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大院记忆

2020-03-24 08:45王明辉
清明 2020年2期
关键词:门卫小卖部师傅

王明辉

大    门

那时的大门还没有经过粉刷,至少最初给我的印象十分粗糙,铁屑附在栏杆上,构成一块块斑驳的锈迹或者体积不等的突出物,好像是铁的伤疤。雨水触及到了它们的痛楚,生出结石、肿瘤。遇到风,又会把它们绕疼,在轻微的晃动中层层脱落。几个比我高出半头的孩子从栏杆的缝隙中钻来钻去,家长们也不管。他们站立在大门一边,都在看我,目光集中在一个方向,仿佛阳光一样刺眼。我因为生疏而害怕,走路也开始踉踉跄跄,而脚下的水泥地也充满着陌生,寻找不到任何的亲密。

此前,我一直奔跑于豫西边缘的一个小村庄,来到父亲的单位,面对着比我高出太多,由一堆钢筋组成的冰冷物体,我便知道,大门意味着我将失去自由。

它在白天里,大部分时间处在关闭的状态,由旁边的门卫室把守,时刻保持着警戒,只有早晨上班时,才会对密集的人流开放,或者在车辆出入时开启。对待陌生人,它总是无比的严肃。完全不像在村庄里,一扇扇木门总是柔和的,外人来后,会轻轻叩响门上的铁栓,以一种礼节性的问候,呼唤屋内的主人。如果连续几声没人答应,甚至可以直接进入,在院子里再次喊叫,确定无人后,转身离开,再把木门轻轻关上。门传递了一种信任,随意却充满人情味。

每次当我在大院里玩耍,看到门卫架起木梯,攀爬到大门上方,将印有硕大文字的红色条幅挂在两边,我便知道又有某位领导将要到来。他们让不苟言笑的大门长出了红色的舌头,并且强迫它说话,向领导表示着恭敬。而我们玩耍的地盘便要因此被占据——门卫会用扫帚清理掉大门周围所有的杂物,包括我们玩的沙子、泥巴,还有散落在地的纸飞机以及画片。在等待领导莅临的时间里,我们都不允许再次踏入与大门相隔几米的空间内。

他们侵犯了我们的领地,还干涉我们的自由。有一次,我好奇地看到领导的专车从大门驶入。那辆崭新的车前,立着一个闪闪发光的标志,所有的人都在列队欢迎,只有我被那个银色的标志吸引。阳光下,它像一颗宝石,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可是我还没有跨出一步,便被门卫大声呵斥,吓得我赶紧退后。

那个长着小胡子的门卫,总会拿着一块抹布,小心翼翼地擦拭领导的专车。即使车上没有污垢,他也会认真地做动作,而且会把时间卡得非常准,每次领导视察完,都会看到门卫拿着毛巾,趴在车窗前,刚刚擦完玻璃。他对领导态度殷勤,面对其他人却完全是另外一番模样。那时,他的身份仿佛成了一名将军,面对进进出出的人,他的任务就是从几百张熟悉的面孔中分辨出陌生的嘴脸,然后将他们拦在大院的铁门外。

如果有人跟他结怨,进出大门时的自由就会大打折扣。门卫会调用一切手段,或者故意拖延,或者不搭理,甚至会说找不到钥匙。单位的人对他也无可奈何,毕竟每天需要见面,没有必要惹火烧身。尤其是在晚上,假如晚归,他们更需要门卫的照顾。有人因此也会找他喝酒,象征性地维系下关系,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方便。

一些小商小贩则会每日给门卫“进贡”几个糖包,或者其他物品。驱使他们竭力讨好的原因,并不是对身材矮小的门卫的忌惮,而是悬挂在大门旁柱子上的牌子,“小商小贩禁止入內”。不被接纳的商贩,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门卫。通过小恩小惠,他们才得以在大门外不远的空地,用三轮车卖一些物品,其中就有我最喜欢吃的糖包。

每天下午五点,听到小贩的叫卖,母亲就会让我拿上五毛钱,下楼穿过大门,递给那个胖乎乎的阿姨,从她手里接过两个三角形的糖包。等到我转身准备回去,经过门卫室时,看到门卫已经在窗帘后面,捧着热乎乎的糖包,大快朵颐。

