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锋
(晋江市磁灶中心小学,福建泉州 362214)
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新形势下的教育使命。近年来,笔者与所在的团队积极探索这一命题,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但寻求高品质的课堂教学时,需确立以预先设计和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为理念。一则,以预先设计来强调教学的目的性与计划性;二则,通过动态生成,引发教师在实行预设方案时对学生整体思维周期的关注,让教学具有不断发展的活力。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教学预设”和“动态生成”二者之间的平衡,心理学家坦斯鲍姆曾表示,当课堂的教学任务结束之后,教师希望学生能得出与自己一致的结论。由此可知,教师是调和“预设”与“生成”的最佳因子,那么,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发挥好主导作用,最大限度追求有效的生成呢?
精彩的生成来自于精心的预设。重视学生的精神世界是实现有效的生成教学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这种预设应着眼于架构“学习主题”,思考如何将学习内容以合乎情理的方式结合起来,使得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一致;采取何种学习策略,使成效与方法一致(有效地达成目标与掌握学习方法相一致);更应该思考学生将如何领会和感受他们学习的文本内容。在预设过程中,传统课堂更偏向于关注“教师如何教”,即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新理念则要求教师更关注“学生如何学”,即学生怎么学教师就怎么教。[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事实上,要达成教学目标,或者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必须采取几个步骤,虽然每个教学步骤不会完全符合教师的意图,但教学方案必须事先设计好。对于课堂推进的顺序,教师要做到胸中有谱。同时,教师需要设计教学方案并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可以积极参与课堂,从而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提供条件。《荷花》是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最满意的三节语文课之一(他认为这节课让他在课堂上美起来)。没有人会否定,“冒”字的教学,成为了这堂课的一个闪光点,因为便是这一个“冒”字把荷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的高雅韵致勾勒出来。这是一个看起来普通,但是蕴藉深厚的字眼,是一口拥有万斛之珠的泉眼,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像夜空中一颗美丽的流星转瞬即逝。但王老师在他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中早已有了引导学生对“冒”字做出多元解读的具体措施。故而,讲堂上的一句“我也来读个句子给大家听一听”,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冒”佳人呼唤出来;再一句“‘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眼?”邀请出一个个以“长”为代表的窈窕淑女缓缓走到了学生的眼前;令人拍案叫绝的却是这一句:怎样地长出来才是冒出来?因此,仪态万千的“冒”字在学生对文字充满感知力的状态下降生了……
由此可见,精心设计好教学方案是促进有效的课堂生成的基础,是课堂上师生生命智慧闪亮的源泉。
评价一堂课的优劣,要考虑在教学环节中是否贯彻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并进行总体布局。在这当中设计灵活而富有弹性的预设,而不是固定程式,如此合理弹性预设就可以根据学情推动教学,犹如国画中的留白技艺,虽然看上去可能一无所有,但却能给人想象与启迪的空间。
生成与预设在教学中是矛盾统一的。预设的对立面是生成,有生成的必然是十分吸引人的、令人沉醉的。想要撬动地球只需要一个支点,而课堂上的生成点就是整节课精彩纷呈的支点,但它往往稍纵即逝,只有敏锐地感知它、抓住它,才能让课堂充满勃勃的生机。现代教学理论将教学活动解释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你来我往的交流发展,是思想与观念碰撞、精神与情感交流、希望与信仰生成的过程。因此,课堂上互动对话的指导是生成的生态条件,在这个基础上把握好生成点则能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一方面,积极开展互动对话,构造“动态生成氛围”。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能让预设目标容易达成,也能为目标生成提供动力支持。自由开放的环境能帮助人发展个性、开掘潜能;各种行为实践能让人类的精神与智力得到发展。教育、课堂、生成这三者皆需要对话。教学活动中的对话,不仅仅是看教学中是否有对话这种言语形式,判断教学是不是在“对话”,关键在于教育者的教育意图与教育过程相互作用的本质。[2]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善于营造和谐自由的人际关系环境,在安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无需取悦教师,不用在意同学的态度,他们只需专注于材料和观念研究与革新。只有如此,课堂才可能出现思想的火花、创造的灵感,才能有效催化“动态生成”。
