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小时候,每年腊月十九前后,母親就开始准备包粽子的糯米、绿豆、芝麻、五香粉等食材,并去圩上买回粽叶。
现在,人们一过了腊月二十三就开始包粽子了。我小时候大人们包粽子都是大年初一那天才包,家家户户都是如此。有句话说是“初一包,初二粽(中)”,寓意心想事成,万事吉祥。
大年初一大清早,母亲就开始忙碌了。天刚蒙蒙亮,母亲就开始泡糯米,然后把粽叶用温水烫煮一下,再把粽叶一张一张洗干净,整齐地码放好。
吃过早饭,母亲把肥猪肉切成长条状,有成人小手指那样的大小、长短,切好的猪肉配以盐、油、酱油、姜末等炒一下备用。
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后,母亲就开始包粽子了。母亲围上长围裙,戴上袖套,坐在小桌旁,把一块厚厚的布平铺在腿上,再把粽叶铺在布条上,一个粽子要用三到四张粽叶。粽叶铺好,用碗或大粥勺舀上一两勺糯米,小心地铺在粽叶上,把糯米摊开摊平,先放上一两匙羹去皮泡好的绿豆瓣,再放上一条炒制好的猪肉,用一两匙羹绿豆瓣盖住猪肉,最后铺上一层糯米盖住绿豆瓣。把粽叶从糯米的两边往上收,包住糯米,用手抓住,先把粽子的一头粽叶收好,往下一弯,托住,抓紧。再以差不多同样的动作,把粽子的另一头粽叶也收上,往下弯,完全包裹住糯米,再迅速地拿莞草或绳子一圈一圈地把粽子捆牢。这样一个两头低中间高、小山形状的粽子就包好了。
母亲每年都要包两种粽子。一种叫“手粽”,每只大约用一斤左右糯米,以这种粽子居多。另外包两个大的,叫“大粽”。大粽一个要用五斤左右的糯米,里面的馅料绿豆、猪肉也相应地多些。大粽寓意“大中头”,新的一年做事顺利,心想事成。手粽是“子”,寓意多子多福,家业兴旺。
大约到中午一两点钟,所有粽子才包完。母亲把包好的粽子尽量整齐紧致地堆进大锅里,这时父亲就把年前准备好的木柴搬到厨房,生火,准备煮粽子。
煮粽子的过程是漫长的。大约从下午一两点钟一直到晚上十点甚至十二点。其间还要不时加水,以免水干烧焦粽子。从大锅里的水沸腾开始,混杂着粽叶和糯米的香味不断地向四周弥漫、扩散。每家每户都飘出粽香味,一时间整个村子香气弥漫……这味道让人陶醉,让人馋得口水直流。
天黑后,父亲先把粽子全部从大锅里拿出来,把原先放在中央的粽子往锅的边上放,原先放在锅边上的粽子放在中间,这样粽子才熟得均匀。这时候父亲会找一个包得较小的粽子,打开来尝尝看粽子熟透没有。每当这时,我总是跟在父亲身边,父亲也知道我想吃粽子。不待我开口,就会叫我一起“尝”粽子。其实这只小粽子最后大部分都进了我的肚子,父亲只是象征性地吃几口。尝过粽子,父亲就知道还要再煮多久。已经“尝”了粽子的我,带着满口的粽子香味,心满意足睡觉去了。
煮好的粽子软糯可口,带着粽叶特有的香味,里边的馅料也已经烂熟,那块肥猪肉基本溶进了馅里。正月里家家隔三岔五煮粽子吃,要是哪家吃粽子,远远就能闻到飘进空气里的粽香味,常常馋得爱吃粽子的我直咽口水。
大年初二,家乡有“抢头社”的风俗。每次都是母亲早早起床,带上新鲜粽子和宰好煮熟的公鸡(尾巴上故意留着一两根羽毛),拜社公去了。
小时候我们只有过节才有好吃的东西吃。大年初一的粽子成了我念念不忘的美食。整个正月,隔三岔五地,不是把粽子重新加热煮软,就是把粽叶去掉,把粽子切成一二厘米厚的片状煎香了吃。
那两只大粽,母亲把它们挂在墙壁高处,隔十天半个月拿下来加热一次,防止粽子发霉、变质。二月二龙抬头那天才是吃大粽的日子。吃完大粽,一年新春种植正式开始。
年后不久,新学期就开始了。有时天气不好,我就央求母亲早上煮粽子给我吃,说是吃粽子耐饿,天下雨,中午我就不用回家了,在学校还能多看书。母亲知道我这是借口,但也不点破,给我煮粽子吃。看我吃饱粽子打着饱嗝上学去的样子,嗔怪地说一句:“糯米肚。”
粽子年年包,小时候吃粽子主要是解馋、耐饿。那时粽子米多馅料少,简单。
我参加工作后,生活条件改善了。人们对一年一度的春节粽子做得讲究起来。以前猪肉都用肥肉,现在改为五花肉,还加上虾仁、鱿鱼等海鲜,绿豆也比以前放得多,几乎占了粽子的一半。
我结婚后,岳母也经常给我们包粽子吃。岳母包的粽子的口味和我母亲包的几乎一样,岳母不只是春节才包粽子,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都包粽子。我以为是岳母家与我家过节习俗不一样,但妻子说,岳母知道我爱吃粽子,特别包的。
现在,我母亲和岳母都先后去世了,但是她们包粽子的手艺,我妻子都继承了下来。
粽子究竟出现在什么时候,我不知道,也没考证过,但我知道,我们老家的粽子与北方人过年的饺子一样重要,一样不可或缺。粽子永远是我最爱的家乡味道!
作者简介:村夫,本名黄树雄,广西宾阳县人。宾阳县作家协会会员。爱好阅读写作,特别钟情乡土人文历史的发掘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