大门是一个隐秘的通道,拒绝一些事物的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些便利和惊喜。在黑夜里,它带给我的情绪则更加复杂。尤其是在秋冬季节,胆小的我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即使蒙着被子,仍旧逃避不了铁门猛烈的撞击声。它正在和风较劲,用自己的身体发出金属的嘶吼。那把特制的大号门锁,努力拉着两边的钢筋,抵抗着风对它发起的每一次分离的阴谋。这是一场持久的战役,风和铁门似乎是天生的仇家,因为心性不同,风向往自由,无拘无束,而大门和锁则意味着无尽的束缚。

我的内心也在激烈地斗争,与幻想中的妖魔鬼怪反复地搏斗。每当我提醒自己安静下来时,猛烈的风却总是拍打着窗户和大门,于是,整个夜晚,我的睡眠都被折磨掉了。许多老人甚至说,他们听到自己身体里的骨头也在一根根地碎掉。

直到天亮,一切才重归平静。风累了,大门也疲惫了一夜。沿着栏杆下的直线,掉落了一地的铁锈。那是大门与风搏斗的痕迹,是门的血肉。铁门像一头受伤的狮子,展露着身上的伤痕,但是早晨上班的人们经过时,却丝毫没有在意它的英勇,而是投以嫌弃的目光,认为他们的失眠都是由大门造成的。他们黑色的眼圈上,印着昨晚的梦魇。有人甚至偷偷抱怨,作为门卫竟然没能看管好大门。他们还小声议论起了他的过往,说他曾经的老婆,是单位的厂花,但是嫁给他之前,已经流产了三次,如果不是因为子宫再经受不起折腾,她才不会嫁给他。

他们的婚姻关系仅仅维持了一年,厂花便跟新上任的领导跑了。有人说厂花只是把他当作备胎,在新任领导还是秘书的时候,他们就一直背地里好着。为了能够顺利升任厂长,保持良好的形象和声誉,秘书让厂花“暗度陈仓”,等到上位成功,新厂长贪污了一笔巨款,带着厂花逃到了没有人知道的地方。门卫当时几乎发疯,他坐上火车,又换了汽车,把能够想到的地方全部找遍了,也没能找到厂花。后来,他受不了人们在背后指指点点,便主动说:“是她生不了孩子,我提出了分手。”结果换来更为夸张的嘲笑。

在门卫眼里,大门是永远跑不掉的,以大门为伴,才让他感到最安全。他不仅掌控着所有人的出入,还承担着收发信件的任务,只要来了信件,他就会按照信件上的姓名,在人们上班或者下班经过大门时,喊出他们的名字。“李建军,你老家河北的信!”“张建设,你二哥又给你写信了!”“老许,你儿子的大学通知书!”听到喊声的人会马上赶过来,从他手里取走自己的信。这让他感到心满意足,因为他的声音得到了回应,无论被喊的人职位高低,他们都和他的声音联系在了一起。

所以,每天他都像期待好天气一样渴望着新的信件的到来。如果信件堆满了整个屋子,他就会感到自己能够呼风唤雨;而要是碰上了倒霉的天气,他则会透过窗户,目光越过铁门,望向远处,一个人默默地发呆……

铁皮小卖部

大院里通往幼儿园的路并不算长,经过两栋筒子楼,再从自行车库绕行,走出巷口,便能看到幼儿园的木栅栏。母亲每次都提前给我准备好饭,嘱咐我不要迟到。但是上学的途中,只要看到楼房前面空地的那棵石榴树,我便总是会忍不住停下。

它栽在一个圆形的花坛中,因为享受着众星捧月的待遇,被成片的喇叭花围绕,所以生长得枝繁叶茂。三年里,我看着石榴树不断地开花结果,仿佛节日庆典上的红色小灯笼。但是吸引我的却并不是枝头悬挂的石榴,而是树下那间由铁皮架成的小屋。

