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慧玲
(长乐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福州 350200)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框架。法治素养是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必备素质和修养。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简言之就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个公民崇尚法律、遵守法律并捍卫法律的权威,严守道德底线。[1]
高中政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是国家教育部新一轮政治课程改革方向,是高考命题“一点四面”的改革主题和命题要求。法治素养要求学生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学生法治素养不能空洞说教,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育方法,而“情境-活动-体验”是法治教育可行性新模式。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于法治意识有四个要求:能够面对简单情境问题,讲述法治使社会更和谐的故事,表达法治是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能够面对一般情境问题,着眼于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说明法治是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能够面对复杂情境问题,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多种实例,阐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式;能够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复杂情境问题,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阐释全面依法治国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
四个要求都强调学生具备处理情境问题的能力。“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优化案例,采用情境创设的综合性教学形式”是本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建议要求;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也特别要求“注重情境对展示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价值、确定复杂程度不同的典型情境、创设评价情境,情境设置要结构化”。因此,正如韩震教授在《新高中思想政治课标的这些变化将一改思政课旧貌》一文中指出的:“基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为了有效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构建了活动型课程,这可能是本轮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为了贯彻新课程标准精神,构建活动型课程,我们尝试探索“情境-活动-体验”教学模式。这个教学模式紧扣逻辑严谨、结构化的学科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力求设计的序列化,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活动体验。同时,针对相关活动,设计可操作的测评,及时了解学生的教学体验并进行教学反思、教学调整。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主张,教学方法要求结合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能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他反对教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这样的教育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2]而身边案例、社会现象、时政新闻和国际形势都是学生思维上的“兴奋点”和精神上的“必需品”,政治教师要善于整合生活中的法治资源,发掘地方性特色法律案例、关注社会时政性资源和综合性法律素材,分析资源中蕴含的法理元素和教育作用,借助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视频,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有张力地学习法律知识。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思考,更能体会规则和法治,使之更理性、更有尊严;让生活更美好、社会更和谐。
案例1追问“呼格案”
呼格吉勒图被冤杀案,该案件案情重大,曾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呼格案”的大致经过,随后讨论发言:
1.“呼格案”产生的原因分析。
2.“呼格案”中责任追究分析。
3.“呼格案”给我们的教训与启示分析。
我们围绕“呼格案”这个具体情境,设置了讨论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依法治国的复杂性、艰巨性、重要性,将教材中关于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法治素养。通过讨论发言,鼓励学生敢于表达看法,引导学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并吸收他人合理观点,修正自己的发言和论点,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等级评价学生的“情境-活动-体验”: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倾听、尊重、理解他人的观点;准确表达观点,并能说明支持观点的理由;所表述的观点深刻、独到,具备创新意识;能进行反思修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法治教育最忌教师“满堂灌”的“独角戏”,要坚持“以人文本”教学理念,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能主动探究,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可以选择《经济生活》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经典案例作为问题背景,让学生身临其中换位思考“假如是我,我会怎么做?”例如,“征税和纳税”的教学中,呈现热点关注“文艺圈阴阳合同避税”视频,让学生把自己定位成税务人员,收集资料和网友评论,模拟应对此类事件的处理过程。学生分小组,就“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悲剧”和公司违法《我国现行劳动合同法》该怎么办等问题进行设计、表演情境短剧。教师精心设计富有激发性、创造性、探索性的情境问题。以任务驱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对书本理论、法治素材、情境问题去动手、动口、动脑,和教师形成互动,生成共鸣,形成知识的内化。在互动中关注个体,通过设问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学生身心的投入和个性的发挥,正如“听过了,我忘记了;看过了,我记住了;做过了,我理解了”。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使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感悟中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形成法治理念。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使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比单纯使学生接受知识更为重要。《政治生活》教学中可为学生创造直观、生动的教学场景,如观摩“习近平总书记宪法宣誓”“公职人员宪法宣誓仪式”,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感受法律的尊严。收集“老虎”“苍蝇”的法庭审判情景和在监狱改造悔悟情节”等视频资源,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我国的全面依法治国。通过“模拟法庭”“价格听证会”“法律课前时政演讲”等课堂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参与讨论、游戏、角色扮演等情境活动中明辨是非,体会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升华对法律的认同,严守道德底线,维护公平正义,不断提升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活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个人活动、小组活动与班级组活动相结合,它本身就蕴含了教育学生主动遵守规则、服从纪律和为团队自愿地努力工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因此,在情境活动中增强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体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懂得权利与义务的相统一,感悟有序参与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带来的和谐氛围。
案例2我想创业
围绕创业设置以下探究任务:
1.创业的基本载体和形式——企业(依法登记)
2.创业的条件之一——资金(依法取得)
3.创业的条件之二——劳动力(依法招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4.企业经营——基本要求之一(生产经营合法、依法纳税)
通过探究任务的逐步深入,既让学生理解经济生活模块中企业、企业经营与劳动者等相关具体知识,又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到法治意识、法治精神的重要,切身感受到法治就在我们身边,切实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我们还可以从以下维度来评价学生的表现: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他人观点尊重、理解与批驳;清晰表达自己观点,并能说明理由;表述的观点较全面,创新;反思总结,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评价。
情境短剧表演中的收获,法院旁听、法律知识大比拼、法治人员进校园等活动的启发,对模拟法庭中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法律宣传场景的所悟、“老虎”“苍蝇”的法庭审判情景和在监狱改造悔悟情节”的所感等,都可以用分小组的形成交流心得,师生真诚交流,接纳感受,分享喜悦。无论是在知识上、思维上和情感上,师生都是在场的。互动式普法的效果远远高于空洞的说教,在潜移默化中同学们产生对法律的敬畏之情,升华对法律的情感认同,对法律认识更有宽度、深度、高度。
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倾听学生、关爱学生、知识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地评价激励学生;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通过体验,生成情感,并能愉快地学习并遵守宪法、法律、规则、程序,判断政府有没有依法行政、司法机关有没公正司法,主动地构建依法治国理念,支持共产党依法执政和依宪执政。
案例3情景剧:模拟法庭——林森浩投毒案
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经过调查犯罪嫌疑人为其舍友林森浩。我们让学生分成法官、公诉人、被告、双方律师、受害人家属、原告家属、媒体代表及陪审群众等若干角色,各自搜集该案的相关资料,在法庭上“重现”该案的“审理”过程。
通过这个情境的体验,学生既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对法律严肃性的认识;既感受到了受害人家属的痛苦心情,又进一步意识到了生命和友情的可贵。同时,在活动中潜移默化了友善、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还设置了下列评价角度:表达自己立场的客观性、科学性、规范性;对他人立场的尊重、理解与批判;准确表达自己立场,并能用法律知识证明;认识全面、深刻,并具有良好的逻辑性;能综合各种立场,作出正确的立场判断、价值评价。
通过一系列教学情境和学生活动,让学生能判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是国家提倡的,什么观念是应该抛弃的;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什么是符合现代社会法治要求的。让学生主动反思自己的言论、行为有没有彰显平等意识、规则意识、理性精神、法治思想等,判断自己是不是真正具备现代公民的素质。
法治素养不能流于表面,要求学生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法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最终目标就是让公民在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培养法治信仰,敬畏恪守法律,认同亲近法律;涵养法治思维,依法衡量是非,遵守道德和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并捍卫法律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