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袁通立 骆善林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主要致病因素有:其一,寄生虫;其二,胆固醇代谢;其三,胆汁淤积;其四,解释阻塞;其五,胆道细菌感染等。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以及作息不够规律,慢性胆囊炎患者数量日益上升[1]。中医辨证划分肝胆湿热型是慢性胆囊炎患者最为常见的证型。祖国医学研究认为,慢性胆囊炎属于胆胀和胁痛范围,病因多为酗酒无度或饮食过于甘肥且外受邪气,劳动过度[2]。慢性胆囊炎病位主要在胆腑,与肝失疏泄和胃失和有关。超声检查慢性胆囊炎患者是最为常用的方法,能够清楚显示胆囊壁的增厚情况以及结石的具体类型和大小。有学者在调查中发现,胆囊超声检查的敏感度高达95%[3-4]。
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2例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其一,均符合中医诊断标准(主证有胁肋疼痛或钝痛、口苦咽干,次症有小便短且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身目发黄)、西医诊断标准(反复性右上腹部疼痛、伴有消化不良症状、超声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其二,均在知情下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其一,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其二,对中西医治疗过敏者。试验组中有30例男患者、11例女患者,对照组中有28例男患者、13例女患者;试验组平均年龄为(51.5±4.4)岁、平均病程时间为(32.9±10.8)个月,对照组平均年龄为(52.8±3.3)岁、平均病程时间为(34.1±9.2)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制定规律饮食计划,治疗过程中以控制炎症反应和临床证为主(解痉止痛、抗感染等)。口服托尼萘酸片 [生产厂家:Phafag AG(列支敦士登)(昆山龙灯瑞迪制药有限公司分装);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10044;产品规格:37.5 mg:75 mg×20片,每次1~2片,每日3次,饭前30 min服用],连续治疗4周。
1.2.2 试验组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治疗方法,口服清肝利胆汤(方药组成:柴胡、黄芩、栀子、车前子、泽泻、川楝子各10 g,延胡索、当归、龙胆草、生地各15 g,甘草8 g;根据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随症加减,其中合并胆结石者需再加入金钱草和海金沙各10 g,合并隐痛者可再加入麦冬和沙参各12 g),每日一剂,连续治疗4周。
分析两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5](痊愈:治疗4周后影像学检查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恢复正常且症状积分减少≥95%;显效:治疗4周后影像学检查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恢复正常且症状积分减少≥70%但<95%;有效:治疗4周后影像学检查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有所好转且症状积分少≥30%但<70%;无效:治疗4周后影像学检查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未恢复正常且症状积分减少<30%)。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恶心呕吐、口苦咽干、肩背部放射痛、腹胀纳呆等,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微注意才有感觉、2分为症状表现为中度且对日常生活与工作未产生任何负面影响、3分为自觉症状显著且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两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前恶心呕吐、口苦咽干、肩背部放射痛、腹胀纳呆等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恶心呕吐、口苦咽干、肩背部放射痛、腹胀纳呆等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使用精确概率检验,试验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x
表1 两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x
表2 两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例(%)]
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主要病症表现为:其一,右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其二,恶心呕吐;其三,恶寒发热等[5]。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慢性胆囊炎的发生与结石密切相关,结石会导致胆囊管受阻,继而损坏黏膜,导致胆囊出现障碍[6-7]。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需按照其有无合并症或者临床具体症状等加以针对性治疗,临床往往以控制炎症与临床症状为主[8]。
西医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虽然能够起到一定效果,但是从长远看,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会导致慢性胆囊炎患者产生耐药性,继而起到较低的临床治疗效果[9]。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慢性胆囊炎的肝和胆互为影响,清肝利胆汤能够有效保护好慢性胆囊炎患者肝功能。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前恶心呕吐、口苦咽干、肩背部放射痛、腹胀纳呆等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恶心呕吐、口苦咽干、肩背部放射痛、腹胀纳呆等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以清热利湿和利胆通腑为基础治疗原则,清肝利胆汤可达到理想治疗效果。清肝利胆汤中的龙胆草等具有清热效果,柴胡具有疏肝理气效果,甘草能够有效调和诸药[10]。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龙胆草煎水可显著促进胆汁分泌,促使胆管泥沙物质快速排出,减轻胆管疼痛感,与此同时具有抗炎效果[11]。龙胆草能够显著抑制伤寒杆菌和变形杆菌,龙胆草中所含的龙胆总苷成分具有显著抗炎作用。有关研究资料显示,柴胡可显著降低胆固醇浓度和胆酸水平。有学者认为,对于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而言,必须规律饮食,饮食需以低脂肪和低固醇和适量蛋白为主要原则[12]。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能够可有效收缩胆囊,最终实现利胆目的。有关研究显示[13],清肝利胆汤能够有效遏制病原体,起到解痉和止痛效果,有效改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病情复发。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