人们称呼它小卖部,因为聚集着大院里最为丰富的物品,所有人几乎都要和它发生联系,油盐酱醋,生活用品,啤酒香烟,当然,还有我最爱吃的零食。

小卖部的前身,其实是一个早餐摊位。单位里一对外地夫妇,在国企改革前,已经感受到了体制的没落。他们准备提前为自己寻找出路,于是把厂里废弃的铁板收集起来,搭建在楼房前的空地上,以简陋的外表开启了早餐生意。

后来生意的红火,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嫉妒,有人偷偷地向上级告发,认为早点摊位是在搞资产阶级复辟,还利用工人阶级生产的铁板为自己谋利,这简直是把火烧到了工人阶级的后院。接到举报的是一个将要退休的老领导,他是老红军出身,觉得退休之前,必须保持共产主义的纯粹,所以坚定地通知单位取缔掉了早餐摊位。

此后,那片空地只剩下孤零零的铁板,没有人再敢打工人阶级劳动成果的主意。直到单位的政策开始松动,曾经在单位干了大半辈子的谭师傅,因为工伤无法继续工作,为了安置谭师傅,有人建议把那间铁皮小屋无偿让他使用——谭师傅人缘不错,性格也温和,既可以作为改革的试点,搞副业开商店,还能继续为人民服务。单位领导觉得谭师傅背景可靠,政治觉悟也高,于是马上批准了。经过精心的修缮,刷漆,重装,又盖上结实的三合板,荒废了几年的铁皮小屋终于拥有了新的主人,然后又很快成为整个大院的汇聚点。

“谭师傅,给我来包烟,红塔山的。”

“谭师傅,有沐浴用的香皂吗?”

“谭师傅,快给我来瓶酱油,家里菜快糊锅了。”

年纪稍大的人还能回忆起谭师傅那个聪明的儿子。有时谭师傅不在,儿子会替他坐班。他只用了一个上午便把上百件物品的价格全部记住,并且在别人挑选完物品,递过钱后,不需要任何等待,便计算好找兑的零钱。那时他才六岁,大院的人都认为他是神童。后来他不仅顺利地念完小学中学,还成为单位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大院的铁门为此挂上了巨大的条幅,领导特意发来了慰问的奖金,还握住谭师傅的手,嘱咐他一定要让儿子毕业后给单位做贡献。

大院里的家长一直把谭师傅的儿子当作我们学习的榜样,甚至家里有孩子在准备高考的父母,去小卖部买东西的次数也频繁了——他们纷纷向谭师傅请教教育经验,同时打听他儿子的情况,分享学习心得。但是谭师傅总是笑而不答,只用一句“你家孩子多努力一些也会考上的”来应对。人们于是一致认为谭师傅是在敷衍,是怕其他孩子考上大学,抢了他们家风头。

谭师傅也不辩解,每天除了卖东西,就是低头看报,有时还用剪刀小心地剪裁着什么。大院里又开始流传,谭师傅是在忙着为儿子从报纸上搜集国外大学的信息,他儿子要去国外留学了。我母亲也仿佛受到了刺激,在我从幼儿园毕业,将要上小学时,她就为我筹划好了未来,要求我必须考上博士,去美国学习导弹。因为那段时间她经常听广播,国家改革开放,实现四个现代化,国防力量一定要强大,还要解放台湾。

然而,母亲用心良苦,我根本不能理解。几年来,我曾反复央求她像其他家长一样,给我在小卖部买东西,但她总是无情地拒绝。父亲更是无能为力,家里的钱都是母亲负责管理。但是只要经过小卖部,我心底就会充满对它的向往。

一个午后,大院里的人都在午睡,门卫室的门卫大喊谭师傅,有人给他打电话了。那段时间,谭师傅经常接到电话,整个大院都能听到门卫的高声喊叫。有时谭师傅会锁上小卖部的门,小跑着去接电话;有时心急火燎的便忘了锁门,只是把门从外面拉紧。在此期间,我已经连续观察了一个多星期。

那个午后,我提前守候在小卖部旁边的石榴树下假装玩耍。等到谭师傅接电话匆匆离去后,对面并没有传来锁门的声音,我于是兴奋地站起来——机会终于来了。我顺着花坛,环顾四周,确定附近没人,小心翼翼地拉开木门,琳琅满目的物品马上呈现在我面前。

