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之我见

2020-03-24 08:45叶兆言
清明 2020年2期
关键词:复旦王安忆文坛

叶兆言

很高兴参加这么一个论坛,不过说老实话,紧接在王安忆后面发言,总觉得有点尴尬,有点不知所措。为什么呢?因为王安忆是个非常认真的人,我也知道我自己,其实只是个貌似认真,又很不认真的人。为了表示自己还算认真,表示自己非常当一回事,我写了一个草稿,在这里念一下。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我怕自己不能管控自己,管不好自己的嘴,跑来胡说八道。作家经常会胡说八道。最初接到开会通知的时候,告诉我除了我本人,还会有金宇澄,还会有严歌苓。结果呢,老金同志致个辞没事了,严歌苓干脆就不来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当然是有理由的。我想他们起码都是聪明人,知道作为一名作家,在今天这样的场合,还是少说为妙,最好是什么也不要说。跑到复旦大学来打酱油,显然不太合适,显然是很冒险。平心而论,创意写作这个话题,你非要让一个作家来发表意见,来表明自己的看法,看来也只能是打酱油,只能是胡说八道。

当年王安忆到复旦来教书,我觉得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真的,我觉得这件事情不可思议。我想不明白她为什么要来。我想她一定是这样想的,她显然觉得作家这个行当,是可以教的,是可以教出来的。

按照我的想法,作家显然是教不出来的。为什么呢?因为培养作家从来就没有什么秘诀,没有什么秘方。我觉得王安忆是在做一件蠢事。一个像她这么优秀的作家,为什么要做蠢事呢?王安忆不仅要把自己的写作秘诀和写作秘方,无私地奉献出来,而且还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希望培养出能超过她的人。

为了讨好从事创意写作教学的同志,为了讨好在座的诸位,我可能会说,青出于蓝这样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王安忆的良好愿望,还是有可能会实现的。我希望可以有这样的丰硕成果,可以青出于蓝胜于蓝,希望大学的创意写作专业,能培养出超过王安忆的好作家。但是事实上,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我想我们不用揣着明白当糊涂,我们都知道,不管王安忆多么善良,不管她的愿望多么良好,我还是不太相信,不太相信会有那样的好事。

我想在座的各位,恐怕也和我一樣,也不太相信。梦想永远都是美好的,可惜,美好的梦想大多不能成真。我们内心深处都知道,作家是教不出来的,大学培养不了托尔斯泰,培养不了雨果,培养不了莫言和王安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创意写作这个学科没有意义,不能因为梦想不能成真,我们就放弃梦想。

我自己也到大学里给准备从事写作的同学讲过课,就在这个月,我去过北师大,给写作学的同学和鲁院的研究生讲过课。在别的学校也讲过,包括在你们复旦,就在昨天晚上,还给复旦的同学讲写作,还在胡说八道。事实上,我已经不止一次地给复旦的同学讲过课,我觉得这个挺矛盾。如果你真觉得写作教不了,那你为什么还要昧着良心过来呢?我想人总是矛盾的,一方面我们觉得写作教不了,另外一方面,却又觉得,可能还是有些东西,确实可以试试教给同学们。

人类总是矛盾的,又总是在矛盾中发展。我们知道,大学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在中国的古代,并没有什么现代意义的大学。我们有过这样那样的书院,譬如赫赫有名的湖南岳麓书院,譬如南京的钟山书院,还有京师大学堂。我们都知道,这些书院和大学堂,与大学只是看上去有点联系,实际上毫无关系。

以资格最老的北京大学为例,最初只有文理之分。我们知道,中文系和历史系的历史很短,恐怕也就是一百年刚刚出头。章太炎的弟子朱希祖先生,他既是北大历史系第一任系主任,又是北大中文系的第一任系主任。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大学的文科,在过去分科没有那么仔细。我们的文学传统,向来是文史不分家的。治文的可以治史,必须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一定要有很好的文学基础。

学科变得越来越细,越来越分门别类,这是大学不可阻挡的发展方向。作为一门新型学科,创意写作的历史并不长久,复旦大学的MFA,也只有短短十年。这十年,和安忆的努力分不开,和时代的趋势也分不开。没有王安忆,创意写作这门学科,同样会势不可挡。但是我还是想说一句,复旦有了创意写作这个专业,创意写作这个专业有了王安忆,它的分量显然是不一样的。

今天在文坛上活跃的一些作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都当过编辑。不止是今天在现场的王安忆、金宇澄、孙颙,包括本人,还有国内一大批成名作家,譬如刘恒、池莉、苏童、余华、毕飞宇。为什么大家要当编辑呢?我想就仿佛今天好多同学,选择学习创意写作一样,很可能就是个权宜之计。因为躲在编辑队伍里,走进文坛相对方便。王安忆成名最早,所以她最先从编辑阵营里跳了出来。老金成大名略晚,基本上没来得及跳出来。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反正我当年当编辑,最渴望的就是早日脱离编辑苦海,尽快走上专业创作这条路。别人我不知道,起码我熟悉的苏童,他和我一样,我们都不能算是好编辑,我们的心术都有些不正,都不安分,都不想当好编辑。

毫无疑问,今天学习创意写作的同学,很可能与我们当年一样,无非想借助创意写作,利用这个机会,离文学近一些,走向文坛更容易。今天学习创意写作的同学,未来成为作家,成为大作家,很可能不是因为你们进了这个专业,学过创意写作,而是命中注定,注定你们要成为作家,注定要吃这一碗饭。石头永远焐不出小鸡,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还应该是内因,还是你们内心的那份需要。如果你们能够成功,只能说明创意写作的课堂,更容易让你们破壳变成小鸡,更有利于你们脱颖而出。

不管我们相信不相信,随着教育的普及,未来的作家有很多,或者说大多数,都会出自于创意写作,都会接受创意写作的培养,这显然是个必然趋势,这是不可阻挡的。没有理由不看好创意写作的未来,但是盲目乐观,也没有那个必要。我衷心希望创意写作能够健康发展,能够和国际接轨,能够很好地借助国外大学的成功经验。非常不希望它像今天的国学那样,盲目自傲,变成一门只是来头大,动不动就装腔作势的显学。创意写作应该成为一门平常的,正常的,也是相对科学的学科。它应该在文科领域中,在中文系里,找到自己最合适最恰当的位置。

责任编辑  许含章

猜你喜欢
复旦王安忆文坛
中秋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悲剧与救赎——谈王安忆“三恋”中的女性救赎之路
乐娅菲,C919背后的复旦人
王安忆小说病象报告
说不尽的王安忆
以“复旦投毒案”为例反思我国的死刑制度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