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虹
(福清市宏路中学,福建 福清 350301)
多民族融合的中华民族,孕育了历史悠久、绚丽多彩的本民族音乐,承载了本民族的艺术智慧和创造。蕴含着自己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形式多样:戏曲音乐、民间歌曲、民间舞蹈、说唱音乐、民族器乐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乐以诗化”的独特之美,“韵”味无穷的意境之美。[1]
当下,我国传统音乐元素在传承与发展的生态链,一方面受到多元文化语境的影响,这是外部因素,另外一方面受到传统音乐接受环节缺失的影响,这是内因,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比如,音乐美育的接受环节:传统音乐作品创作、表达方式、理解方式、受众的艺术理解力薄弱与缺失。在现实文化传承语境下,中华民族音乐受众面在收窄,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也涵盖其中,表现为对本民族音乐的热爱度不够,理解与鉴赏能力薄弱。在互联网语境下多元文化冲击,在课堂教学中破解音乐接受环节薄弱的弊端,成为关键所在,而教学着力点是涵养高中学生传承优秀传统音乐的意识,增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自信,是高中音乐学科教师的责任担当。
根据笔者参与课题调查发现:在传统音乐的接受环节、接受过程、审美教育方面异常薄弱。在接受渠道、频率、场域明显弱于流行元素,这些因素都成了当下阻碍传统音乐传承的一大瓶颈。笔者所在学校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实践多年,设计了各种方式与路径,让高中学生开始认识、理解传统音乐的内涵与精髓,学习独特的审美与情感表现方式,慢慢地接纳和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把本民族优秀的中华文化牢牢扎根于心灵内核并完成继承与发展使命,在学校音乐教学是文化传承生态链至关重要的一环。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称《课标》)指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音乐,蕴含着本民族意志与情感,必需传承与发扬。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涵养高中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音乐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倡导在具体的授课内容中提高民族音乐艺术的占比与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2]
涵养学生音乐素养,在教学中通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得到音乐文化理解,形成审美判断,认可与认同。文化认同指的是本民族成员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意识。[3]对本民族核心价值的肯定,凝聚着本民族的精神纽带,民族文化传承的脉络与精华。文化认同,承载着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安全与当代中华民族增强民族凝聚力。
文化认同的视域,突出基于文化认同与文化理解的民族音乐教学,是一个优化与整合的路径与思考。要从思想层面上重视,把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复兴作为学校与音乐学科教师的历史使命,教学活动中务必深刻领会《课标》精神,整合传统音乐单元教学,更加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欣赏水平,以此不断激发广大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与认同,并在民族音乐的熏陶下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从而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最大化的继承、弘扬和发展。[1]
高中课程设计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广泛多元文化语境下,音乐体验活动中增加民族元素,涵养热爱本民族音乐的品格,构建高中生的民族音乐学习能力与文化的认同,现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目标。[1]
《课标》指出:《音乐鉴赏》教学以聆听为主,具体教学实践活动涉及聆听、歌唱、演奏、编创及综合艺术表演等。[1]引导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音乐审美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达到提升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能力。
研究性学习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参与度,增强学习体验,培养质疑、思考、探究、求知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4]学习方式改为自主、积极,注重音乐学习过程、音乐体验、合作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参与。可以激活知识储备。围绕主题主动探索认识传统音乐元素的传承与发展,为达到主动、较为深刻的基于中华文化认同与理解奠定基础。
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合作下开展《音乐鉴赏》主题性学习教学活动,依据《课标》、教材框架、所在学校学生的现有音乐认识水平、当下的生活语境,在课堂上与网络社交平台(班级QQ 群、微信群、校园通等等)上汇总、筛选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根据笔者的教学研究发现:主题的设置“浅入”“新鲜”为着眼点,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青花瓷》有流行的元素,更有传统的内涵。预设学生探究的“基本问题”“关键问题”,根据教学对象的音乐认知水平设计具有探索性的教学目标,明确音乐鉴赏活动内容、预设路线图、探究方法与每个步骤的具体要求。[5]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研究工具:问卷、量表、思维导图、网络、音频、视频、报告等。
《音乐鉴赏》教学以聆听方式为主,力求达到作品的整体性的审美感知与情感熏陶。
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完成“研究学习问题”分解工作,形成探究学习的“小问题”与围绕音乐核心素养架构的思维组织能力相关联,为了避免“研究学习问题”比较宽泛、模糊性,教师要起到“引导性”的作用,分解、提炼出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小问题”。