想要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几乎每一层货架都能满足我的需要。我有些后悔自己竟然没有准备一个袋子。于是迅速扯下一排豆腐干,还有辣条。接着正准备弯腰去拿最下面一层东西时,屁股碰到了桌子。那是谭师傅平时伏案算账,还有看报纸喝茶的地方。木头质地坚硬,还生出老化的凸起。我突然发现它下面的抽屉里露出一张五块钱纸币的边角……

两种念头在我心里正激烈地斗争着,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虚掩的门缝后,竟然出现了谭师傅越来越近的身影——这与我平时掐算的时间完全不一致,他至少應该还有五分钟才会返回——但是那瘦高的个头,枯黄的头发,分明就是谭师傅,而且距离越来越近。

情急之下,我扔掉手里的东西就想往外冲。然而,衣角和鼓起的风却把桌子上的报纸卷落到了地上。同时掉下来的还有几十片被剪裁掉的边角。我想去整理已经来不及了,只好慌张地夺门而出,与谭师傅撞在了一起。他显然没有预料到会有人从里面跑出来,但是看到杂乱的屋子,还有地上的物品,已经明白了一切。

我低下头,瞬间额头出满了汗珠。我手足无措地站立在原地,不知道谭师傅会如何处理,尤其担心如果父母知道后,对我将是灾难性的惩罚。然而,谭师傅走进屋子,只是把东西捡起来,重新挂上货架,然后递给我一块糖说:“走吧。”

我惊诧地抬起头,看到谭师傅脸庞消瘦,眼窝凹陷,表情也十分严肃,额头上的皱纹此刻正紧紧蜷缩在一起,显得心事重重。我以为是因为我偷盗的事惹他不高兴,心里更加羞愧,不敢伸手去接。他却把糖放进了我口袋里,朝我摆摆手说:“走吧。”

我落寞地走到远处,回头看到谭师傅把那些从报纸上剪下的小纸片又认真地整理在一起。几天后,大院里迎来了两名警察,我以为警察是要来逮捕我——因为我的偷盗。他们也确实走到小卖部,去找了谭师傅。我躲在屋子里,手心攥满汗水,坐立不安,想象着监狱的模样,想象离开了母亲,我该怎样去生存,甚至想学电视里的情节,写一封遗书。但是不久之后警察就离开了,谭师傅也跟随他们一同而去。

铁皮小卖部因此关闭了好几天。在人们沸沸扬扬的猜测中,关于谭师傅的离开,有很多种版本。门卫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将他们的说法全部否定。因为管理单位电话的便利,他一直掌握着谭师傅通话的信息,所以他用秘密的口吻,向人们揭示,与谭师傅联系的实际是他儿子,他儿子打电话的目的是找他借钱。门卫总结道:“谭师傅的儿子,没准是欠了债,还不上了。”他滔滔不绝,继续享受着人们向他聚集的目光,“但谭师傅也就守着一个小卖部,又不是金库银库,不可能每次都满足他。”

几天后,谭师傅回来了,他的脸庞更加消瘦,像是一个只有半边脸的人。

领导找谭师傅谈话,才知道事态比传言更加严重。那个在大城市里读研究生的神童,看上了学校低年级的一个学妹,要跟她交往。他给她买了很多东西,名牌的包,名牌的化妆品,名牌的衣服,但是学妹却不同意。他就把她约出来,下跪割腕都无济于事后,终于使用了暴力,在学校后面的山坡上把她强奸了。

消息传出后,以往经常去小卖部买东西的人马上变少了。我放学回大院,有次经过小卖部,看到谭师傅正在石榴树下烧一叠报纸,还有他平时剪裁的纸片。燃烧的同时,谭师傅的后背在不停地颤抖。两天后,大院里的人看到铁皮小卖部突然关闭了。有急需买东西的人,找到谭师傅家,敲门也没有任何回应。谭师傅好像一夜之间消失了。

