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青
(古田县第二小学,福建 宁德 352200)
目前,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评价以纸质考核为主,口语交际的评价无法得到真正落实,导致口语交际教学课时少,教师重视程度不足,喧宾夺主的现象相当普遍。[1]即使在课堂上实施言语交际活动,交际面也十分狭窄,甚至仅限于班级中较活跃的小部分学生。学生的口头语言碎片化,组织语言欠缺逻辑性、条理性,无法完整、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与平时缺少口语表达训练密切相关。
在部编版教材中,将口语交际作为一种独立的课型,构建新的口语交际体系。然而,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许多课程资源可以利用,教师如果精心开发,巧妙地加以整合、实施,细心地予以指导,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就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口语交际平台,多方面、多渠道地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许多教师以为,只有教材的“口语交际”部分才承担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任务,导致教学缺乏实效性。教师应树立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挖掘部编版教材中隐藏的潜在资源,寻找多样的口语交际话题,精心设计、组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活动,在课堂交际情境中,或是角色扮演中,在有效的辩论、交流或讨论中,使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得到锻炼。
例如,教学《故宫博物院》一文之后,可让学生当小导游,为家人设计故宫一日游的计划,选择一处或几处的景点,给家人或朋友做介绍,并尝试回答“游客”的提问。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这份计划的设计中,并以小导游的身份为家人和朋友介绍景点,在讲解与问答的过程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又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巴迪写完诗后,内心无限期待父亲给予他肯定和鼓励,然而得到的却是父亲“糟糕透了”的评价。对于父亲的这种评价,这样的父爱,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展开辩论,双方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后,分别进行表述和论证。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巴迪的内心,畅谈自己对这份别样父爱的认识,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升。在教学中,多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教学资源,适时地给学生提供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多鼓励、多赞赏,给予恰当的点拨与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与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有组织地预设口语交际话题,使学生在有目的的课堂活动中进行沟通、交流。此外,在学生群体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如一次偶然的遭遇、一个意想不到的场面、一个出人意料的话题等,都可以巧妙利用。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及时捕捉课堂与生活中的生成事件,寻找到学生最需要表达与倾诉的契机。此时,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口语表达的机会,给予引导和帮助,满足他们言语表达的需求。
例如,有学生向教师汇报值日情况:有一位学生连续几次在值日当天逃跑回家。这种严重违反班级纪律的行为,使得学生们个个义愤填膺。教师抓住生成事件,在课堂上以“面对不完成值日工作的同学,你会说什么?”为讨论话题,组织学生针对这一话题,诚恳地向没有完成值日工作的同学发表自己对此事的看法,并委婉地提出希望与要求。学生以集体工作为起点,也从个人感受出发,不但指出了这位同学的错误,而且共同认识到班级值日工作的重要性。这样一个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契机,看似无心,实则有意,让学生在最真实的交际情境里,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这名多次逃避值日的学生,也在同学们的发言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身边时时发生各种事情,需要倾诉与表达,需要与人沟通,以解决学习或生活中面临的问题,缓解心理压力,分享自己成功的快乐,倾诉自己失败的体验……教师应时时关注学生,尝试了解他们的内心,知道他们何时需要表达、需要交流。在他们最想“一吐为快”之时,适时地引导、点拨,提供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发挥“群言效应”,开启思路,激活言说欲望。[2]
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做好课内的训练和课外的延伸。根据培养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话题进行挖掘。[3]相比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口语交际空间。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丰富多彩的训练基地,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有益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学校举办的各级各类活动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学会与人沟通,学会交流与表达。
1.真实情境的校园活动展示
例如,开展学校大队委竞选、环保志愿者竞选、科技节的创意作品发布会、校园辩论比赛、图书跳蚤市场、小记者采访调查等各个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营造真实的交际环境,让学生产生角色感,在角色扮演中积极主动地与人交流、沟通。如大队委的竞选,怎样向评委展示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环保志愿者如何宣传环保知识;科技节的作品如何展示创意,在推介自己发明创造的“科技产品”时,怎样面对前来参观的同学们的提问;在图书跳蚤市场中怎样当好营业员,顺利地卖出商品……在这些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必须开口表达,口语交际能力也就得到提升。
2.源于生活的话题与事件
语文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从生活中寻找机会。因此,教师要学会关注生活,将生活与课堂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话题与事件,提供交流的平台,鼓励大胆交流、表达。例如,围绕近期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引导学生展开评论;关注新上映的电影,在班级中举办影片推荐;读到好文章时,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们交流;在节日时,向父母、教师献上真挚的祝福……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班级新闻播报员”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表达与交流的兴趣和欲望,培养良好的交际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