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递阶式高校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0-03-25 10:30钱吴永朱晋伟
关键词:体系大学生教育

钱吴永,朱晋伟

(江南大学 商学院,江苏 无锡214122)

高校创业教育已成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创业教育是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模块,是高校专业教育的有益延伸。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高校在创新教育体系建设、创新教育路径探索、创新教育资源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主要采用开设创业课程、讲授理论、举办创业竞赛、培育创新项目等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成效等问题。然而,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专业教育,创业教育更加注重“思维培养、能力提升、体验与实践的贯通融合”,更强调让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和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基于问题驱动导向,创业学习和创新精神培育为内核,体验实践为支撑的教育体系。因此,创业教育通过认知、理解、创新、实践来培育学生的创业精神,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该将知识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构建基于创业学习、创业实践为重点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干中学”“体验式”“参与式”的创业实践教育新模式。

一、高校创业实践教育的现状

创业教育是一项强调实践和实战的教育活动,需要在实践和实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创业教育真正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关键环节;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业领域隐性知识获得的必然选择。当前,创业教育理念正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能力本位”转变,这就要求创业实践从由“知识学习”转向“问题建构”,创业的关键在于问题建构。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创业实践是一种基于问题驱动的活动,一种体现创造性操作过程的实践活动。同时,也要求创业教育由“倚重理论”向“注重实践”转变,由“理论导向”向开放、动态的“实践导向”转变。而且创业实践也将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重创新、强能力是创业实践的核心。

当前国内创业实践主要有两类:一是由商学院牵头开展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创业实践局限于商科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个环节,创业实践活动的主体主要集中于商学院的师生。二是“全校性模式”,即创业实践由学校负责,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的主体涉及全校师生。许多高校的创业实践教育也向“双轨并行、相互助力”综合性模式发展,从商学院中发展并成熟起来,随后向商学院以外进行扩散发展,解决了创业实践存在的资源浪费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既充分发挥商学院在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专业优势,也积极推动创业项目不断延伸拓展,面向更多非商科的学生。融入专业教育之中的综合创业实践已成为创业实践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趋势。

我国学者对高校创业实践现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为构建高校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提供了一些借鉴。徐宗玲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目前仍存在高校与企业目标各异、实践基地质量不高和基地服务职能缺失等诸多问题[1]。梅伟惠等基于应对师资欠缺、课程单一、环境封闭、平台薄弱等问题,明确政府、高校和社会的角色定位,以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2]。然而,目前我国关于创业实践教育的探索和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在创业实践指导和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缺乏系统性、规划性的问题,同时实践活动分散化、形式化、功利化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尚未形成一套可推广的、体现阶段性与层次性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业实践教育覆盖面广但针对性不强

创业实践教育沿用一般课程教育的方法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创业实践教学内容。片面强调创业实践教育的覆盖面,而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群体需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无法兼顾学生对待创业态度上的差异性、认知上的多样性和创业意愿的层次性。没有按照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创业实践科目,创业实践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二)创业实践教育系统性和可推广性不强

创业实践教育的不同管理环节散落在教务、学工、团委等不同的部门,各个部门对创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和保障力度各有不同,同时各个部门之间缺少有效协同,造成创新实践教学缺少系统性的谋划和设计。创新实践教育的碎片化造成创业实践环节特色有余而可推广性不足。高校需要依托其所拥有的创业实践资源,集成整合关键要素,系统设计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形成既有特色又有推广价值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

(三)创业实践教育与应用脱节

很多学校的创业实践主要由任课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创业实践,但是,由于教师自身缺少创业实践经验,难免出现创业实践指导脱离现实的问题,同时创业实践教育缺少创业载体的支持,创业实践教育的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探索一种能够将高校的课堂资源、创业平台的项目资源、创业园区的实战资源有机联动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

虽然许多高校和研究者对创业教育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但是,目前创业实践指导和操作过程中存在缺乏系统性,创业实践活动存在分散化、形式化、功利化等诸多问题。

二、分层递阶式创业实践教育体系

(一)分层递阶式创业实践教育的基本原理

完善创业教育体系是提高创业教育成效的基础与保障,也是推动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张兄武等提出高校应根据创业教育目标,构建由创业通识教育、专业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训教育构成的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创业教育体系[3]。黄兆信提出构建分层分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建立“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业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4]。大学生个体间差异十分复杂,创业意愿和需求也各不相同,创业实践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创业需求差异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构建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将培养对象分为全体大学生、有创业兴趣的大学生和强烈创业意愿大学生三个层级(见图1),在培养全体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基础上,针对有创业需求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实现对不同创业需求学生的分层递阶式培养,解决现有创业教育覆盖面广但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图1 创业实践教育分层目标设计

