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安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2020-03-25 11:00胡火群
关键词:产学研科技成果长三角

胡火群

(安徽工业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2020年8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考察时参观了安徽创新馆,对安徽在推进科技创新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积极进展表示肯定。他指出,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报告2019》,2019年安徽省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10位,与2018年持平。分领域看,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分别排名全国第8位、第29位、第7位、第23位和第14位[1]。其中,知识创造较上年下降2位,知识获取与上年持平,企业创新和创新环境较上年下降1位,创新绩效较上年上升1位。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安徽在有些指标还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安徽创新发展应该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着力补齐短板,借助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带动作用,向更加均衡、高质量方向发展。安徽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重视。

一、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夯实创新的根基

近年来,安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加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根据《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19安徽省R&D经费754.0亿元,远低于上海的1 524.6亿元、江苏的2 779.5亿元和浙江的1 669.8亿元;安徽省R&D经费投入强度为2.03,不仅低于上海、江苏、浙江(分别为4.00、2.79、2.68),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3。

安徽要想继续保持在全国区域创新能力第一方阵的位置,着力解决一批前瞻性和应用性基础研究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就必须进一步引导全社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为此,一要强化政府资金引导,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二要充分利用当前市场的倒逼机制和各类优惠政策的引导效应,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中心建设,积极引进中高级人才,提高企业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能力[2]。三要激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公立医院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发挥研发投入的协同作用。

二、培育创新创业生态,增强人才吸引力

为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打造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和龙头,安徽省要全力支持合肥推进“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即围绕原始创新加快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围绕技术创新谋划推进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围绕产业创新深入推进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围绕制度创新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要强力推进“一室一中心(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分平台建设。2019年8月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重点任务、着力方向和保障措施,各市要尽快制定“一室一中心”相关支持政策,组织推荐符合条件的单位积极申请创建,最大限度地发挥“一室一中心”建设国家创新基地的“预备队”和省级创新基地“先锋队”作用。要积极引导省“三重一创”产业发展基金精准对接“一室一中心”的科技创新活动,优化金融服务方式。各市(县)要制定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推动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对获得国家和省认定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要予以奖励补助,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表1 安徽省创新能力综合指标

安徽作为教育大省,虽然拥有中科大、合工大、安徽大学等一批重点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但是与苏浙沪相比较,高等教育水平仍相对较低,且存在大量人才外流现象。因此安徽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加强高校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同时要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壮大经济体量,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工作待遇,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生产生活便利化、舒适化程度,缩小与苏浙沪的差距,更好吸引和承接长三角地区资金、技术、产业、人才等的转移,实现人才在长三角区域自由流动。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产学研合作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经济竞争力,推动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战略措施[3]。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仍很严重。一个产学研合作项目从开始到落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涉及到企业利益、企业心态、教师和科研人员自身利益、教师和科研人员能否展示自身能力、合作双方的诚意、主管部门的全程管理调控手段、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完善等各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4]。

借鉴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的经验,为保证产学研合作的顺利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及时转化,结合安徽的实际情况,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着力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在现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相关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二是继续发挥省直部门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2005年起,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委与地方政府联合主办大型产学研合作活动,这一活动加强了全省校企双方的了解和沟通,有助于高校围绕企业实际技术需求开展科研活动,提高了科研活动的针对性。三是以安徽创新馆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对一些符合安徽省情并能在本省很好转化的科技成果要大力支持,省内相关部门在经费、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四是完善对产学研的管理监督及评价机制,规范产学研合作行为,如:科研成果鉴定必须接受企业、市场的检验,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中;科研成果的价值由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评估,不能仅由供需双方协商定价。五是以G60科创走廊为抓手,长三角三省一市要集合科技力量,打造行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针对行业共性的关键性技术联合攻关,目前要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

四、以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2020年9月,安徽自贸试验区正式获批,这是安徽服务国家开放发展战略的重大平台,也是安徽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大机遇。当前,我省利用外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吸引外资质量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外资中的占比偏低。二是利用外资结构不合理。首先,吸引外资的产业分布不均匀。2018年,安徽省一、二、三产业吸收外资比重为1.4%:59.5%:39.1%[5],安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第一产业吸收外资太少。其次,外资来源地较为单一。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主要来源于亚洲,仅有极少投资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再次,利用外资的区域结构不合理。外资主要集中在合肥、芜湖、马鞍山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其他城市相对较低,安徽省各地区间呈现出引资失衡的态势。三是引资环境不完善,硬环境方面主要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和产品配套能力不足;软环境方面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有待优化。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各市(县)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建设,畅通与长三角中心城市连接的交通网络,实现与长三角其他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提高产品配套能力。同时以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借鉴苏浙沪自贸试验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在巩固亚洲原有投资者的基础上,大力吸引东南亚国家和欧美大型跨国公司来皖投资兴业,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生态建设。此外,各市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产业结构和区域特点,通过制定各类优惠的政策,有针对性地引进外资,如黄山可通过旅游业来吸引外资,淮北可通过现代制造业来吸引外资,不断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五、结语

基于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安徽省要想进一步缩小与苏浙沪之间的差距,在全国各省市排名中争先进位,必须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外资的规模和质量,从而促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产学研科技成果长三角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针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河南: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法治保障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科技成果精准转化的“科创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