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高中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体育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加强对传授体育知识理论的重视,不断探索并创新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逐渐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知识的兴趣。笔者结合当前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在本文提出以下六点提升高中体育知识理论课教学效率的对策:依据学生接受能力,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创新课堂导入形式,营造愉悦教学氛围;运用肢体语言讲解,进行全面动作示范;组织课堂讨论互动,深入理解技术动作;结合生活实际教学,培养学生运动兴趣;重视渗透运动技能,促进终身体育学习。
关键词:高中体育;知识理论课;教学效率;提升对策
目前,高中阶段体育知识理论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体育教师依旧采取死板专制的教学模式,完全忽略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知识理论的兴趣以及自身学习体验,使体育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导致学生对体育知识逐渐产生消极的心理,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为了改变上述现状,体育教师应该严格遵循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对体育知识理论的接受水平,在掌握体育教材的基础上选择课堂上的内容,引起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兴趣,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基本的技术动作知识,逐渐提高他们在体育课上的学习效率。
一、 依据学生接受能力,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合理选择体育知识理论的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师在授课之前须完成的一项任务,这也是课堂上一切教学行为的开端。因此,体育教师应严格依据高中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对体育知识的接受能力,不断探索并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结合学生的现实需要设定合理的课堂目标,要与学生的实践互相切合;要注重学生自身对体育知识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逐渐了解体育学科的性质与特点;根据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兴趣,对将要讲授的理论内容进行综合分析。
例如,教师在教学第六章“全力以赴保健康”的“理解健康”时,依据高中生的健康水平课前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师:“同学们,大家觉得健康是什么?”生一:“没有疾病。”生二:“身强体壮。”……师:“除此之外,还包括完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一个是没有疾病、身体强壮,但一碰到数学难题就恐惧,一遇到考试就紧张的人,一个是身体健美,并且内心坚强的人,你们觉得谁更健康。”生三:“后者。”师:“要想确保身体健康,日常需要怎么做呢?”生四:“适当地运动、锻炼。”生五:“还要有充足的睡眠。”生六:“还有给身体补充营养!”……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日常实际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利于在课堂上激起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理论的期望。
二、 创新课堂导入形式,营造愉悦教学氛围
课堂导入是体育知识理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首要环节,有趣的导入形式能够引起学生对体育课内容的注意,继而激起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兴趣,这一环节是提高体育知识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加强对组织课堂初始氛围的重视,通过简短精练的开场白将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吸引到课堂内容上来,同时也可以适当利用其他教学资源,如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或动感或舒缓的运动音乐等,为学生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
例如,教师在教学第五章“体育文化知多少”的“现代奥运会”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如下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先欣赏投影展示的视频片段。”为学生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竞技片段,体育场上有来自全世界运动员矫健身姿和健壮的体型,在比赛中展示着精湛的运动技巧,与对手进行激烈又精彩的对抗等画面和比赛情形,无一不激起了学生热烈的讨论和惊叹,充分引起学生对现代奥运会的好奇。由于这堂课的内容是学习现代奥運会的知识,因此教师根据内容播放北京举办的奥运会视频,以此导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展开教学,同时为学生营造了愉悦、激动的氛围,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兴奋性。
三、 运用肢体语言讲解,进行全面动作示范
体育教师应避免采取死板专制的教学手段,使整个体育课堂变得枯燥,无法引起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好奇,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效率。教师应该注重自身讲解理论知识的语言技术,尽可能地让教学语言充满趣味性,比如可以结合肢体动作进行讲解,既有利于教师做出全方位的动做示范,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体育动作的印象,使学生更容易听懂体育学科的理论。教师要结合课堂的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示范,要让学生明白课堂的重点,从而逐渐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形象,同时要注意自身的位置,示范的位置要适当,要使全班学生都能够清楚地看到,逐渐加深学生对体育项目动作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教学第二章“健身强体”的健康体能的“木桶原理”时,在课堂上针对具体运动项目合理融入肢体动作进行以下讲解。师:“有氧运动中的跳健身舞和韵律操能够增强身体的柔韧性,调节人的心理和情绪。”这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跳舞和韵律操的动作,教师首先播放一首舒缓怡人的音乐,站在讲台的位置,运用肢体动作进行全面的示范。师:“同学们,大家可以站起来跟着我一起做,感受韵律操的手臂动作,以及动作配合音乐的节奏感。”教师通过动作示范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知有氧运动独特的魅力,在舒缓的音乐中逐渐喜欢上这项运动。
