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话语应用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外宣报道研究

2020-03-23 13:34王琦陈梦琪詹绍霞
教育界·下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主流媒体一带一路

王琦 陈梦琪 詹绍霞

【摘要】本着实现美好愿景——让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扩大中国对外交流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文章对“一带一路”外宣报道的中国话语展开调查研究,并把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和不同媒体话语应用作为突破口,获取经验,调整方向,推动和促进“一带一路”中外宣报道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一带一路;主流媒体;中国话语

【基金项目】项目来源:本文为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一带一路外宣报道的中国话语调查研究”(项目编号:XCX2019066)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批评话语分析方法

1.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背景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又称批评语言学、批评性语言研究或语言学批评,是国外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它不仅研究语言是什么,而且研究语言为什么是这样,不仅对话语的意义感兴趣,而且对话语如何产生这种意义感兴趣。它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

2.批评话语分析方法研究

Fairclough和Wodak(1997)认为当前大致有8种话语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它们分别是社会符号学、批评语言学、法国话语分析、社会变化和话语变化、Wodak的话语历史的分析方法、van Dijk的社会认知分析方法、阅读分析方法和德国杜伊斯堡学派。这些方法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补充的关系,它们从各个不同侧面分析了错综复杂的语篇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阐释话语的秩序、社会参加者的实践以及他们的社会认知过程。

二、不同媒体关于“一带一路”宣传报道话语分析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就引起了中外媒体的不断关注。以中国主流媒体《央视新闻》(其中还包括央视新闻的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和美国主流媒体《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来对比研究不同媒体关于“一带一路”宣传报道的话语分析。

1.《央视新闻》的话语特点分析

(1)文本结构分析。首先我们重点关注词的选择。由于视频样本的特殊性,本研究采取如下技术路线将研究样本的微观文本进行提取:采用硕鼠下载软件下载CNTV的样本视频,通过EDIUS视频编辑软件将之转换为MP3格式的音频,将音频输入讯飞软件,提取出完整的视频样本。在词的选择上,利用清博指数分析,根据122个研究样本的词频统计及具体词性分类情况如下。

可以看出,在词的选择上,央视新闻的“一带一路”报道在形容词的选择上运用了“新”“近”“好”等正面词汇,在名词的选择上,“倡议”“国家”“经济”“‘一带一路”等位列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动词,“合作、发展、建设”在“一带一路”报道中占据极大比例。

(2)报道修辞分析。新闻话语的修辞手法是指在新闻制作的过程中,媒体通过对一系列修辞手法的运用去表达和阐释话语。修辞手法在新闻话语中的运用较为常见,其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达到预期的传播目标,使新闻内容更加容易被接纳,达到提升新闻可读性、可接受性的目的。

①语言修辞。语言修辞对应于话语建构方式,其主要指各种修辞手法,也包括声音的锤炼。央视新闻的“一带一路”报道需要对文本及镜头进行综合考量,除了正常的新闻修辞一一比拟、比喻、排比、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反复、衬托、用典等,视频类新闻在声音的锤炼上更具多样化。其中,央视新闻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大多采用庄重、宏大、激昂的声音形式;而在对微博宣传报道的分析中,央视新闻常用互动性、沟通性的语言和网友形成话语互动。

②视觉修辞。在央视新闻的“一带一路”报道中,视觉修辞主要表现为镜头语言的视觉化和背景图式的相关性。在此过程中,报道主题与视觉背景互相呼应,叙述内容、视觉画面和主题能够让受众在相同的符号化的话语空间和话语时间内产生融合联想,使受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话语所传达的信息。在央视新闻的“一带一路”报道中,视觉修辞在民族叙事、国别叙事及影像化呈现中有重要意义。

2.美国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报道的话语特点分析

(1)经济议题政治化。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为代表的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强行贴上政治化标签,如:前者多用“对手”来渲染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博弈,后者用“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帝国朝贡体系”来渲染“中国威胁论”。由此可见,美国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涉华报道,并不是把相关信息全面地展示出来,而是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将中美博弈、地缘政治问题等政治化标签都牵强附会在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中。

(2)负面倾向明显。大量负面议题频现美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中。如在政治议题的报道中,《纽约时报》凸显了中国边疆民族冲突等,《华尔街日报》评论突出了中国争霸世界的野心。

(3)借他人之言表达美国价值观念。基于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美国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中,大量观点和信息多传递美国的声音。如:《华尔街日报》引用世界经济大鳄索罗斯“中国已经崩溃了”的错误言论来污蔑中国经济为“脆弱的、混乱的、危险的”。相关报道中,表面上看似客观中立,背后其实是更加巧妙和隐晦地表达西方声音,以掩盖报道的偏见性和利益化倾向。

三、主流媒体应用中产生的国际影响及未来图景

1.主流媒体话语应用在外宣报道中产生的国际影响

自2017年以来,以新华社、《人民日报》和央视等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引领媒体融合新时代,不断创新技术,综合运用文字、图表、音视频、VR全景等多种手段,打造适合网络传播的融媒体新闻产品。这一年,新华社首次派遣外籍记者直接参与领导人报道,开设《新华社记者说》融媒体政论栏目,成为“内外并重”的创新典范。着力进行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建设,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等形式使外宣报道走向全新的视频化道路,巧妙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跨文化传播的贴近性。

新华社还最早把海外社交媒体直播引入领导人出访报道,直播习主席访问的热点前瞻、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中国元素,海外网友反响热烈,成为重要的时政报道创新。仅以高访报道为例,团队不断紧跟技术发展的脚步,经历了微博时代、微信时代、直播时代,不断运用最新的传播手段,扩大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其他的主流媒体也不甘落后,紧跟时代步伐。如2017年《人民日報》的英文客户端同期上线,外宣媒体迎来新的生力军。

2.主流媒体话语对于外宣报道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图景

诚然,“内容为王”是外宣工作不变的真理,这一点在现在尤为凸显。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海量信息传播的时代和阅读碎片化的时代,消息传播速度快,大量信息同质化,但是同样的素材,只要赋予全新的逻辑架构和不同的立意,就会令人耳目一新。因此,如何把握受众的喜好,呼唤思想性的作品诞生,提高新媒体传播时的话语表达,从而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中脱颖而出,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新媒体时代还是呼唤外宣工作者的“工匠精神”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保障机制。此外,习主席出访等活动都是主流媒体需要抓住的契机,通过海外社交媒体直播、特稿、专版等多种方式,传播中国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以及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理念是主流媒体需要坚守的任务和应该担当的责任。对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们需要采用新的对话和叙述方式,进一步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寻求更多共同点,同时探索与中国共享繁荣前景。

四、结语

中国在“一带一路”的对外报道中,因其特定的政治立场、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相较于外媒来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中国媒体在报道“一带一路”倡议时,应该多“从小处着手”,运用中国海外投资给当地民众带来实质性益处的案例,论证“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多运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数据和他人的观点(既包括专家学者等精英人士,也包括当地普通民众)来论证“一带一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参考文献】

(尼日利亚)奥卢塞贡·阿德尼伊.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合作中的媒体作用[N].人民日报,2017-09-20.

猜你喜欢
批评话语分析主流媒体一带一路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广告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批评性话语分析及其对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启示意义
新闻语篇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意识形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