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红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真实写照,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教材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新的变化之一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小学统编语文教材共编排了文言文14篇,篇目数量增加。在文言文的学习安排上也有调整。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过去,文言文是从小学五年级下册开始编排的,而统编教材将其提前到了小学三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加难度和数量。
在小學阶段,编排的14篇文言文以简短的叙事新文本为开端,逐渐上升到不仅有故事,还带有一定的议论性的作品,其语言凝练,思想深邃,可谓字字珠玑,让我们为之折服。现就以五年级下册的《杨氏之子》为例谈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文言文学习基础
在四年级学习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时,教学中渗透了文言文,通过对比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文言文凝练简洁的语言。如在一次《盘古开天地》的公开课上,学生通过文言文和课文对比阅读后,感慨地说,读了课文再读小古文,就如吃早餐,牛奶加鸡蛋营养更丰富。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统编教材《杨氏之子》是五下的一篇文言文,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已经学习了9篇文言文了,有一定的语感基础。
文言文教学目标
语文课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对文言文没有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不过,细细品味,不难发现,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只是与初中阶段文言文的合理过渡,让学生知道这种文体即可。也就是说,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是给学生的“启蒙教育”。积累语感是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首要目标,其次则是通过文言文教学,初步学习古代文化。
文言文教学基本策略
针对以上目标定位,确定文言文基本教学策略为读、解、诵、品。
读:指导学生有层次的朗读。首先读有三个层次,一是读正确,二是读出节奏,三是读出韵味。《杨氏之子》朗读环节一,揭题激趣。揭题读题后教师问“这是谁家的孩子?”学生答:“是姓杨家的儿子。”师:“姓杨家的儿子用古文怎么说?”学生答:“杨氏之子!”在这一正一反的问答中,学生已经领悟了其中语言的表达形式。老师追问:“如果你姓王,就可以称呼为什么?”学生:“王氏之子。”学生感悟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后,练习互相用这种方式相互称呼,在一次次不同的称呼之中,学生不仅感悟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还学以致用。朗读环节二,读正确。给学生5分钟时间自己练读。教师再出示句子,强调重点字的读音,指导读正确。“为设果,果有杨梅。”“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强调 “为wèi”和“应yìng”的读音。指导读句子强调读正确。朗读环节三,读出节奏。教师示范读,后出示断句,学生批注、练读,指读,读出节奏,指导读出字断气连的感觉。朗读环节四,读出韵味。学生感受杨氏之子语言精妙之后,有感情,有韵味的读。教师在教学中分层指导朗读,使学生循序渐进地积累语感。
解:根据注释、插图、上下文理解内容。因为注释中关键字的意思都标注了,所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不是难点。本环节学习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先自己练说,再由组长组织轮流说,其它同学认真倾听并作补充,然后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重点指导理解三句话。第一句:“为设果,果有杨梅。”教师ppt出示句子,学生齐读句子。师提问:“在古文中有些地方省略了主语,看看插图,联系上下文,想想谁为谁设果?”学生依据教师的引导马上理解了杨氏之子为客人孔君平摆上水果。第二句: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教师追问:孔君平指着什么给谁看?在这样的提示下学生很轻松的就明白句意。第三句“孔雀是夫子家禽?”引导学生对比理解家禽的古今义。
品:品析文意和结构。杨氏之子回答妙在哪里?通过师生表演读,教师相机点拨引导。一妙,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这信手拈来的笑话有趣,幽默。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孔君平拿姓氏杨,所以叫杨梅,而孩子也机智地在姓上做文章,用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二妙,妙在杨氏之子反驳得很委婉,没有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委婉、巧妙、有礼貌的应对,“没听说过孔雀是你家的鸟”。三妙,杨氏之子的逆向思维,用否定的句式说没听说过孔雀是你家的鸟,让孔君平无法反驳。通过以上理解,学生深刻体会到杨氏之子甚聪慧,聪慧在机智、有礼貌、会待客。顺势体会小古文的总分的写法。
诵:给学生时间背诵。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充足时间背诵。
总结学习方法:一读,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韵味;二解,看注释、看插图、看上下文理解内容;三品析,体会文意和结构;四背诵,熟读成诵。最后用习得的方法学习其他小古文,达到教一篇学一类的目标。
文言文教学讲究方法,不仅让课堂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这种文体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扎实基础。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