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君燕
摘 要: 英语学科的教与学对学生在核心素养要求下所需的各项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本文以英语写作课为例,陈述英语写作教学现状,阐明英语学科教学中写作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全面性,以及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落地。
关键词: 英语学科 核心素养 写作教学
很长一段时间,英语学科都被单纯定义为人们沟通交流并获取信息的工具,忽视英语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育人价值恰恰是包括英语在内的各个学科教学的基本内涵所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主要思考的问题是学生学习英语这门课程应该发展什么样的学科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英语学科素养明确了以发挥英语学科育人价值为核心的四维目标。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必然要充分体现新形势下的要求,通过写作这一重要版块,积极发挥英语学科对学生的培养作用。
一、传统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由于缺乏专门的教材和资料,主要针对应试,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写作教学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培养作用,出现不符合学生认知及能力要求、难以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低效写作课。在写作教学中常出现如下问题,致使目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相差很大。
(一)教师对写作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对写作能力的测评只在考试中出现,不能及时在日常教学中实施;在教材涵盖的内容方面,写作版块所占的比重小,要求低,教师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在平时英语教学中往往轻视甚至忽视写作这一板块。
(二)指导环节欠缺科学性。
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指导主要有两方面的不足:
一是缺乏贯穿整个单元教学过程的写作能力培养及技巧培养。以人教版的初中英语教材为例,从每个单元的Section A 1a开始到Section B的写作环节之前,教材没有明显的针对篇章写作的要求,致使一些教师在课程设计时按部就班,将写作教学放到一边。
二是在指导写作时,注重语言点等细节,忽视整体结构把握;注重观点照搬翻译,忽视激发学生开放性思维。由于考试时,学生通常会被告知结构和写作要点,因此按既定结构去写,一般不会出错。在平时写作训练中,当一个作文题目摆在面前时,教师往往侧重帮助学生理清语言点上的障碍,如单词的拼写、短语的搭配、句型的运用。这些只是语言知识层面的问题,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学生需要具备的综合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很少得到训练和培养。引导学生在高于应试的要求下,主动思考作文话题的展开方式(即文章结构),并展开讨论、反思、总结,极大提高学生上述各方面能力,促成有效的写作教学。
传统应试作文题目中有一些中文句子或关键词提示学生背景信息和写作要点,在写作指导时,教师只注重得分点的提示,要求学生全力按要求将现成的提示信息做翻译。针对需要学生自主思考、发表观点的个别要点,却一笔带过,甚至允许学生照搬套路。因此,学生写出来的观点往往表面且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三)评价环节缺失,反馈方式单一。
目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多只针对考试,往往只通过得分进行评价。分数评价是终结性的,缺乏对过程的反馈和指导,学生在写作这一板块难以获得更多的关于过程的肯定和同伴的反馈,很难改进固有的写作习惯中的思维层次问题。
二、学科核心素养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集中体现
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是语言学习中使人们认知世界、获取信息、发展智能、交流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写则是其中除说之外,一项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技能。英语写作是运用已掌握的内在化语言知识和表达方法,通过思维进行外在化输出的创作。鉴于上文阐述的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我们要充分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如何在写作教学的各环节得以体现和培养的。
第一,学生通过写作过程中英语语言的运用,进一步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意识,培养语感,并通过语言的表达进行有意义的观点和信息的表达及交流。
第二,在写作准备阶段,学生进行信息收集,和同伴交流讨论,能锻炼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尤其针对中外文化、习俗、历史等话题的写作,能提升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优秀文化的认同。通过讨论及书面表达,表现学生的自信、自尊,提高其跨文化沟通及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
第三,通过讨论和落实到笔头的写作,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创新性、批判性等,能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
第四,在写作准备阶段及成果反馈互评阶段,学生能充分利用学习空间,主动获取信息,调适个人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监控、反思、调整和评价自己的学习。
综上,英语写作由于综合性强,是语言输出最后、要求最高的环节,恰恰是我们着力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时要充分利用的环节。通过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使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方位、大力度的培养。
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英语写作课的设计方法与策略
目前英语写作教学主要依托每个单元的核心话题,在阅读文章之后,让学生根据框架进行填充式写作,要求过低,写作成品往往千篇一律。这种形式简化了写作教学模式与过程,弱化了写作教学对学生英语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尤其不适用于基础好的学生。对英语写作课提高重视程度,进行有效设计显得十分有必要。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寫作教学如何才能做到高效呢?怎样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设计写作课的目标及教学环节和反馈评价标准呢?在设计之前,首先我们要对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英语能力、兴趣爱好等各方面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要充分预设教学进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关键节点,如学生的背景知识会在哪一个环节被激活,安排讨论交流的活动;再比如,要清楚哪一个环节要求学生发表观点,以便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观点及倾听,学会收集信息、表达观点、思考问题及反思自己的观点。通过一系列主动活动,学生不仅能完成写作任务,更重要的是能锻炼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同时及时引导其价值情感发展的正确方向,使写作课的综合价值得到充分体现。那么,在具体设计写作课时有些什么方法和策略呢?
