定点B转换成另一个点E,并且恰好保证所求距离之和中的两项的系数相等,进而再根据平面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结论来求最小值.

考巩固提高

题目:已知点P是圆O:x2+y2=25上任意一点,平面上有两个定点M(10,0),N ,3,则PN+ PM的最小值为____

解题思路1:首先根据题设条件作出简图,如图8所示,由于“PN+ PM”中两项的系数不相等,故我们可以将圆O:x2+y2=25理解成阿氏圆,根据阿氏圆的定义,构造出满足阿氏圆的两个定点,将PM,PN这两项系数转化成相等的系数. 因为两定点与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可以在位于圆内的x正半轴上取点T(t,0),使得 = ,则PT= PM,且PN+ PM=PN+PT. 此处,不妨取圆O上的特殊点P(5,0)来解出T(t,0),即由 = 可得, = ,解得t= ,则T ,0,如图9所示,所以PN+ PM=PN+PT≥NT=5,故PN+ PM的最小值为5.

图9

点评:在本题的解析中,需要将所求问题PN+ PM中两项的系数转化为相等,所以将已知圆理解成阿氏圆,去构造定点T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在求点T的坐标时,将点P特殊化是至关重要的.

解析思路2:将圆O:x2+y2=25理解成阿氏圆,则可在x轴上取点T(t,0),假设P(x,y),且使得 =λ,代入坐标有 =λ,将此式整理后,可得(λ2-1)x2+(λ2-1)y2+(20-2tλ2)x+λ2t2-100=0. 又因为x2+y2=25,所以有

(20-2tλ2)x+λ2(t2+25)-125=0,故20-2tλ2=0,λ2(t2+25)-125=0,解得λ=2,t= ,所以 =2,因此PN+ PM=PN+PT≥NT=5,故PN+ PM的最小值为5.

点评:本解运用了待定系数法求解,从阿氏圆的定义出发,构建出含参数的圆O的方程,然后再比照已知圆方程,求出参数,只是解析中有烦琐的代数运算,稍不注意,就有可能算错,因此计算时要慢算、细算.

在众多解析几何问题中,阿氏隐圆算是非常经典的问题之一,虽没有在高中教材中被明确提出,但是有隐藏在高中教材中的习题里,这里就不再列出来了. 由于阿氏隐圆在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故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重视阿氏隐圆的教学,对有关阿氏隐圆的问题要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分类汇总,引导学生体会题中的意境,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阿氏线段
阿氏芽孢杆菌MB35-5解硅能力及田间应用效果研究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
埋管失稳分析的阿姆斯图兹法影响因素及应用条件
分散的相等线段的处理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胆囊壁罗-阿氏窦的研究进展
数线段
南锣鼓巷里的一桩血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