后来门卫醉醺醺地说,谭师傅是在前一天的午夜走的,走前还送给他一箱高级白酒。作为交换,谭师傅让他晚上把大院的门打开。门卫当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即使是把钥匙给谭师傅,他也万分乐意,因为此前他一直喝的是劣质的贴牌白酒。有了酒的陪伴,他根本不关心谭师傅的去向。整整一星期,门卫都沉醉在酒的海洋里,而那间孤独的铁皮小卖部,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像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秘密。

医务室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国企大院,除了幼儿园负责孩子出生后的启蒙教育,还设立医务室,为职工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

我父亲就是医务室的一名医生,人们都叫他“王大夫”。城市里的口语,比起老家的方言,加了上扬的音调,念出来时,会有一种截然不同的意味。我父亲非常陶醉于这个称呼,他是在经历了两次高考后,才摆脱了乡村的身份。所以,即使是在一个采矿单位里,只拥有一间不到十几平方米的医务室,父亲仍然找到了自信和满足。他每天都把那件白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严格控制胡子和指甲的长度,手至少要洗八遍,简直比正规医院里的医生还要体面。

遇到来医务室的人,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问对方:“哪里有毛病?”那是乡村里赤脚医生询问方式的一贯延伸,用最殷勤的态度向病人表达关切,但是到了城市,却成了另外一种水土不服的“毛病”。

几次下来,不仅只想聊天的人兴趣全无,连真有病的人都不敢来了。他们还小声嘀咕,我父亲是不是应该先去看看自己有没有“毛病”。父亲完全不像跟他轮流值班的另一位医生范大夫,总是能跟所有的人打成一片。人们称赞范大夫懂礼貌,嘴甜,最主要的是每天都能从他那里听到不重样的笑话。所以大多数时候,人们都亲切地叫他“小范”。

只要小范值班,医务室里总是人满为患。有些得病的人甚至绕过我父亲值班的日子,把看病的机会留给小范。而我父亲则会把前一天看病留下的所有玻璃针管、烧杯、钳子,还有其他工具,全部放在沸水里消毒。当气泡逐渐泛起,驱除掉沾染的细菌和污垢,父亲的嘴角会情不自禁地露出得意的笑容。他小心翼翼地擦拭每一件医疗器具,把它们摆放整齐,等着给需要的病人们用。

父亲慢条斯理的性格给我们带来了福音。因为每次接种疫苗,都是孩子的末日,尤其范医生,他的嘴能讨好所有的家长,却无法用针管讓孩子们安静,往往还没有进到医务室,孩子看到范医生手中粗壮的针头,就已经撕心裂肺地哭起来。而我父亲打针的速度极慢,懂得力度拿捏,轻重缓急,加上家长们的哄骗,几乎大部分孩子都能平稳地度过令人揪心的打针过程。所以只要孩子看病,父亲仿佛瞬间拥有了整个医务室。不管厂长还是各个科室的领导,对我父亲的语调也变得柔和,不停地递上名牌香烟。我父亲脸上马上就浮现出了比医院里的院长还要享受的神情。

他掀开孩子们的衣服,用棉花棒擦拭碘酒,像是在探测矿源,小心地找到合适的位置,涂在孩子的屁股或者手臂上。然后打开药瓶,看着领导们紧张的目光,手中的针管便仿佛拥有了比领导批复文件的笔还要更大的权力。家长们的神情就是在那一刻僵硬的,从扎入皮肤到推送药液,整个过程,父亲掌控着每个人的心率和目光,甚至呼吸。他的动作格外缓慢,仿佛承担着比一线工程师还要艰巨的任务。如果孩子有反应,家长会马上捂住他的眼睛,告诉他那是蚊子,针管里的药液便会快速进入他们的身体,然后父亲悄无声息地抽出针管。孩子的屁股和手臂刻上了父亲胜利的印记,父亲便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

但是那个年代的工资少得可怜,从帮孩子治病获得短暂满足后,父亲仍然需要悲催地接受每月只有一两百块钱的命运。有一段时间,我们家很少吃肉,为了省钱,粥成为主食。父亲准备了许多辣酱,吃饭时,用开水一冲,我们用馒头蘸着吃。为此母亲的抱怨也与日俱增。母亲建议父亲把医务室盘下来,父亲马上指责她是异想天开。母亲说,那就另立门户,大院里的小卖部都可以转让,你开一间医务室怎么不行?父亲反驳道,小卖部可以随便开,医院是可以随便开的吗?母亲气急败坏地说,那就辞掉工作,去正规医院应聘。父亲回忆起毕业时应聘失败的经历,于是夜晚里便经常出现他辗转反侧的叹气声。

