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视域下苏区精神的人本意蕴及其传承

2020-03-25 04:37王永刚
学理论·下 2020年12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传承

王永刚

摘 要:新时代面对极其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更加艰巨的奋斗目标,客观上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苏区精神,汲取苏区精神以人为本的意志品质。苏区精神的人本意蕴在于始终坚持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远大理想信念,追求人民利益满足的务实作风,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苏维埃政权,坚定守护革命年代的公平正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夺取革命胜利,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传承苏区精神就是要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为导向,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不动摇,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苏区精神;以人为本;丰富内涵;传承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12-0025-03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国际上,近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逆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总体放缓,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从国内看,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核心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这需要我们挖掘历史,不忘初心,汲取中国革命前辈的宝贵经验,而苏区精神能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一、苏区精神的人本意蕴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建立红色政权、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丰富的以人为本意蕴。从本质上看,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伟大的、稳定的坚强意志品质。苏区精神的以人为本不同于国内外出现过的“民本”思想或“人本”理论,我国古代统治阶级倡导“以民为本”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帝王的王权地位,广大百姓被看作是维护政治统治的工具而已。西方近现代资产阶级所倡导的“人本”理论则是以资产阶级利益为导向,具有鲜明的私有化和“为少数人服务”的色彩。而苏区精神丰富的以人为本意蕴是“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核心,体现了“谁”要以人为本?以什么样的“人”为本?以人的“什么”为本?以及如何“实现”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和回答了这一系列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和白色恐怖,中国共产党人没有退缩,表现出了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大无畏精神,毅然决然地坚持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那时的中国共产党人舍小家顾大家,为民请命,“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艰苦、不怕坐牢,慷慨赴死、从容就义,真正做到了为主义和信仰而奋斗、而献身。”[1]而这个信仰,就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就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最终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人具有追求人民利益满足的务实作风和革命情怀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政党,他在进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中实践著自身的革命纲领,不断地从人民利益出发,尽最大可能满足人民生存、生活需要,切切实实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郑重提出:“要深刻地注意群众的生活问题,从土地问题、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2]138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探索土地制度的改革以满足人民对土地的需求。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明确规定: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解决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农民从不曾想到,也不敢想,洪秀全、孙中山一直努力却未能实现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难题。

(三)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华苏维埃政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执政,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成为各级政府的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乡级工农兵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区、县、省和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各级苏维埃政府组成人员由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各级苏维埃政府广泛吸收工农群众代表参加政权管理。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在代表中一般占20%以上。”[3]59-64人民当家做主,参与选举的热情高涨。此外,苏维埃政府加强廉政建设,杜绝贪污腐败。根据地坚持开展反对贪污腐化等的斗争,确保人民当家做主落到实处。1933年12月,中华苏维埃政府发布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二十六号训令》,做出了“贪污公款在5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等规定。

(四)中国共产党人是革命年代公平正义的坚定守护者

公平正义不仅存在于根据地工农兵民主政权建设中,还体现在土地分配等领域。土地分配标准上,强调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坚持乡村中所有人员,一律平分的原则。后“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2]71。此外,根据地政府还将公平正义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苏区立法工作坚持以反帝反封建、保障人民民主、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进行。”[4]75-92“呈现对自由、民主、平等等价值的追求。”[4]75-92涉及政权建设、土地分配、婚姻家庭、工作时间等诸多领域。例如,规定要以产出作为土地分配的标准,禁止婚姻买卖。追求公平正义并不是要绝对平均主义,而是“应该做到大体上的平均”[2]91。

(五)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夺取革命胜利

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1927年7月中旬临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就决定将党掌握的北伐军队向南昌靠拢准备发动南昌起义,在革命群众基础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和广东四省举行农民暴动,为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创建苏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的“八七会议”进一步强调了依靠群众进行武装起义和农民起义的决议,并明确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口号。1928年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六大提出“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的主张。1931年2月颁布的土地革命路线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这样做了,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国民党要来进攻红色区域,广大群众就要用生命同国民党决斗。”[2]138-139

(六)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

“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我们党围绕革命中心任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用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鼓舞人民,帮助群众从落后的封建传统观念束缚下解放出来……对塑造人们的革命精神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1]为了满足人民对教育文化的需要,提高广大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培养革命的领导骨干、组织和管理人才,推动土地革命战争的顺利进行,苏维埃政府非常注重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阶级战争许可的范围内,应开始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5]652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根据地普遍建立了各种夜校、半日制学校、补习学校或识字班。中央根据地还创办了马克思主义学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6]140有“儿童教育、工农业教育、干部教育、妇女教育、专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法制教育、教育土匪和高等教育。”[7]81-86

总之,传承苏区精神、振兴革命老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挖掘和继承苏区精神中深厚的以人为本底蕴。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人为本”的提出者和主导者,中国共产党人切实将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满足作为奋斗目标,在革命困境中始终不忘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人民群众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革命情怀体现。

二、传承苏区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推动创先争优,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1]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启迪我们:苏区精神永不过时,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改革开放已历经40多年,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我们更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挖掘并继承红色革命年代苏区精神的本质内核。传承苏区精神“以人为本”的基本着眼点在于: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40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亦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中国化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同时,又是对既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的,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指导。

(二)在发展中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等一系列关系人民利益的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大更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总量的扩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但是,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新矛盾涉及食品安全、居住安全、环境安全、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福祉,将是新时代要长期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三)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不动摇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制度毫不动摇,坚持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四)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提高在新的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问计于民,一定要懂得我们政治智慧的增长和执政本领的提高都必须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丰富生动的实践之中,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这样,我们党长期执政和党领导的各项事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1]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也是我们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当前,伴随着外部环境的恶化,美国等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发展迟滞,这些都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挑战。在此背景下,我们更应弘扬苏区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结语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遭遇严重挫折、面临生死危急关头逐渐形成的,苏区精神永不过时。传承苏区精神,需要我们挖掘继承苏区精神中深厚的以人为本底蕴。在创建苏区的过程中,人民主要是指拥护中国共产党、承认党的革命纲领,支持土地革命战争和革命道路的广大群众;在创建苏区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政权建设、发展教育、保护人民、依靠人民等多种方式实现并逐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今天,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效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伟大胜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11-05.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刘晖.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局部执政的理路[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4]張瑞,郭薪璞.鄂豫皖苏区法治建设论述[J].苏区研究,2019(2).

[5]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8)[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6]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7]董子蓉.中央苏区教育: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9).

[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The Humanistic Implic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Spirit of the Soviet Area in the New Era

WANG Yonggang

(School of Marxism,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1, China)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facing the extremely complicate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more arduous goals, the Chinese Communists should not forget their original intention, keep their mission in mind, inherit the spirit of the Soviet Area, and absorb the people-oriented will of the Soviet Area spirit. The humanistic connotation of the Soviet Area spirit lies in persisting in the lofty ideals and beliefs aiming at the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pursuing the pragmatic style of meet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establishing the Soviet regime of the people being the masters of the country, firmly guarding the fairness and justice of the revolutionary era, relying on the people to win the revolutionary victory,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ultural education of the people. To inherit the spirit of the Soviet area is to hold high the ideological bann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adhere to the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thought as the guidance.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putting people's interests first, unswervingly adhere to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people being masters of the country, and closely rely on the people to promot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various undertaking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Key words: Soviet Spirit, People-oriented, Rich Connotation, Inheritance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传承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