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课程教学改革及课程转型势态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需要立足于高校教育“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核心能力,即自我导向能力、学术探究能力、问题思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课堂转型;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决定了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为了更好地立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必须要树立新的价值坐标,实现新的作为,坚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科目,在提高学生文学修养,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中国古代文学》课堂转型意涵解读
从字面意义的角度看,课堂是一种物理空间。然而,在社会建构主义的语境下,课堂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意义与关系的生成”的意涵,比如课堂是制度化的场域,是知识建构的场域,是形成并维系多重社会关系的场域。我们必须明确的是课堂不是懂的人向不懂的人告知现成的“知识”的世界,而是相互倾听、共同求索未知问题的探究的世界。《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实现转型,一定要摆脱以往一味追求知识传递的效率性的所谓“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因为这不是真正的优质的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无论教师抑或学生都苦于学习的异化,这源于三种丧失:学习对象的丧失、学习伙伴的丧失、学习意义的丧失。真正的优质的教学应当是知识的建构;是教师引导学生同教科书对话,同他者对话,同自己的内心对话;是合乎课程本质,基于相互倾听关系而展开挑战性学习的活动。因而,实现课堂转型教师们首先要实现教学理念转型,教学设计转型,要明确课堂是一个交织着多重声音的世界。
2 《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能力的构成
2.1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导向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内容丰富,需要学生阅读大量文学作品,品读大量文学内涵,因而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导向能力,这体现在要引导进行有效的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自我监控、自我反思。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对学习目标进行规划,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理解、整合、总结和反思,由课前的预习延伸到课堂上的思考,与授课教师的交流和对话,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对需要解决的难题进行重点解答,对需要深究的话题进行深层次探究,在课堂实践中激发学生自我导向能力的形成。
2.2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术探究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学科,但是其所涉猎的学术问题却是与时俱进,日久弥新,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被当代研究者纳入到新理论、新思潮的学术研究视域中,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开展探究式学习便于学生养成学术探究能力。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分析研究和利用有效资源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互动,通过点拨尝试、辨析提升、有机关联的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学术热点,由简单的文学作品赏析上升到关注文学作品学术价值方面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转型实现学生学术探究能力的培养,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学术探究的动力和方向。
2.3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思辨能力
所谓“思辨能力”是指依据健全的标准做出合理评价的能力。它是认识世界、探索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石,形成思辨能力要求学生从客观事实出发,按照健全的评价体系理性分析,并做出合理评价。《中国古代文学》课堂转型欲达到突破性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问题思辨能力是重中之重。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应体现“思辨”精神,需要选取灵活的古代文学语料,以趣味性、思辨性、真实性为导向,在具体的教学中注重问题思辨的引导,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关注学生个体的认知差异,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通过启发帮助学生重新发现自己的学习潜力,通过唤醒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鼓励引导学生能学以致用。
3 《中国古代文学》课堂转型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对策
3.1 转换教学范式,使“被动学习”走向“能动学习”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教育必须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必须从“被动学习”走向“能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中心,学生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记住知识、公式和原理、规则,旨在培养“记忆者”的一种教学范式。而课堂转型下的《中国古代文学》需要引導学习者彰显“主体性”与“协同性”,通过参与写、说、发表等活动,使直觉、记忆、语言、思维、推理、判断、决策、问题解决等有更好的锻炼和提高。“被动学习”与“能动学习”转换如下表:
3.2 创设多元化课堂情境,打造多声对话的课堂世界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需要寻求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要使每一个学生能相互倾听,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打造多元化的课堂情境,比如在“致敬经典”的课堂实践环节,学生可通过多种方式体现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和品读,比如朗诵、演唱、改写、创编舞台剧、配音等,保障学生对学习活动要投入,即行为的投入、情感的投入、认知的投入,由此打造多声对话的课堂世界。课堂教学中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含糊的、歧义的、不理解的、辩解的、补充的声音中,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新的思考,形成对课堂教学问题“发现——追究——反思——展望”等持续性学习和研究。
综上所述,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课堂转型与教学重构,是将真正意义上的“教”和真实的“学”统一起来。课堂转型最重要的是要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知识的重构,作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授课教师,应时刻关注课堂转型的需要,深入探究课程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方法与策略,将课程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立足教育原理与基础,放眼课堂教学与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有效教学之路才会越走越远,才能真正意义上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8.
[2]人民教育编辑部.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J].人民教育,2015(7).
[3]王少非.课堂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1):13.
[4]余林.课堂教学评价[M],背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01):22.
[5]曹培杰.重新定义课堂: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转型[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07):4046.
作者简介
高明(1981-),女,汉,辽宁丹东,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