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思潮下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进路

2020-03-25 10:30戴玉纯戴俊霞董晓东
关键词:高校学生国际化全球化

戴玉纯,戴俊霞 ,董晓东

(1.安徽工业大学 发展规划处(高教研究所),安徽 马鞍山 243002;2.安徽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是当今最大的世界性问题[1],2016 年以来美欧经济发达地区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反全球化浪潮[2],2019 年美国发动全球贸易战,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破坏进一步刺激了反全球化思潮[3]。面对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党和国家擘画了“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战略愿景,作出了“双循环”的重大战略部署[4],明确昭告世界: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5]。实施新的战略,迫切需要国际化人才支撑。培养国际化人才,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使命所在,大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当属题中之义,地方高校当然义不容辞。地方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5%,其本科生占比超过94%、研究生占比超过51%[6],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构成主体,也应该是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主力军。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在疫情蔓延叠加下加剧演化,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探讨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进路,显得尤为重要。

一、逆全球化思潮对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影响分析

“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正在发酵,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7],不仅仅反映在经济贸易领域,也延烧到历来受到政治、国际议程影响的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和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工作,面临逆全球化思潮的影响。

(一)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

对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国际化相关研究文献出版时间分析显示,从1997年至2017年,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基本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2017年达到历史峰值,2018年相关发文量出现明显的高位下滑,下降幅度达33.77%[8]。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论文数量的高位下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逆全球化思潮给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的一种困惑。实际上,人们在欣喜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为各国发展高等教育创造新机遇”[9]的同时,也在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学术领域关注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风险。斯科特( Scott P) 指出,在日益加速的全球化下,一种新的国际教育范式将会出现,在其将带来更多裨益的同时,也会产生更多的威胁[10]。这些威胁可以归结为同质化、商业化、不均风险[11]。表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特征上的变化是,从“二战”后高等教育国际化兴起与发展阶段的政治意识形态为主要动因,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利益成为新动因[12]。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商业化倾向、文化殖民化倾向、国际化与本土化冲突的担忧,在逆全球化思潮中呈现出多种语态。

(二)在高校国际化发展方面

当下的逆全球化思潮,在新冠肺炎疫情叠加下,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人为隔断要素的全球流动,正在物流、人流、技术流、文化流等多方位阻碍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并具体反映在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消极影响上。一方面,从国家层面来看,人为设置区域政治、经济关系障碍,阻滞学生与教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术的交流;恶意干扰破坏战略联盟式的国际化项目,妨碍跨文化交流与理解;出于保护主义、孤立主义的留学、移民、就业政策,限制着学生和教师的流动,干扰着高等教育国际教育贸易,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教育项目受到制约。另一方面,从高校层面来看,逆全球化思潮对于国家层面的负面影响也直接影响到高校,同时又在高校中表现出微观层面的具体内容差异。逆全球化思潮对高校的办学使命、学生数量、教师情况、地理位置、资金来源、资源获得、院校自治程度,以及与地方、国家及国际利益的适应度等影响高校层面国际化动因的主要因素[13],产生着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因国家/区域的传统和政策差异,逆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对高校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多重动因方面受到限制和困扰,制约着高校的国际化发展。

(三)在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方面

逆全球化思潮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高校国际化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必须正视的问题。在逆全球化思潮的扰动下,地方高校在开展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显得更加复杂。总体来看,在新时代思想的感召下,地方高校有着强烈的适应国家战略要求的使命感。但受其办学历史、办学传统、地域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在对待培养国际化人才责任的体认上还不够深刻,对于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内涵认识有待深化,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思想和质量保证措施亟待提升。在办学条件上表现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缺乏,对教师和学生出国访学、交流、留学、合作科研等资助少,具有国际学习工作经历的教师偏少,难以引进国外高水平学者,财政支撑能力较弱。在难以吸引国外留学生的同时,对于开展留学生教育工作抱持怀疑态度,存在着开展留学生教育不赚钱甚至是赔钱的认识误区。在人文视野方面的表现为,或者是源自对文化全球化认识的缺乏或者出于对于其隐含的意识形态的警惕,对于异域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在校行为往往表现出一些莫名惊诧,对于学生的国际文化视野培养持怀疑态度。凡此种种,严重妨碍了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工作,弱化了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贡献度。