另一方面,发展教学机智,适时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课堂上有很多无法预知的因素,实施预设的过程中常有意外发生,或者预设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得学生心感力绌;或者预设没有考虑学生认知的独特之处导致学生兴致索然;或者预设落后于学生原有的能力造成教学节奏过于松弛。这个时候就需要抓早并用好这个生成点,对预设进行调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预设切近实际。笔者团队的一位教师在执教《一只小鸟》时,指导学生带着情感朗读第二自然段,从中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小鸟的快乐心情时,采用抓重点词、读重音、加强语气等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以读促学),但效果总是不尽人意。这时候一位学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们可不可以自己补充感叹词,这样或许更能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感情。”此时,教师并没有随意扼杀学生大胆的想法,而是抓住这个生成点顺学而导:“这个同学的意见非常好,大家讨论一下,在哪个地方,添加什么样的感叹词,效果会更好?”有了同学的启发和教师的引导,学生们立刻活跃起来并积极地讨论。结果,“呀”“啊”“啦”“哇”……一字字跳进学生的脑海里,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师生共同总结出:如果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前添加“哇”字,不但使前后的句子更连贯,而且更能读出味道来。最后,教师还提议学生写信给编辑部告知他们的发现。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希望自己成为第一个发现并探究未知事物或者规律的人,对小学生来说这种需求更甚。这位教师就是能根据学生心理特征,抓住“给课文添加感叹词”这个生成点,激发学生成为发现者的兴趣,使学生的情感朗读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还要及时发现、掌握来自学生的一些无法预见但具有教学价值的信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传递,在目的指向中对生成有作用地点化,使预期的教学目标充盈丰满起来,这样的适度调整有效催化动态生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不能忽视的,对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的独一无二的体验也要予以尊重。这意味着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独有的个人体验、特有的个性解读,还需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把握正确的导向,不要脱离文本本身的内涵而走向极端。
首先,根据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请看《狐假虎威》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你对狐狸有什么看法?
生1:我认为狐狸很狡猾,它是仗着其他动物对老虎的恐惧才赶走它们的。
师:嗯,狐狸的确很狡猾。
生2:我认为老虎很笨,这么轻易就相信了狐狸的话。
师:不错,如果老虎聪明的话,就不会相信狐狸的话了。
生3:我认为狐狸很聪明,而且很会讲话,不然早就被其他强大的动物吃掉了。
师(眼睛一亮,欣喜异常):太好了,你真棒,与众不同,很有新意!我们用掌声来鼓励他。
其他学生一看这种情况,纷纷站起来发表自己“独特”“与众不同”的看法:“狐狸太聪明了,能够想方设法让动物们相信它的话。”“狐狸非常棒,竟然能赶走百兽,实在了不起!”“狐狸很机灵,居然能想出这种好办法。”……赞美之言,接连不断,教师都非常高兴地给予充分肯定。从以上这个教学片段来看,学生的反应是具有多样性的、个性的,甚至可以说是很有创新性的。但是,教师有时因为盲目寻求“生成”而不顾文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产生了许多无效的生成。小学教材中诸如此类的文章有很多,如《狐狸和乌鸦》《愚公移山》《画蛇添足》《落花生》……教师对其文本内容的领悟往往各不相同。每个人对同一文本的感受和体会是不一样的,但它的本质并不会改变,它决不会从哈姆雷特变成张三或李四。我们决不能摒弃本真而求其次。因此,教师在启发学生个性化阅读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把握文本的情感内涵,不要强行为了精彩的生成致使文本失落。
其次,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一起研习。课堂学习中,教师不能随意剥夺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权利,不能成为高高在上的权威者。特别要善于运用语文学科本身的文本价值加以引导,与学生一起经历学习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秋天的怀念》,这是作家史铁生怀念母亲的一篇文章。窦老师充分利用文本让学生了解母亲的心灵世界。
师:是谁最了解儿子?对,是母亲!母亲是不是像你们的母亲那样劝说自己的儿子?我们回归文本,看看母亲如何对待儿子的?
生:课文中的母亲扑向作者,然后抓住作者的手,忍住着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起好好活!”从这句话中我可以看出她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好好地活。
师:谢谢你的回答!接下来我们来一起思考母亲为什么说这句话。请你们在心中默读这句话,关注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
……
窦老师要求学生分别朗读带有“悄悄地”字样的句子和不带“悄悄地”字样的句子,并让学生自行比较这两个句子,体会到简简单单的三个“悄悄地”便把母亲对儿子的关怀与深情表现出来,随后又通过“扑”“抓住”“忍住”来感受母亲所传达出的深厚的爱。教师没有向学生直接表明可以通过分析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情感,可是学生的情感随着对文字的感受,一点一滴地领悟到母亲对孩子广博的情感天地;教师没有特地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赏析字词,学生却在不知不觉中明白简单的文字也能正确无误且丰富地表达情感。[3]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教学方案,抓住课堂生成的切入点,进行正面的价值导向,生成有效的课堂,焕发课堂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