在父母冷战期间,家里迎来了两个和父亲同病相怜的人。他们同样是单位里的“边缘职工”,一个是司机,一个是电工。三个男人聊到了“下海”——大院里已经有人做起了皮鞋服装生意。

几个人共同谋划了一个星期,最后选择了一个与他们职业完全不相干的项目——打井。在遥远的大西北,司机的亲戚有一个小工程队,他花言巧语了一番打井的前景,只需要投入少量的人力,加上少量的时间成本,就可以赚很多钱。于是他们决定入股,并且发挥各自的优势,电工负责提供技术支持,而我父亲则把打井看作是他医生职业的另外一种延伸——平时他都是在病人的屁股上打眼,现在他可以把针头深深地插进土地里,那完全就是另外一片广阔的天地。

我母亲也对父亲寄予深深的期望,认为不久之后,全家人的生活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仅仅隔了三个月,当我们都上床睡觉后,半夜里,却有人敲门。母亲受惊地询问门外的人,门外则压低声音说,是我。母亲打开门,父亲捂着半边脸进来。就着灯光,母亲看到鼻青脸肿的父亲,已经完全不是她熟悉的模样。

铩羽而归的父亲告诉母亲,他们的打井队与当地的农民为了土地发生冲突,他在人群推搡中,被来自几个方向的拳头打中了脸。他想寻找攻击的目标,却发现视线已经全部模糊了。伤处从眼睛开始肿胀,一直扩展到腮帮,仿佛成了马蜂窝。母亲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让父亲恢复了视力,消除了脸部浮肿。关于父亲的下海经历,也随着伤口的愈合而逐渐烟消云散。

父亲又开始像过去一样,在医务室里重新给各种医疗器具消毒,用比之前还要认真的态度,把一件件玻璃器皿摆放在三层柜子上。如果遇到水垢,他会哈上一口热气,然后用力反复擦拭。阳光反射出明晃晃的影子,仿佛是他洗心革面的证明。

但是一切已经回不去了。国企改革终于来临,父亲所在的事业单位也没能幸免。一间小诊所,容纳不了两个医生。用书记的话来说:“附近正规的大医院都在合并,我能保住咱们的医务室,已经有很大压力了。”他们管这叫“优化重组”。母亲忧心忡忡,她不停地催促父亲去给领导送礼,甚至已经按照领导的腰围,做好了一套西装。但是衣服做好,父亲却不敢敲开领导的门。

父亲觉得送礼是可耻的行为,尤其是在下岗的关口,许多人都往领导家里跑。有些平时不好好上班,想办法偷懒的员工,现在利用各种关系去给领导献媚。当父亲沿着他们走过的路前行时,看到他们的脚印,扶着相同的楼梯,会感到一种罪恶。父亲安慰母亲说,他是正规医学院毕业的,而小范只有技校的文凭,所以裁员肯定不会波及到他。

但是父亲还是乐观地估计了形势。一个月之后,大院的黑板墙新贴的那张朱红色的纸上,用黑色的毛笔写上了大大的“下岗人员名单”,自信满满的父亲在密密麻麻的一堆名字中,轻而易举地找到了自己的名字。那段时间,曾经将我带到城市的父亲,又把我带回了乡村。他在院子里开辟了一片地,又扎上了篱笆,开始种植藏红花。

我最记忆犹新的画面是,父亲每天都要驱赶无意间跑进篱笆的母鸡。它们完全不能理解,我父亲种下的是他试图恢复自己在医药行业的专业,建立另一番事业的良苦用心。藏红花的种植结果可想而知。不过后来,当我完成自己小学的最后两年,考上镇上的初中时,父亲却又被领导召回了城市。