综述所述,逆全球化思潮加剧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疑虑,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负面影响也在显现,使得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面临更加复杂的境遇。

二、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所带来的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文化流,如长江之水,挡也挡不住[14]。有理由坚信,逆全球化思潮一时间的种种纷扰,终将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潮流荡涤,人才市场国际化仍将是地方高校必须长期面对的现实。适应新变局,助力新战略,地方高校只能迎难而上,在立德树人中培养学生国际化能力。地方高校要回答好开展大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问题,首先要厘清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内在逻辑。

(一)起点: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的培养职责

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逻辑起点,就是厘清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主体职责和内涵聚焦。第一,高校职能国际化新内涵。199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布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认为,国际合作应增加到大学传统职能体系中,成为第四项职能[15]。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的、跨文化的观念(维度)与氛围融入大学主要功能的过程,侧重点、落脚点放在大学教育工作、科研工作、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的国际化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把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大学的“第五项职能”[16]。教育部发布的《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明确将“国际交流等方面情况”作为“加强人才培养过程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17]。第二,关注学生的国际能力。Schechter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目标定义为三个方面:实用性,即在全球背景下获得就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自由化,对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流持包容和尊重的态度;公民化,培养多面的全球公民[18]。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与合作变局,需要具有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的人力资本,要求高等教育要培养具备“国际能力” 的人,很多研究者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需要具备和发展的国际能力给予了关注,并从多角度定义了大学生国际能力[19]。第三,聚焦国际化人才培养。20 世纪末韩国提出,将具备世界公民素质和领导能力的人才作为基本目标。日本“国际化人才培养推进委员会”于 2012 年 6 月公布《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清晰界定了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外开放要着眼于人、着力于人,推动人们在眼界上、思想上、知识上、技术上走向开放,通过学习和应用世界先进知识和技术,进而不断把整个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14]实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亟待培养新型国际化人才。可见,高等教育国际化在高校的重心,应落实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上,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能力是地方高校的职责所在。

(二)内涵: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的培养取向

第一,国际化能力的内涵探究。国外研究者对国际化能力的内涵和结构做出很多探讨,主要有:一是部分学者基于全球化背景给出了定义(参见图1),各有侧重;二是Lambert观点(参见图2),描述了知识、能力、态度以及价值观的重要性;三是Olson和Kroeger的定义(参见图3)指出,国际化能力应具有一定的实质性知识、跨文化理解和交流技能;四是Hunter提出的国际化能力三维结构的内涵(参见图4),包括知识与理解、技能与经历、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我国学者对于国际化能力的内涵也做出了许多探讨,不一而足。刘扬基于Hunter的国际化能力理论,提出了包含“知识和理解”“技能”“价值观和态度”三个维度的大学生国际化能力结构,构建了大学生国际化能力量表[19]。

图1 部分学者基于全球化背景的国际化能力观点

图2 Lambert的大学生国际化能力观点

图3 Olson和Kroeger国际化能力的定义

第二,国际化人才的能力取向。在全球化曲折前行中,国家发展战略对于国际化人才的期盼愈发急迫。国际化人才如何界定,是辨析国际化人才能力素质的基础。韩国于20 世纪末确立的国际化人才目标是,具备世界公民素质和领导能力的人才,具有外国知识和外语能力以及理直气壮地和外国交涉并保持平等关系的能力。日本于 2012 年的界定是,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的内涵除了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之外,还必须具有主体性、积极性、挑战性、协调性、柔软性、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海外文化的理解能力[20]。我国学术界比较常见的对国际化人才界定是“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2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是我国在战略文献中首次对国际化人才作出的明确界定。随着我国新战略的推进,国际化人才有了更进一步的时代内涵。郑友取提出,要培养具备“CCTV”素养的国际化人才,即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力(C,Comprehension)、国际竞争力(C,Competitiveness)、跨文化交流能力(T,Trans-culture)、国际视野(V,Vision)[22]。有专家指出,“全球胜任力”也是国际化人才所要具备的素质,这个“胜任”是有素质的教育,是由内而外的一种气质、一种能力和气度格局[23]。有研究指出,全球胜任力由四个维度即四个独立要素——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构成[24]。陈海燕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的研究提出,培养能够进行跨文化理解与沟通的新型国际化人才是当务之急[25]。赵丽君提出,深谙国情是走向国际的第一步,新时期国际化人才的特质的根基是中国故事、中国智慧[26]。新时代赋予国际化人才新的内涵取向,当为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进取标尺。

