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大宇 葛秋明 赵海涛等
【摘要】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在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入我院收治患者86例,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参照组术前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术前给予氨甲环酸,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氨甲环酸应用髋部骨折患者治疗中可取得良好效果,应积极推广。
【关键词】氨甲环酸;髋部骨折;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110-02
髋部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研究提示此类骨折发生率与年龄增长导致的骨质流失存密切关联,近年来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增长,髋部骨折发生率显著上升。临床髋部骨折的治疗中手术治疗应用较多,不过手术过程中患者需及时输血,目前我国血制品供需紧张,在髋部骨折手术治疗中如何通过减少患者失血量来减少输注量,节省血制品资源为临床研究重点。本文为观察氨甲环酸用于髋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效果,选入我院86例患者进行研究,详情见下文。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7.6-2019.3收治髋部骨折患者86例纳入,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观察组26例男,17例女,合计43例,平均63.26±4.33岁,参照组27例男,16例女,合计43例,平均63.63±4.43岁,组间基线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均由一医师实施手术,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患者术前仅给予0.9%浓度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00mL,观察组则给予氨甲环酸,药物由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031101,根据患者体重调整剂量10mg/kg,静脉缓慢滴注。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
1.4統计学处理
使用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x±s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t及x2检验,P<
0.05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为146.63±12.68ml、100.96±10.25ml、86.39±5.36ml,参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为231.26±20.69ml、163.58±20.77ml、163.21±19.87ml,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参照组(t=22.869,P=0.001;t=17.729,P=0.001:t=24.477,P=0.001).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肌间静脉血栓2例,并发症发生率11.6%,参照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肌间静脉血栓2例,并发症发生率9.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x2=0.283,P=0.595)。
髋部骨折的发生与骨质疏松存在密切联系,此类骨折直接促发因素外界暴力,间接高危因素为包含骨质疏松在内的骨质流失,一般骨质流失情况越严重,骨硬度、韧性越低,骨髋部关节骨折发生率越高。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占比增长,髋部骨折发生率随之上升。
目前髋部骨折治疗中手术治疗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但手术治疗具有一定创伤性,患者术中失血量较大,需补充的血量较大,在当前我国血液制品供需紧张的情况下较为不利。
氨甲环酸为一种人工合成抗纤溶剂,可与机体纤溶酶原上赖氨酸结合位点进行竞争性结合,抑制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对纤维蛋白降解产生抑制,继而稳定凝血斑块,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目前此药已广泛用于外科手术中以减少患者术中失血量,控制血液输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此结果与此前相关研究基本一致,充分证明在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给予氨甲环酸可有效控制患者术中失血、输血量。在并发症观察中,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氨甲环酸应用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临床髋部骨折的围术期治疗给予患者氨甲环酸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可积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