父亲在单位换了一种身份,继续着城市大院的生活。母亲则回到乡村,从事她年轻时的教师工作。他们相隔两百多公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分居”。每隔一个星期,他们就靠电话沟通一次。除了家庭琐事,谈到我们时,父亲总是千篇一律地说:“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找个好工作。”一旦我们偏离了学习的轨道,有其他的想法时,父亲就教训我们:“人得认命,生下来老天都给你有定数的,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他总是不断地重复,甚至每年放暑假,一家人回到城市和他团聚,在饭桌上,他也不厌其烦地教导我们。“社会变化太快,跟不上社会,人这一辈子啊。”他准备再接着往下说,却被楼下的呼叫声打断。那是一辆货车驶入,需要他去打开大门。司机用粗大的嗓门朝我们家窗户喊:“开门的在哪儿?快下来!”父亲于是扔下筷子,急匆匆地向楼下跑去。他仍旧像以前一样忙碌,只不过再也没有穿过白大褂,而是成了大院里的一名门卫。

大    院

在乡村短暂的初中三年过后,我再次回到父亲单位所在的城市。那時,第一批稀疏的胡须已经在我的下巴上开始生长,脸颊两侧也布满了让我苦恼的青春痘。临近十八岁,我渴望离开乡村小镇,去仰望城市的高楼大厦。可是当我回到城市,父亲的单位却搬迁了。他们开辟了一块新的办公和生活区,给每户搬迁的家庭补贴一万元购房款。我父亲犹豫了大半年,觉得不要那一万块钱太可惜,才决定借钱买了一个小两居。

全家为此又节衣缩食,重新过了一次父亲打井时期的困难日子。但是即使有了房子,父亲仍然需要往返于新旧场地之间,履行自己的门卫职责。那时的大院,住户大部分已经搬离,只剩下一些不愿搬迁,或者买不起房的职工,尤以老人居多。当我再次走入大院,看到童年时曾经给予我恐惧和压抑的红色楼房,再也不是威严高大的形象,而是佝偻萎缩的姿态,砖石之间的水泥已经层层脱落,露出一道道深邃的缝隙,仿佛布满了皱纹。

我站在原地,突然觉得陌生起来。不知道是楼房经受不住岁月的摧残,还是人们的离去掏空了它的灵魂,对面的楼房完全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它可能还想再听听每家住户的故事,看看他们的日常琐事,然后一起去体验喜怒哀乐。这些都是曾经让楼房焕发生机的动力。但是现在,老楼一定很伤心。它的内部也开始大面积掉漆渗水,楼梯的扶手锈迹斑斑,台阶出现了很多豁口。等待它未来的命运,可能是一只粉刷,画上一个圈,为它写下“拆”的结局。那时,楼房也将永远失去记忆。它肯定不认识我了,因为我也要离开它,是一个背叛它的人。可是,它一定心有不甘,觉得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于是,来自天南海北的租客,满足了老楼的愿望。租客们背井离乡,带来了更多的故事,也变换成更多的方言说给老楼听。作为回报,老楼向他们无私地敞开自己的怀抱。每位租客只需要每个月交五十块钱,就能住上一个小两居室。

租客们让老楼重新焕发出活力。他们装上了铝合金窗户,换上了新玻璃,试图通过改造让楼房披上新的皮囊。但是修理以及改造施工,却为我父亲带来了麻烦。他需要不断关注楼房的承受度,并且提醒安全问题。廉价的房租对于租客来说是天大的诱惑,但是人多了,管理便成了难題,比如水电费,以及垃圾的堆放问题。有些做生意的小商贩还会使用大功率电器,造成间歇性停电。

父亲那时便要挨家挨户地去排查,像是他做医生时,不断寻找病人的症结所在。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找到违规的住户,仍然解决不了问题。毕竟他们需要生活,断了电,等于断了他们的后路。最主要的是父亲还有更重要的事务去管理。在大院后面有一片新建的库房,用来储存单位里的大型挖掘机和铲车,每一个零件都价值不菲,那才是父亲作为门卫守护的重点。

新盖的库房,牺牲掉的场地正是我儿时的幼儿园。那些机器的锋利钢刃上,可能还有过去幼儿园的围墙、窗户、上课用的黑板,当铲车毫不留情地推倒它们,也粗鲁地拆除了我的记忆。