四、 组织课堂讨论互动,深入理解技术动作
教师在体育课堂上也要注重学生的互动,体育教师应在授课之前准备一些讨论话题,可以先呈现自己的想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讨论。让学生通过活跃的讨论和互动,深入地理解技术动作的原理,同时也能更快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有助于体育实践课的开展。学生可以通过理论课教学过程搞清楚其动作要领,在技能练习时就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动作,这是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
例如,教师在教学第四章“健身交友”的“体育运动助你成功——培养竞争与合作精神”时,让学生对这节话题进行讨论。师:“同学们,排球运动是一项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多人球类运动,里面包含着队友合作、一致对外的合作精神,也包含着两个团队之间的对抗与竞争。请针对这一话题尽情讨论。”教师抛出话题之后,组织学生大胆讨论互动。生一:“运动员在传球的过程中,既要迅速找到接球人员的位置,与她产生感应,不能传出去球后没有人接。”生二:“在与对手竞争时,要注重防守,防守的过程中队员也要积极配合,比如每个人的站位,不能太紧凑。”生三:“排球也是一项团队协作的运动,比如一传和二传之间的协作必须要默契,因为传球技术主要用于二传,二传要快速移动取得恰当的位置。”……通过课堂上对排球中的合作进行互动和讨论,加深了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印象,同时使学生深入地理解防守、传球等技术动作。
五、 结合生活实际教学,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由于体育知识理论中会出现一些高于现实生活的内容,甚至有些内容学生不能一下子就理解和掌握,这时就需要体育教师将课堂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体育知识理论的内容生活化,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让学生根据在现实生活中的已有经验对其产生创造性的认识,逐渐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教师有效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有助于丰富高中生的体育运动知识,间接地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运动项目“万花筒”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如下教学。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跨栏飞人是谁吗?”生一:“刘翔。”师:“跨栏属于什么运动呢?”生二:“田径。”师:“田径是所有运动的基石,也被称为运动之母,主要有走、跑、跳、投四类。有人知道golden flower是谁吗?”生三:“李娜。”师:“她参加的什么运动呢?”生四:“网球。”师:“网球属于球类运动,球类运动还包括足球、篮球、排球,足球比赛场面跌宕、高潮迭起,运动员在对抗中展示着精湛的记忆,可以说是体育界的至尊运动。”……通过本次学习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种类及其特点,逐渐培养学生对各项体育运动的兴趣。
六、 重视渗透运动技能,促进终身体育学习
体育知识理论课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通过理论知识传授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和运动原理,有利于学生在体育实践课中参加体育运动时,进行思考、分析、理解运用,进而实现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在体育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通过全面的体育知识理论课教学可以很好地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知识,有利于终身体育学习观念的形成,为体育知识理论课的开展带来新的活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运动技能形成之路”时,在课堂上渗透一些运动技能。师:“同学们,每项体育活动都有它的技术,无论是短跑、跳远还是篮球运动员身上也都彰显着独特的运动技能,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下篮球的运动技能都有哪些。”教师让学生了解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和方法,有利于使学生掌握更多体育鍛炼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师:“篮球是许多高中生喜欢并积极参与的一项运动,炫酷的技巧+激烈的对抗,让很多学生在球场上肆意地挥洒汗水。那么篮球技能是如何形成的呢?掌握熟练的技能需要达到各种标准,从易到难有半场跑篮、体前变向跑篮、全场胯下变向、3分球、充抢篮板、持球突破……”教师介绍了篮运动技能的形成条件,有利于促进学生终身体育学习。
七、 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师应该严格遵循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充分结合学生的身体实际情况以及对体育知识理论的接受能力,认真研读体育教材中的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知识进行讲解,同时利用自身的肢体语言,既能够引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又能够向学生全面地进行动作示范,使学生逐步了解体育中基本的项目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理解,设计一些有效地问题,引起学生对体育相关知识的思考,使学生体育知识理论课越来越感兴趣,逐渐提升高中体育知识理论课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史慧琴.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讲解与示范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231.
[2]杜桂梅.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8):331-332.
[3]党林秀.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4]侍孝政.宿迁市中心城区中学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作者简介:苏粦,福建省晋江市,福建省晋江市子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