(二)分层递阶式创业实践教育的关键要素

创业实践要素是创业实践的基石,系统梳理创业实践教育的要素构成,深入剖析就业创业实践教育的要素关系,是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体系的基本前提。张颜梅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研究发现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外部环境要素包含社会舆论、政策法制、市场环境、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家庭社会环境等[5]。王雁等采用内容分析法得出目前我国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维度和关键要素,包括目标愿景、培养体系、支撑条件、社会互动、国际拓展等内容[6]。

针对目前创业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可以从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创业实践成效等多个维度出发,针对创业实践的金字塔结构,可以构建基于“意识-能力-实践”贯通的分层递阶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具体而言,将大学生创业实践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四个载体”和“五个目标”(如图2所示)。

图2 分层递阶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架构

“三个层次”:体验层次、实训层次和实战层次。体验层次主要针对全体大学生,目的是培养创业精神,形式主要有创业计划书编写、创业计划大赛和创业沙盘模拟等。实训层次主要针对有创业兴趣的大学生,增强其创新能力,通过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创业模拟大赛、创业平台仿真等形式来实现目标。实战层次主要针对有强烈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提升其创业成效,利用创业苗圃、创业孵化器、创业园区等载体孵化创业项目,开展实战性的创业实践活动。

“四个载体”:建设以课堂、项目、平台和园区为载体的“四载体联动”创业实践教育体系,解决创业实践教育与应用脱节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创业层次,通过课堂引导、学校实训、平台实操、园区实战,来因“势”实教、因“群”实教、因“业”实教、因“材”实教。

通过创业实践教育最终达到以下五个目标:以意识培养为起点,夯实创新创业教育;以能力提升为重点,搭建双创教育实践载体;以项目孵化为目标,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以专业服务为要求,提高创新创业服务水平;以成果固化为依托,提高创业成效。

(三)创业实践教育的效果评估

由于创业教育尤其是创业实践教育作用的机理十分复杂,对其效果进行评估需要借助一套全方位的创业实践教育效能评价体系。在征求长期从事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教师以及教育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教育规律,根据实际从创新创业实践投入、创新创业实践管理、创新创业实践运作及创新创业实践产出四个方面初步构建了创新创业实践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如图3)。在评价指标确定的基础上,结合创业实践教育评价的动态性、复杂性,构建能够满足评价需求的评价方法体系,对高校创业实践教育效果进行系统评估。

图3 大学生创业实践评价体系

三、分层梯阶式创业实践教育的实施

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大、单位多、人员广、内容杂、需投入、重协调等。张利君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构建“竞赛牵引,社团运行,中心保障,社会融资,基地实践”的大学生创业实践运行模式,以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实效性[7]。郑刚等基于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企业的问卷调查,从创业课程、创业讲座、创业竞赛、创业社团四个方面分析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的影响力,探究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影响[8]。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从多个方面如组织机构、指导团队、资源整合、氛围营造等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提供人、财、物等保障支持。

(一)开设高水平创业实践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以创业实践为重点。将创业实践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创业实践能力培养计划,注重点面结合,以全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面”,打造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能力拓展为载体的“意识-知识-能力”三维课程体系。

优化多元丰富的案例资源体系。在“创新创业类”通识教育课程群的基础上,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开展创新创业案例建设工作,完善创业案例资源共享系统,形成优质创业案例资源库。

完善以体验教学为导向的教学管理,推进体验式教学方法改革。鼓励教师采用讨论式、案例式、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授课,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创业兴趣。

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打造创业导师队伍,聘请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人员担任创业导师。注重提升创新创业教师教学、指导服务能力,鼓励专业教师开设创业实践课程、指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

(二)完善创业实训形式,让学生感受创业全过程

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精品赛事,选送作品参加全国、省级创新创业大赛,让学生在比赛中锻炼能力。对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进行资助和奖励。开展创新创业模拟实训,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培训,开展“GYB”“SYB”“跨专业综合实训”等创业实训,为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免费创业实训。

(三)打造创业实战平台,提高学生创业实战水平

加强过程化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构建国家、省、校、院四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体系,配备专业导师、项目资金,提高项目参与率,推进创新项目转化、创业项目孵化。加强过程管理,将训练计划项目统一纳入“大学生创新训练智能管理系统”,进行全程跟踪。打造层递式创业孵化链,联手各级政府、科技园、产业园,建立层递式创业孵化平台。推进与地方各大科技园、产业园合作,共同举办投资融资对接、创业路演等活动,推送大学生创业企业入驻园区,帮助初创企业融入市场。

(四)完善创新创业指导体系,提高创业实践指导水平

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指导体系,集成整合创业资源,完善创业服务体系,针对不同创业阶段的学生需求,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保障。对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质的学生,提供培训、讲座、沙龙等服务。协助师生创业企业申获政府补贴以及科技、人才等各类计划项目。搭建便捷式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载体,实施学生创业团队自我管理,进行场地支持、创业咨询、创客交流等一站式服务。

猜你喜欢
体系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