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均强
【摘 要】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推进以及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基础教育学校的教育环境和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近年来,依法治校观念逐渐深入到各个学校当中。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依法治校极为重要。但是迫于其自身环境,依法治校的推进过程并不是非常顺利。本文主要通过对依法治校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了农村中小学依法治校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关于农村中小学依法治校的改进策略。希望对农村中小学依法治校的深入推进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小学;依法治校;实践;法治精神
在农村中小学中,要实现真正依法治校,需要提高教师的法律知识水平,加强对法律法规制度的宣传,完善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家校沟通顺畅,保证学校与家长、社会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三者的和谐发展。
一、依法治校概述
在2003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了依法治校的概念。2020年,教育部适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带头依法办事,把依法治校工作继续向纵深推进。
依法治校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尤其是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等来治理学校,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1]
二、农村中小学依法治校工作面临的问题
2.1教师法制观念淡薄
在许多农村中小学当中,教师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对于依法治校的深入推进。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学习法律存在错误观念。在许多农村中小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为了应付司法部门的考试而学习法律,对法律的学习只流于形式,趋于表面,并没有真心愿意学习法律知识,因此无法领悟到法律的意义和内涵。其二是对依法治校存在偏差。有的教師认为,依法治校单单指校长依法管理教师和学生以及学校的其他事务,与教师无关,还有教师认为,依法治校是教条主义式的校园文化,会导致校园管理变得“条文化”。就是法制观念淡薄,理解错误,会严重影响依法治校工作的推进。
2.2教师无法将依法治校寓于实践
在许多农村中小学中,许多教师存在消极执行的倾向,没有正确的将依法治校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依法治校的实质是为了使得学校的管理者运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办学行为,并且可以更好的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各种权益,从而更好的促进学校及员工、学生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为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避免触碰法律,而减少了许多必要活动,比如春游、课外参观等。甚至有些教师不敢轻易批评学生,导致依法治校变得僵化,教条化,影响依法治国的正确推进。
三、农村中小学落实依法治校的实施策略
3.1增强法制意识,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水平,尤其是法律知识水平较低,有待于提高。我国许多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学习法律都是为了应付上级司法部门的考试,并没有真心学习法律。因此,对于许多法律条文了解不够清晰,法律意识也比较淡薄。许多教师不懂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证教学秩序。因此学校必须组织合理的讲座和培训活动,增强教师的法制意识,提高教师整体法律水平。
3.2加强学校法制教育,提高法制意识
依法治校不仅仅关乎于学校管理者与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知法守法。在农村中小学,各个学校要加强法制教育,开展相应的讲座和知识学习,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学习法律。[2]法制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注重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习法律,理解法律,运用法律,提高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
3.3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校园安全
加强对校园安全管理的力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于校园设施和场地的安全管理。学校管理者必须定期对校园的相关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保证学生活动场地的安全性,避免造成校园伤害事故;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力度,学校应该开展一些关于安全问题的会议和安全知识方面的专题板报,以及各种活动,让广大师生重视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意识。
3.4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关于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是要积极主动的配合当地政府,加大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其二是保持学校与社会、家长的和谐关系,加强三者之间的沟通,建立健全家访制度,让社会和家长成为学校依法治校的重要后盾。[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中小学中更好地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保障教师与学生的安全,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学校应注重增强法制法律意识,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实施依法治校,保障和谐校园,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帮助学生知法守法,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促进社会与学校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沙方明. 让法制精神走进学生心灵——农村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途径的探索与研究[J]. 小说月刊,2018,000(007):P.278-279.
[2]任碧霄,刘长森. 让法治对焦生活,让教育对接心灵——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000(001):233.
[3]杨秀军. 农村中小学实施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J]. 教育界,2010,000(019):105-106.
(作者单位:重庆市綦江区三角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