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艳雯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急诊补液室,上海 201600
急诊科是临床接收急危重症患者的首要科室,而开放式急诊是急诊科的分支,主要负责挂号、治疗和处置等操作[1]。由于仪器多、噪音大、无私密空间、危重患者多,加上收治的患者往往具有发病急、转归不良、预后差等特点,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尤其是初诊患者,情绪波动大,应激反应强烈[2]。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患者的应激反应持续存在将会导致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3]。因此,对开放式急诊环境下初诊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选择105例急诊科初诊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患者均来源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初诊患者,纳入标准:(1)初次入本院急诊科就诊;(2)年龄≥18岁;(3)意识清楚,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及理解能力。排除标准:(1)病情危重,既往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或严重代谢性疾病者;(2)沟通障碍或既往精神病史无法配合者;(3)近期合并严重感染者或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受损者;(4)临床资料不全者;(5)不同意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经筛选后,共105例急诊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与研究组(5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急诊科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遵医嘱监测其生命指标,配合医师完成抢救及治疗工作,同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简单的沟通,介绍住院环境,鼓励、开导患者,倾听其主诉,解释病情,主动分享治疗进展。转科或出院前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手册,指出患者出院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干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交流访谈。①诊治前访视,通过语言交流和观察掌握患者的病情,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心理障碍,减少或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反应(如紧张、恐惧、消极、暴力)。②诊治中护理,当患者准备接受治疗时,通过观察和询问随时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③诊治后访谈,治疗结束后,患者将定期接受访谈,并且患者在康复期间的疑问将得到认真、及时的回答。护理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通报治疗后的恢复情况,以便患者和家属能够清楚地了解治疗进展,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多媒体干预。①多媒体素材的制作,包括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对比与分析图,以及治疗后康复的效果展示。②干预方法,在交流访谈的基础上,辅以多媒体素材展开细致的心理干预。在访谈中,借助多媒体材料详细说明患者未能清楚理解的问题。彻底消除或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他们在治疗中更加积极、主动。③当患者进入诊室并准备进行治疗时,可以播放柔和、舒缓的音乐。
1.3观察指标 (1)于就诊30 min内(护理干预前)及就诊后3 h(护理干预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4]。正常、轻度焦虑、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分别为<50分、50~<60分、60~<70分、70分及以上。(2)应激反应指标: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清皮质醇水平。于就诊30 min内(护理干预前)及就诊后3 h(护理干预后)分别采集患者血液,将血样静置后离心,取血清放置于-20 ℃冰箱冷冻保存,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②心率和血压。由专人采用专用的血压计每隔10 min测量上肢肱动脉血压和心率各1次,共测量2次,计算其平均值,检测时间同上。(3)满意度:采用院内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表中包含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3个选项。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4)急诊科综合征:采用急诊科意识模糊评价法对急诊科综合征的发生率进行评估和统计。发现患者存在意识的急性改变或反复波动,意识清晰度的改变,思维紊乱则判定为急诊科综合征[5]。
2.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情况比较 在进行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发生率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发生率以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分)
2.2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清皮质醇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清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清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3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比较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血压、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4两组患者满意度与急诊科综合征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科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清皮质醇水平比较
表5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压和心率比较
表6 两组患者满意度、急诊科综合征发生率比较
开放式急诊按急诊室各部门的功能划分,将急诊室分为分流区域、救援区域、等候区域和治疗区域[6]。现阶段,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开放式急诊环境下,新接诊的患者处于被救援监测,以及被不熟悉的仪器所包围的环境中,受各种因素影响,患者心理和精神压力很大[1,7-8]。一项研究显示,约47%的急诊科患者有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9],这不仅降低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诱发生理应激反应,同时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和心率加快,进一步恶化病情[10]。因此,此类患者的生理应激状态和情绪已成为急诊科医务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11]。
心理护理主要通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治疗信心,使患者主动参与治疗过程中,提高治疗依从性,在临床的应用效果较好[11]。但过去常规的心理护理方法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效果不佳,患者的负性心理难以得到显著改善[12]。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患者心理问题的逐渐重视,有研究发现不良心理是患者的主要应激源,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降低血液中儿茶酚胺的含量,有利于生命体征的稳定[13]。因此,本研究探讨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采用交流访谈和多媒体干预措施,在开放式急诊环境下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干预。在护理干预前,两组的焦虑发生情况和SAS评分以及各项应激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不同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SAS评分也显著降低(P<0.05)。可以看出,通过交流访谈和多媒体干预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安慰、说服患者,给予患者同情和鼓励,详细解释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健康教育措施有助于患者了解病情[14]。为了改善患者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同时降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水平,并减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血清皮质醇的释放,本研究使用轻柔、舒缓的音乐来抚慰患者,并使用与患者诊断和治疗相关的多媒体素材,提高患者的疾病知晓度,重拾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稳定其情绪,缓解焦虑。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科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看出,对于急诊科初诊患者而言,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对于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有一定效果[15]。
综上所述,对开放式急诊环境下急诊科初诊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