以赏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例:课前准备性学习任务单——《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称《梁祝》):艺术家的时代、社会背景和艺术思潮、作品的风格与特点、尝试聆听、听到什么、听懂什么、喜欢的作品、写出理由等等。课中,教师可以根据《梁祝》的特点、学习小组长汇总的“小问题”科学、有序地镶嵌在教学设计中,采用小组与集体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听赏和唱、歌词诵读,结合“柯达伊”“阿卡贝拉”随乐律动体验,加大情感信息的刺激维度,情感上的触动,产生作品的情感共鸣,进而加深理解。《梁祝》赏析的过程中,进行跨学科融合学习:文学性想象《梁祝》情节,历史性口头描述《梁祝》剧情,美术视觉化的画面展示《梁祝》“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场景等形式。例如,乐曲由长笛奏出了优美的旋律拉开序幕,展现出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画面。
教师与学生一起循着故事情节,聆听中西器乐合奏与独奏出华彩的乐章:序幕的长笛、主题音调的双簧管、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绎出纯美而永恒的主题。民乐锣、鼓、管、弦齐鸣表现“投坟”的全曲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课下完成研究学习报告:对《梁祝》中、西洋音乐形式演绎理解与认识做进一步的分析,审美表达发表看法,形成学习报告,在班级群中做交流。
当下,因学校各种具体现实和自身等诸多问题,教师习惯于鉴赏知识的讲解、灌输,在音乐的体验和感受方面欠缺,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在《音乐鉴赏》相对理论化的教学中,以体验式教学的“情境化”“生活化”还原学生的生活情境,寻找教学呼应的知识与信息。创设搭建表演、展示、模仿学生生活中发现的“民族”作品的空间,真实地体验作品的情感与作品表现的愉悦。“生活化”的“自主探寻”民族音乐学习充满探究欲、激情,触动思考,引发作品共鸣。在潜移默化、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触及作品民族内涵。[6]
例如:福州方言童谣《鸟儿飞》《我唱爱沙玛》《侬家做好仔》《冬至歌》,通过表演、展示、模仿的体验式教学更能理解情感与智慧。民谣、童谣承载着历史、表现着质朴的情感,抒发民族自豪感、生活的幸福感。体验式教学在情感触动、感受表达、审美共鸣方面明显强于单向性灌输、单一阐述性的讲解授课形式。在高中生的认知能力提升、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加强对中华传统音乐方面认知与理解的教学活动,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从而更加热爱中华民族文化。[7]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给音乐教学带来了诸多革命性的变革,给教学带来巨大的便利,给教师更大的展示平台。教师在技术便利的同时要善于整合与优化,提升《音乐鉴赏》有效教学,让学生接受更好的视听审美教育。教师加快自身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步伐,构建教学网络资源,打造《音乐鉴赏》教学信息化环境,构建信息化音乐信息库。信息化融合提升《音乐鉴赏》有效教学:第一,表现为教学资源共享,为教学提供海量教学资源。第二,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提供极大的便捷:视听融合、创设情境、多重交互、线上线下联动、VR 等方面的优势。第三,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音乐学习的情感体验、拓展学习空间、提高学习的兴趣、参与度。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通过超媒体链接技术、多媒体平台把教学的文字信息、图形信息、音频信息、视频信息、动画信息、三维模型“图文并茂”“生动新颖”以视觉化、形象化的传播表现方式丰富学生情感接受维度,同时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方法参与表达。这样可克服传统音乐学习中某些专业性障碍,激发音乐学习的兴趣。
基于网络平台,信息共享、传播平台共享,可以很好地整合课外教学渠道、课外延伸教学。例如:学校广播站、学校网站、校报、艺术节、社团、兴趣小组等。补充、拓展弘扬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平台,充实传播、传承生态链,使学生受到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充分熏陶,在传承与发展语境中产生热爱与认同。
综上所述,梳理出民族音乐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在具体教学中聚焦改进,其策略有三个方面:首先,在教学形式上改变单一讲授式方式,采用“主题化”“单元化”“项目化”教学,凝练“文化认同”,蕴含中华民族精神、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达到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效果。第二,教学内容上,教学中尤其注重音乐教育中“红色基因”,文化认同的“红色基因”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革命文化”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塑造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未来国家建设的薪火相传、砥砺前行的精神与情感气魄。第三,拓宽音乐课堂教学形式与渠道,“信息化”“多媒体化”借力信息化多媒体新的传播方式,多维度、多渠道,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中涵养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维系的精神纽带与寄托,蕴含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意志力,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以音乐特有审美情感体验感动学生的精神世界,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方面认知与理解的教学活动的“量”与“质”的工作,达到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为高中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奠定坚实基础,对于落实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