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津
[摘 要] 中职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中职学校中体育教学是重要一环,体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以及运动技巧,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工作,因此,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职业能力是必备能力,同时也是教师必须注重培养的能力。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能够运用有效、高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那么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 职业能力;中职;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5-018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不断扩大,促使社会对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职业技术型人才,而在这其中中职教育占据一定的优势,并且近些年中职学校教育一直处在上升趋势。体育是中职学校中重要的教育内容,并且对职业学校来说,体育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手段进行中职体育教学,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培养职业能力的终极教学目标。
一、职业能力培养与体育教学之间的联系
目前,我国的中职学校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职业型人才。这就说明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后会直接工作,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工作时一般都会在企业中的基层做起,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这样才能够符合企业的需求。例如,在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涉及叉车搬运、更换以及拆卸等,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职业能力。因此,职业能力培养与体育教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另外,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专业特点、专业特色设计体育教学内容,这样体育教学就能够合理地与职业能力相结合,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促进职业能力的提升。无论是在中职学校中还是普通教育中,体育都是主要教学内容,都是以锻炼学生身体健康促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为主,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毕业后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来面对未来的生活以及今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1]。
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体育教学策略
(一)增添合作形式,培养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合作意识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都是学生不能够缺少的能力,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融入合作形式,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在中职体育教学中融入合作形式并不是很困难,但是想要通过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那么融入的合作形式就不能是单一的。众所周知,在工作中通过合作形式完成某项任务时,合作的人员以及合作过程中任务的分配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人员以及合理的分配才能够发挥合作的真正价值,取得最后的成功。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融入合作形式时人员的分配以及任务的分配。例如,在篮球教学时,笔者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合作活动:运篮球在原地转十圈,然后过平衡木交给下一位学生,下一位学生拍篮球过障碍,交到下一组,这一组学生需要将篮球用后背夹住越过绳子障碍,交给小组最后一名成员,这名成员要在规定的距离上将篮球投入篮球框,哪一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投入的篮球最多,哪一组胜利。在开始这个游戏活动前,笔者让学生自行分配小组,然后明确小组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哪一名成员。这种情况下学生既能够锻炼身体又能够体会到体育的乐趣,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促进职业能力的培养[2]。
(二)尊重学生的主體地位,提高综合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过多地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并且在学生进行体育实践时也是按照教师的步骤进行,所有学生都是统一的学习任务,教师以完成这个学习任务为教学目标进行体育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符合新课程改革后提出的教学理念,并且不能够促使学生发展。故而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来设计学习任务,体育能力强的学生学习任务难度较大,体育能力中等的学生学习任务中等,而体育能力较弱的学生学习任务较为简单,以这样的学习任务进行体育教学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多多让学生进行思考,以此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并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任务进行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多运用鼓励、激励的教学手段,这样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完成任务的欲望,促使学生自信心增强。综上情况进行中职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还能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开展拓展训练,锻炼思维以及体能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拓展训练,这样不仅能够丰富体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更多的乐趣,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体能,促进职业能力的提升。思维能力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学习以及各个职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良好的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工作中更加出色。例如,在进行中职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体育比赛,观看体育比赛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思维能力提升,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见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带有思维性的游戏活动,开发学生思维以及锻炼学生体能,这对学生今后进入工作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不仅如此,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专业为学生设计与学生今后工作岗位相符合的体育游戏,这样能够让学生提前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在锻炼身体、激发思维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与职业需求相结合,增强职业意志
职业意识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自觉主动地确定工作任务,并且积极完成工作任务,克服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进而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种心理状态。中职学生在今后正式进入工作中首先接触的工作都是比较艰苦的,并且在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挫折和错误在工作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失败并且努力奋斗的精神。故而,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的职业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努力奋斗、不怕困难、失败的工作精神,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能力加大难度进行体育锻炼。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克服困难,进而慢慢放手让学生自主克服困难,这样才不会磨灭学生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与体育项目,如攀岩、野营活动、越野跑、体验军事化训练、爬山等,这些项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意志。
(五)融入竞争手段,培养职业竞争能力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变化,在现如今的社会以及工作中,竞争普遍存在,并且非常激烈,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竞争能力,那么很难在现如今的职场中顺利度过,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中融入竞争手段,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非常重要。竞争在体育中是随处存在的,如篮球比赛、排球比赛、羽毛球比赛、跑步比赛、网球比赛、游泳比赛等。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竞争的机会,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成功、失败、胜利、竞争的体验,促使学生得到提升。并且教师要多多为学生开展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活动,使其更加深刻地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奠定良好的竞争基础。例如,在进行中职体育《跳远》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地分成四个小组,然后让学生进行跳远,哪一个小组跳远距离相加最远,那么哪一个小组获得胜利,最后获得第四名的小组要负责操场的打扫工作,让学生容易有更深刻的体验,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拥有良好的竞争意识,还能够使学生不会被工作失败打败。
(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职业能力
以学生就业为指导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现如今中职学校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进而培養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每一个工作都有一定的规则,进行规则教育能够使学生遵守规则,更好地进行工作,并且还能够提升道德品质。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以及比赛活动中设置各种规则,当学生触犯这些规则后就会得到一定的惩罚,如果严重触犯规则或者恶意触犯规则,那么可以实施一人触犯全班受罚规则,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好地遵守规则,而且能够对学生实施针对性教育。这样的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职业能力。
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并不缺乏人才,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非常有利,也非常重要。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实施有效教学,以此实现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职业能力双层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力,林长青.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体育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3):108,110.
[2]何苏杭.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体育教学探索[J].职业,2019(15):82-83.
[3]陈玉凤.体育教学对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分析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418.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