现在,院子里许多地方都能看到流浪的猫和狗。它们会在某个拐角,或者墙头上出现,有的还爬上了铁皮小卖部的屋顶。那块经过反复加固,上面已经生出杂草的三合板,已经成了各种流浪小动物的“天堂乐园”。即使有人经过,也不会打扰它们发呆打鼾或者睡眠。阳光灿烂的日子,猫来回踱步的姿势,像是亲王一样耀武扬威。小卖部的主人,换成了一个长着络腮胡的中年男人。他精明爱算计,如果别人买东西,没有零钱找,他就会拿出一个五毛甚至一块钱的东西给对方,让他有足够的面值交换。醋没有以前酸了,酱油里都是絮状的杂质,连盐也失去了味道。于是单位里的老职工都开始怀念起谭师傅在的日子。

父亲再也没有穿上白大褂的机会,他每天需要面对的是那扇四五米长的冰冷铁门,在早上准时开启,然后夜晚再准时地关上。那些童年记忆里总是锈迹斑斑的钢条,已经被重新涂上了金色的油漆,如果从远处观望,阳光下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仿佛琴键上跳动的音符。

那把两三斤重的大锁与钢筋撞击时,总会发出刺耳的声音。当钥匙插入,弹簧推开,门拉开的瞬间,像是开幕的序曲。父亲每天做着相同的动作,将这首曲子重复了十几年。但是在临近退休前的几年,他终于感到了厌倦。为此,他询问过工会的老刘,老刘建议他想办法提高下职称,因为退休金是跟职称挂钩的,但是父亲却为他的门卫身份尴尬——他不知道门卫提高职称的方向在哪里。

老刘说你还是考医生职称吧,父亲于是只能拿起多年前的医学课本,戴着老花镜寻找解剖图上的各个器官。

那年夏天,我高考复读再次失败,准备第二次复读,父亲暴跳如雷,他认为我这是比帝制复辟还要严重的倒退,简直丢了家里三代人的脸。“人都有自己的命,考不上你就得认命。”他指着我不停地比划,却突然语塞,顿了顿,似乎是想举例来证明——当看到桌子上他备考的医学试题,便仿佛找到了最有力的证据。“你看我就知道自己考不过去,”他拍着书本对我喊,“就只是想先试试。”

父亲的话让我彻底失去了耐性。从小我就不敢反抗,一直用沉默应对别人的批判。但是他说完后,我狠狠地摔门而去,甚至没有回头。走进大院里,几个孩子正在追赶打闹,其中一个拿着玩具枪,歪着脖子看着我,问他的同伴:“咦,这叔叔是谁啊?”我没说话,继续往前走,经过小卖部时,见中年络腮胡男人正在和一个人激烈地争论。两个人的脖子在窗户中间你来我往,互相压制着对方。头顶那棵石榴树,同货架上的物品一样安静地看着他们,角落里则有一些流浪的猫受惊地低声呜叫,露出绿色发光的眼睛,像是暴躁无能的父亲。

我又害怕起来,加快了脚步,迅速进入红色楼房后,才重新获得了安全感。楼道里用来照明的灯泡,还是小时候母亲让我去买的钨丝灯,昏黄、微弱,但是此刻却给予我充足的温暖。纤弱的灯丝躺在球形的玻璃里,仿佛一个熟睡的婴儿。我借助着灯光爬上四楼,见转角处的天花板上又筑起了一只燕巢。楼房似乎是在提示我,它还没有被掏空,仍然吸纳着不同的生命。我推开门,发现以前住了十几年的家,一切都没有变化。这么多年,我长大了,屋子却没有长。它还是那么狭小,已经容纳不下我想要的未来,还有远大的志向。当我想再打量一下它时,屋里突然停电了,仿佛它害怕见到我一样。父亲此刻肯定又在咒骂哪家租户违规使用了大功率电器,而楼下院子里孩子的叫喊声更大了。

猜你喜欢
门卫小卖部师傅
吃喝玩学,总有一款适合你!
抢生意的馒头
国王的小卖部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过法门
门卫
过法门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度过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