(三)结构: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的培养维度

第一,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的考察视域。综观国际化能力的内涵和结构,聚焦国际化人才的能力取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考量地方高校学生的国际化能力素质涉及多方面的内容。高等教育要培养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肩负起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承担起为世界、为人类作贡献的责任[27]。“时代新人”的能力内涵凸显了民族复兴和国际担当能力,培养这样的国际化能力,要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并反映在学习效果上。仅就“国际化”而专门挑出某些指标的做法,难以反映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高校学生成人成才的总体要求和国际化能力培养的特色要求。因而,对于学生国际化能力的考察也应该涵盖学生的学业全貌。

图4 Hunter提出的国际化能力内涵

第二,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模块。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影响学生能力的心理素质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前者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是认知能力的总和,反映为大学生知识、技能、才干的发展,这是地方高校“成才”教育的基本任务;后者包括情感、意志、抱负、世界观等,是内因,起着起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反映为大学生精神态度、视野格局的养成,这是地方高校“成人”教育的首要所在。可以把地方高校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划分为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养成两大模块。

第三,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的构成维度。目前,有关国际化能力的内涵定义和维度构建,多来自于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理论的学习借鉴,对照当今我国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特别是地方高校学生的成人成才要求,是否存在水土不服问题,是值得商榷的。一是有关“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界定。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国际化能力中的“知识”应包括专业学业知识(专业能力)、国际视野和世界人文知识。国际化人才应具有的国际竞争能力理应成为其中重要指标,反映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的内容以“工具使用能力”(狭义上的“技能”)指标体现。至于“理解”,在国际化能力中是必不可少的,但不宜简单作为国际或世界知识的“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知识、动机与技能三个要素,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提升中华民族整体国际化水平具有深远意义[28]。把“跨文化交际”能力仅仅作为一种“技能”也有失偏颇。二是有关“文化与理解”维度的界定。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处在逆全球化思潮干扰下的国际化“理解”能力,尤以文化的角度为贵。文化的国际化能力是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的内在品质,因而凸显“文化”能力的考察,并与“理解”能力合并为一个维度显得更加合理些。基于我国更高水平开放的战略愿景,企业、文化、教育走出去的实际需要,有必要从对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愿景构建能力进行考察,进而构成“文化与理解”维度的三项指标。三是有关“态度与格局”维度的界定。对于“价值观”的考察,更多地与“态度”有关,可以列在“态度”视角下进行观测。而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新型国际化人才的“全球胜任力”要求,提出“格局”的考察视角反映了时代发展要求,而“格局”与“态度”密切关联,故此设置“态度与格局”的考察维度。“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思想的要求,更是地方高校学生“态度与格局”维度国际化能力的重要考察指标。另外,大学生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甚至世界的影响力,从大学生到社会人领导力培养不能缺课[29],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应纳入到国际化能力的观测范畴。大学生领导力更多地体现在学生领导意识、意愿、态度和经验的养成上,故以“领导意识”指标反映。有鉴于此,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结构框架可以分为两大模块三个维度:在智力发展方面的是“知识与技能”“文化与理解”,在非智力养成方面的是“态度与格局”,每个维度包含若干个指标,赋予相应的国际化能力具体内涵(见表1)。

表1 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结构表

表1呈现的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结构,包括两大模块、三个维度、十二个指标,相应作出内涵描述,注重于逆全球化思潮下的国际格局嬗变背景,着眼于国家新发展战略对国际化人才能力的新需求,立足地方高校履职尽责的使命要求,初步勾勒出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内在逻辑,为地方高校开展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决策提供检视框架。