(一)创设情境,引入话题的讨论,激活背景知识。
合理的情景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背景知识,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打开思路,为最后的落笔写作打下基础。如在写环境污染或保护生态的话题时,我们给出学校周围或城市一处被污染的地方的照片,先问学生“Where is it?”接着问“What happened?”然后是“What caused it to happen?”利用前两个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因为话题熟悉,学生有话可说;在准备说过程中,学生们的相关背景知识及表达所需要的基本英语语言知识得以激活,并在接下来和同学及老师的交流过程中,获取新的信息和知识,反思自身的观点,积极修正有所偏颇的地方,从而提高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二)充分利用问题的设计串起写作课。
教师在设计这堂课时,可以用问题串起整个写作准备环节。如可以让学生集中讨论“What caused it to happen?”和“How can we solve it? ”可以看出,这几个问题从易到难,由点及面,循序渐进,学生的思考步步深入,各個层面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可以展示的平台,有收获的空间,为之后的写作做足够的铺垫。
由于英语写作往往是通过要点划分段落,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可以用一个问题代表一个要点,最后串起来。在让学生下笔完成一篇文章之前,可以进行段落分布和过渡句的分享,如让学生思考自己要写一篇关于中秋节的文章,会涉及哪几方面,并且每方面会放在哪一段写。曾经就有学生在课堂上就要不要写嫦娥的故事及这个故事放在文章最开始好还是中间好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这些都是课堂中难能可贵的失控,看似对完成一篇120字的作文帮助不大,但对学生能力和个人素质及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和引导意义深远。
(三)自主合作相结合,通过交流讨论促成深入思考。
自主学习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目标意识,拓展学习渠道;合作能促进学生强化批判思维、团队意识、倾听能力,并反思学习。在英语写作课上,这两者缺一不可。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给出话题,让学生自主思考,结合背景知识认识话题,检查自己的语言知识储备,并对不足之处进行自我学习,讨论完结之后,自主完成写作;小组两人或四人合作安插在各个自主学习阶段的前后,需要讨论到的内容很广,但都应与写作本身相关,并层层递进。
除了常见的发表观点、相互借鉴这种合作模式之外,本文特别提到合作学习在写作反馈中的积极作用。目前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习作的反馈通常由教师单人完成,以打分数为主,辅以勾画和语言点评的方式。这种方式过于单一,对学生的写作过程指导性欠缺,以致不能帮助学生自查和提升,影响写作课的教学效果。合作式的反馈就能弥补这一不足。那么合作式反馈应如何实施呢?
一般而言,它可以出现在过程中和行文后。
关于过程中,以上文为例,在讨论以中秋节为题的文章应有几个段落,分别怎么安排时,学生可先自行思考,将自己需要写的段落写下,并进行排列,之后学生两人一组,分享观点,再对对方的安排进行肯定或提出质疑;同样适用于之后对过渡句的讨论。来自于同伴如此及时的反馈能极大启发学生的思考,及时进行提升。
行文后很好理解,即学生写完初稿后,在课堂上先两两一组,互相批改作文,要求学生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检查文章大的布局和结构是否合理并完整,然后评估过渡是否自然巧妙,最后落实到语言使用的正确性和规范性上,综合考量,打出分数。完成分数评估后,学生换回习作,自查并提出质疑,有问题可以对全班同学和老师发问。此时,课堂上应有一个重要环节:由学生点评自己同伴习作中的优秀之处和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分享给全班同学。最后一环,学生根据同学评价和自我反思,再次修改习作,定稿。
鉴于写作教学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设计写作课时要注意以上提到的引入真实化、用话题串起课堂、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这三种策略。同时充分准备课堂上可能需要的背景知识,预设环节进程,有效引导写作课,才能让写作课真正高效实用,实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这一背景下的英语学科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对教学设计的再思考[A].2016年北师大版英语教材教学交流研讨会[C],2016(5):20.
[2]程晓堂,赵思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3]龚亚夫.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J].外国语,2014(6):18-19.
[4]Vivan Cook.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