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庆福
那是1982年夏天。亮子记得清楚,因为一把折扇。
亮子在县城读高三。叶儿也读高三,在另一个学校。叶儿来他家时,手里摇着一把折扇。那扇子做得很精致:扇骨是竹制的,光滑亮洁;扇面是纸质的,正面画着一枝斜出的梅枝,梅枝上卧着点儿薄雪,薄雪上怒放着几朵梅花;背面是一首咏梅词。
燥热的周末让亮子感觉漫长。叶儿的话很多,有点像老太婆。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叶儿把折扇送给了他。
回校后他把折扇藏在了课桌洞里。他不想让别人看到。说透了是怕徐武看到。他了解徐武,看到折扇一定会抢了去,粗手大脚地打开来又合上。
他想把折扇送给一个女孩。那女孩叫梅儿,就像折扇上的梅,气质不俗。梅儿常问他数学题。他猜想梅儿大约是喜欢他。他也把梅儿引为知己。
可是晚饭后,他发现折扇不见了。他流了一身的汗。怎么回事呢?他看了看身后的徐武。徐武正为一道数学题而眉头紧锁。这种没有证据的事,是不好拿来问人的。
梅儿走了过来,手里正摇着一把折扇。看那几朵寒梅,不正是他的折扇吗?她把折扇放到了徐武的课桌上。
“是他的,我只是借花献佛罢了。”徐武一脸坦然,把折扇放回了他手上。
梅儿笑岔了:“徐武,你几个意思呀?”
梅儿的话挺逗人。他却没想好就此说点什么,或做点什么。这事有点蹊跷。折扇被他藏得严严实实的,徐武怎么知道?这小子还会借花献佛,倒显得他小肚鸡肠了。
高考前的一天,梅儿找亮子问一道数学题。讲解之后,他说起折扇的事,并说原本打算送给她的。
梅儿笑得眼泪差点掉下来:
“亮,你几个意思呀?行行,我接受就是了。”
然而,事情糟糕得已让他无法想象。那把折扇就像夏日里的一丝凉风,真需要它时却没了踪迹。他那时特别怕见梅儿。梅儿好像也很在意,再没找他问过数学题。
他后来考上了省城的大学,与叶儿同系同班。梅儿没考好,去了一个普通专科学校。徐武落榜了,不久就参军去了西藏。
他再没找到与梅儿见面的机会。他知道其中的缘由。折扇的事让她受了干扰,影响了成绩。他收到过徐武的信,但没有回。想到徐武,他就会想到那把折扇,他的心就会很疼。他思念梅儿,但他不敢写信,他不知该怎么写。他无法面对梅儿内心受过的煎熬。他有过幻想,也许有一天依然是他为梅儿穿上嫁衣。
梅儿嫁给了一个小公务员。现实的残酷,让他很长一段时间情绪低落。但他也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和梅儿有缘无分。他向叶儿求爱了。他与叶儿被分到了同一个单位,并很快结了婚。
婚后他渐渐地发现,他找上叶儿可能是个错误。叶儿虽然给他生儿育女,但每日的油盐酱醋,唠唠叨叨,让他几乎要发疯了。他于是想,梅儿也会这般庸俗吗?
在一个飘着小雪的日子里,他与梅儿相遇了。梅儿还是那个样子,从她口里还知道,徐武已在雪域高原安了家。
他又有了那种夏天燥热的感觉。他与叶儿在一起时兴趣全无。他其实还是想不明白,梅儿为什么嫁了个小公务员?他已经把脑仁想得发疼了,却没有想出任何结果。他决定向梅儿挑明:他俩都有各自的家庭,没有必要的活得这么累。
他给梅儿打了电话。
梅儿脑中一片空白,全然记不起什么折扇。
“亮呀亮,你到底几个意思?”
他却答非所问了:“不是怪徐武,挺想他的。”
折扇的事总算画上了句号。亮子也渐渐习惯了叶儿的唠叨。他终于把这段经历看淡了,彻底忘记了那年夏天里的故事。
然而有一天,那把折扇还是出现了。他在文博苑买了房子,搬家时在书橱底角处发现了那把折扇——1982年的那把折扇。
“怎么在这里?”他有点懵了。
“一直记得它是不?高考后去你家串门,在书橱里看到它,才知道你对我的珍惜。咱又上了同一所大学,你说是缘分不?”叶儿说这话时,似乎和他一樣回到了那个燥热的夏天。
他大悟。那折扇经历了不知怎样的曲折,却一直默默陪着他。
“它是咱的宝贝,我可舍不得丢。咱结婚后,我便收在了书橱里。1982年,多少年了?不能丢的,它是咱的宝贝。”
他眼角有点涩。叶儿已经是满眼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