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闽南童谣五性特征的音乐教学实践

2020-03-22 23:49朱丹红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闽南童谣趣味性

朱丹红

(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福建厦门 361008)

闽南童谣产生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闽南文化中,其优美动听、通俗易学,内容丰富多彩、充满童趣,真切而生动地反映了儿童的生活。在音乐活动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闽南童谣音乐的教育与熏陶,把握生活性、美育性、趣味性、层次性、创造性的五性特征,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音乐内容,融合活泼多样的教育手段,让学生在美的和谐感悟、互动体验中,充分感受闽南童谣的多元化特点,让闽南文化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一、生活性:凸显人文气息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真正的音乐来源于贴近生命本质的声音。音乐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在于其对生命认知的真诚与执着,音乐教育要使学生了解社会的多样性、相似性。要凸显音乐教学中的人文气息,就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音乐。闽南童谣音乐教学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寓教于乐,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了解闽南文化。教师依据生活经验,精心设计闽南童谣教材,在游戏中创设活动,利用各种感官刺激营造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例如,闽南语童谣音乐《中秋节》,表现了闽南地区的节日及习俗。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注重充分挖掘教材,结合相关的闽南风土人情、民族文化设计教学。以诵读闽南童谣为载体,以生活为背景,让学生在听、唱、说等形式中学讲闽南话,学唱闽南童谣歌曲《中秋节》。教学活动中,注重语言与艺术相结合,突出节奏、韵律、旋律的互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

二、美育性:把握学科本质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属于一种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闽南童谣的语音变化比较缓慢,文读音与唐音极为接近,用闽南话文读音来诵读吟唱闽南童谣,相比用普通话和其他很多方言更能体现音韵格律的音乐美。学校音乐教研组把握学科本质,将闽南童谣融入学科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培养爱乡之情。例如,闽南音乐活动《田蛤仔》,通过多种形式的念、唱、表演,在活动形式上不断筛选、整合,引导学生掌握歌词。在诵读、模拟节奏伴奏、动作创编等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闽南民间音乐的兴趣,感受其独特的乡土韵味,将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落到实处。

三、趣味性:体现主体地位

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1]音乐课程任务的实现,有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要赋予音乐教学更多的趣味性,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闽南童谣本身具有趣味性,要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和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将其趣味性进一步凸显出来。

音乐课堂上,教师可组织学生玩闽南民间游戏,或将闽南民间习俗转化为音乐游戏活动,如划旱船、车鼓弄、老鼠娶亲、舞龙舞狮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诵读闽南童谣。例如,综合活动《一放鸡》,教师将音乐游戏活动引入课堂,从利用音乐节奏变换花样来复习童谣入手,再进行虚拟玩耍,引导学生学会童谣与动作的配合。学生伴随着闽南音乐进行游戏,玩中有乐、乐中有学,增强学习闽南童谣的趣味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层次性:实现多维发展

闽南童谣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表现形式简短、诙谐、幽默,蕴含独特的艺术价值,这是其他音乐素材所不能代替的。在借鉴原有闽南童谣的基础上,创编新的童谣作品时,需要关注其内容是否健康、积极向上并具有教育意义;题材是否有新意,表演形式是否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等,还要考虑作品是否适合学生音域的层次性。例如,音乐活动的教学观摩《一支小雨伞》一课,以“闽南童谣教学”为主题,将音乐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和学生特点有机结合,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熟悉闽南歌谣。教师尝试通过闽南语诵读古诗,引导学生了解闽南语文字中的文读音和白读音,把闽南方言与音乐课程内容纳入教学范畴,注入新的闽南童谣音乐元素,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交际语言,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表现童谣。笔者所在的闽南地区,除了从前受过私塾教育的老先生和几位闽南文化专家外,几乎没有人会说这种文读闽南语,本次音乐活动的创新尝试,显得更加有意义。

五、创造性:追求无限可能

对音乐教学的深入探索与反思,能不断激发师生的创造性,从而实现音乐教学的无限可能。在闽南童谣音乐创作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闽南文化相关的童谣素材及舞蹈、歌唱作品。在素材选择方面,首先要深入了解闽南民间音乐,有意识地对流传较广、人们耳熟能详的童谣教材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其次,在强调弘扬闽南童谣音乐的同时,以开阔的视野,将反映现实人物的生活情感内容的题材,融进闽南童谣中[2],有利于创编出富有地方特色的闽南童谣音乐作品。

1.丰盈校园文化

师生通过闽南童谣创作,参与学校文化的构建,是音乐教学拓展的一个大空间。在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的学校文化建设中,音乐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结合校本课程,创编校歌《博雅颂》,并在校歌中创编具有校园特色的歌词。其中有教师自创的闽南童谣的一段独白:

一滴水、一点露,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Zit8di5zui3、zit8diam3loo1,

tuan2giat7iu3ai5hoo6siong1bang1zoo6

多学习、多思考,全面发展逐项兜好。

Do1hak8sip8do1su1ko3,

zuan2bbin6huat7dian3dak7hang6long1ho3

有礼节、有端庄,懂道理世界一定通。

U5le3ziat7、u5duan1zong1,bat7do6li3si5gue5it7ding6tong1

无忧愁、无病痛,好身体才会爱打拼。

Bbo2iu1ciu2、bbo2biN6tiaN5,

ho3sin1te3ziah8e5ai5pah7biaN5

为了让歌曲中蕴含民间艺术特色,学校邀请厦门市知名音乐人为校歌《博雅颂》编曲,这也是全市第一首在歌词中加入闽南童谣元素的校歌。

2.创编大型歌舞表演

此外,公众平台也是激励创编闽南童谣的有效阵地。例如,在创编大型闽南歌舞《办桌请客》的过程中,教师先利用便利的网络资源,查找、下载优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闽南人家“请客”的风俗,观看主人是怎样热情招待宾客的,再畅谈感受,抒发情感。其中一些原创的经典歌词,可引导学生反复唱、念、学,如:

紧行紧走,西北雨阿过田岸;

一身叻湿漉漉,咿呀呀;

人客到,炮仔吼,戏台敲锣咯拍鼓;

请人客来入桌,腥草好料旁就桌;

蚝仔辚、大虾菇,一桌一桌排规路;

大封肉,槟榔芋,囝仔食甲规嘴箍;

土地爷,天公祖,照顾大家好头路……。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大型闽南歌舞《办桌请客》登上了厦门市第七届闽南之声少儿“读册歌”广播电视大赛决赛的大舞台,荣获全场最高分的好成绩。

闽南童谣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闽南人民的骄傲。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把握闽南童谣五性特征,在课堂上营造更加浓郁的童谣文化氛围,实现闽南童谣传唱与音乐学科育人的双重价值。

猜你喜欢
闽南童谣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童谣里的童年
闽南文化传承
快乐童谣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闽南,闽南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