三、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的培养进路

(一)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场域模型

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国际化能力平均水平表现一般,在知识与理解、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存在差异[30]。高校在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能力方面能够有所作为,培养学生国际化能力需要高校与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教育心理学表明,影响学生智力能力发展的因素有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在遗传方面的因素并不存在多大的差异,更有意义的是环境方面因素,大学生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作用下,通过自身实践而获得智力因素能力的发展。非智力因素的能力主要是通过练习、锻炼、要求、榜样和强化而获得发展,而这也需要环境条件支撑和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环境因素对于学生能力成长至关重要,是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基础支撑。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结构包括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养成两大模块,涉及学校、社会以及包涵在社会环境之中的家庭环境等环境因素,具体到地方高校在校学生,校内教育环境更加具有现实场域效应。影响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集中反映在环境支持和主体作为上,具体体现在相应的机制策略方面。在培养环境上下功夫,在责任主体上想办法,是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施策的源头活水。

(二)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环境策略

改善环境,是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首要策略。影响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环境涉及校内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而校内教育环境具有现时场域效应,也是办学主体更有作为的场域。一是改善课程教学环境。发挥课程课堂教学的主流主线作用,完善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提升课堂体验。根据国家发展要求,把握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将最新的科技与经济知识融入到课程之中,将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相结合,线下线上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尽可能多地向学生提供拓展视野的可选课程,在落实课程思政中有机进行国际视野和世界知识教育,使学生获得灵动丰富的国际化课程体验。二是改善国际合作与交流环境。开展丰富多样的国际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发展留学生教育,增加校园内学生国际交际体验的机会。加大与国外大学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让双方学生共享教育资源,以达到增加学生跨文化交际实践的目的。三是改善实践实训环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全球化,在企业发展中有着更为快捷的反映。因此,积极拓展与科研机构以及著名企业尤其是具有跨国发展特征的大型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学生实践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实际接触和了解现实专业科技知识、国际规范、惯例等,强化实践体验。同时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模拟设备,开设远端模拟操作、远程实训等,丰富国际体验渠道。四是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强化高校的文化意识,构建从思想到载体、从目标到评价的良好文化生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中国智慧的理解,深谙国情,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在其他文化场域的话语能力。

(三) 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主体策略

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涉及多方主体,这其中办学者的主体责任是第一位的。一是转变观念,强化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意识。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要求,直面逆全球化思潮的负面影响以及自身办学的困难,树立“在变局中开新局”主动意识,树立人才培养的全球化观念,以全球性眼光审视人才培养的标准、内容、层次、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最终使培养的人才具有全球性竞争力。二是抢抓机遇,提高教师开展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水平。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关键要依靠教师,要有一支素质优良、具备国际化培养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国际化培养能力的教师队伍,需要“引才”“培养”并举。当前,受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国际上的高层次人才就业压力陡增,这为地方高校引进国外高端人才、外籍专家、吸引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带来了机遇,要不失时机出台措施,抓紧吸引更多的优秀学者以及专家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改善学校教师队伍国际化能力结构。同时,要加大力度开展教师国际化能力培养,出台更加有力的资助支持措施,鼓励教师到国外进行研修,通过访问学者以及短期培训的方式拓宽教师的视野。三是完善评价,激发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动力。根据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过程特性,完善学生成绩和学业评价机制,强化国际化能力习得的考察,实施学生国际化能力评价;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推行形成性评价,强化对国际化能力培养的全程性的考察,将评价结果与学生评奖评优、国际交流访学资助相结合,调动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内在动力。四是政校联动,提高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支撑力。地方政府要在办学水平评估、教学水平评估、专业建设、学位点建设等领域提供政策支持,在地方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平台便利,在外籍专家聘用、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引进、留学生教育、师生出国(境)访学交流等方面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支持,以减轻地方高校开展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经费压力。五是多方互动,为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提供多元支持。企业、学校及社会是学生国际化能力提升的有力支持。企业方面,其用人导向和生产经营是学生培养国际化能力的市场标杆,在校企合作中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情景经验。高校是联系校外世界、社会组织的桥梁,发挥社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联系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化能力实训机会,使得社会组织能更多地向学生开放具有国际实践功能的活动平台,学校积极主动向社会、向“一带一路”国家以及经济组织输送合格的并具有国际化能力的毕业生,形成良性互动局面。

四、结语

地方高校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工作,既面临自身特殊困难,又在逆全球化思潮影响下显得更加复杂。地方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应在逆境中找机遇,变局中谋发展,立足地方服务发展,在落实办学治校根本任务中明晰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的责任所在,找准学生国际化能力素质维度,在地方高校的场域中多方施策,提高学生国际化能力。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国际化全球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新旧全球化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邮学保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简介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