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虹,王进安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1],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展现出当代治国理政的历史智慧,同时又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从文化语义的角度来阐释,“平”语之所以近人,是由于“平”语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涵养,是对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体现了执政者的“崇儒”情怀;“崇儒”的内涵具有选择性,尊崇的是儒家文化中符合客观规律和顺应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部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政思想,关心人民群众的冷暖,是“隆礼”情怀的彰显,更是执政者“崇儒”情怀的具体表现。“平”语充满着激励和奋进的思想,对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化有着更高的要求与期待,鞭策着每一位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体现了执政者的“修身”和“齐家”情怀,同时丰富了“崇儒”情怀的内涵。
习总书记的用典根植于中华大地的文化沃土上,具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征,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文化语义的层面来分析,这种传承所体现出的深厚的文化根基就是儒家思想,就是根植他内心的“崇儒”情怀。“崇儒”情怀的文化语义体现在两个层面。
首先,体现在思想层面上,是对儒家思想精髓的理解与掌握,这是“崇儒”情怀的核心义层,也是“崇儒”情怀的前提和基础。“仁”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仁”,就是仁爱、关爱,细而言之就是对国家、对百姓都要关心和爱护。《尚书·仲虺之诰》的“克宽克仁,彰信兆民”[2];《大学》的“一家仁,一国兴仁”[3],都是对“仁”的语义阐释。当然,“仁”也可以表现在忠、孝、悌等诸多方面,这里不再赘述。在新时代“仁”的语义被赋予了更加具体的思想内涵。习总书记在《平“语”近人》中提及郑燮“一枝一叶总关情”,习总书记强调“要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让人们生活更加幸福美满”等等,就是在“勤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中阐释“仁”的语义。此外,习总书记于2016年的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就讲到:“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因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他强调的“以利民为本”的思想就是强调“仁”的重要性。在他的治国理政的思想中,对于传统的仁政思想,有很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说,“仁”是治国根基,是人们相处过程中坚定的信念,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绳。从这一层面讲,“仁”就是“五常”的基础义层,是“义礼智信”思想的基础和出发点。儒家思想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作为人们社会道德支柱和行为规范准则,始终根植于炎黄子孙内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核心因素,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价值引导。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及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促进社会和谐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习总书记对儒家思想精髓的深刻理解和重视,也是他的“崇儒”情怀的核心语义,他所引用的“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和“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典故,也是他“崇儒”情怀的重要体现。这些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儒家文化的历史传承,更是对中国国情的时代创新。
其次,体现在实践层面上,是对儒家思想的实践与检验,这是“崇儒”情怀的行动义层,也是“崇儒”情怀的主观努力与实践行动。习总书记不仅对儒家思想精髓具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且在践行儒家思想方面也有独到的思考。《平“语”近人》之《绝知此事要躬行》一集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典故[4],从尚行——言胜于行、敏行——明辨善行、力行——身体力行等三个维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习总书记的实践观,也是对他“崇儒”情怀的另一层面的语义解读。正如《绝知此事要躬行》中所指出的,他关于笃行的论述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他不仅重视实践,而且赋予实践更丰富的思想内涵。他引用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和“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是从正面引导的角度来提倡人们要“笃行”,而“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等引用则从反面的角度来劝戒人们要从善如流,这更筑高了他“老虎、苍蝇一起打”的舆论阵地,坚定了消灭腐败分子的决心,用“义”来约束“老虎”和“苍蝇”。有正有反,有思有行,“崇儒”而不盲从,体现了他“崇儒”情怀的理性和科学。
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思想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在我国的意识形态上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儒家思想内涵广博,难以一一叙述。本文从“隆礼”“修身”“齐家”等三个方面来阐释习总书记“崇儒”情怀的具体表现,体现了习总书记以儒家最高道德原则和标准的“仁”为思想内核,从“礼治主义”过渡至“人治主义”的“崇儒”情怀。深刻理解和拥有这三种情怀有利于“崇儒”情怀的内容理解,也有利于巩固中国传统文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平“语”近人》中所列举的习总书记的用典无不彰显出他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其“崇儒”情怀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具有深厚的“隆礼”情怀。“隆礼”就是尊礼的意思。崇儒思想的根基就是强调“仁”政,“仁”作为人类所有交往活动的基本准则,但它往往需要通过“礼”的具体行为才得以检验和实现。“隆礼”情怀是“崇儒”情怀的具体体现。匡亚明先生在他的《孔子评传》中说,“仁”是内在的主导因素,“礼”是外在的表现形式[5]。二者联系在一起。因此,可以说“仁”是五常的基础义层,“礼”是五常的规范义层,同时是“隆礼”情怀的目标语义。二者的结合,即“仁”心“礼”行,正是“义智信”得以践行的基础。
“礼”在当代社会引申为礼法,尚礼尊法,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运用于国家治理中。“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等典故属于“隆礼”情怀的规范义层。《孟子·公孙丑上》“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6],说明了“辞让、恭让”是“礼”的内在精神,可以引申为文明礼貌,待人谦和的语义内涵。习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引用了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尊老既是“孝”,也是“礼”的一种体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己及人的理念的普及会出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的局面,善待我们身边的老人,包括我们的至亲,邻里的老人,以及陌生老人,将“孝老爱亲”“尊老敬老”的“仁爱”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隆礼”的最高境界。习总书记的“隆礼”情怀不仅具有深厚的语义内涵,更体现在言行一致的“礼”行上。他于2015年5月4日同北大师生座谈时对当代大学生提出“勤学、修德、明辨、笃行”的“八字真经”,2015年7月24日给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寄语当代中国青年要“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十六字诀”,都体现了他高度重视“内外兼修”的品质要求。从语义层面来看,他的“隆礼”情怀不仅仅体现在以民为本的治国理政中,也体现在关心人民群众的冷暖中。习总书记对“礼”的解读从国家治理过渡到人民生活,体现出他对“礼”的深刻认识和“隆礼”的情怀。
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重视克己修身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的“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他的用典多次涉及到“修身”,深刻认识到“修身”的重要性。他“崇儒”情怀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修身”情怀。“修身”情怀的文化语义体现在两个层面。
首先,修身体现在自我的规范与约束,这是“修身”情怀的核心义层。修身就是陶冶身心,涵养德性[7],是指以仁、义、礼、智、忠、恕、孝、悌之道为准则,不断加强个人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然而从这一语义层面来看,还可以分为自省和学习两个语义层面。自省是修身的基础义层。在新时期、新任务下,习总书记对党员的修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党员从严加强自我约束,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切实尽好党员义务和履行好党员职能,同时要加强对有关廉政建设政策的学习。习总书记深谙修身的艰难,明白“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深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榜样力量,让党员以八项义务、八项权利和中央的“八项规定”为镜子,反思并纠正自己的行为。激励炎黄子孙苦练自省的功夫,向有贤德的人看齐,以他们为标杆来审视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省是内修,而“修身”行为,即学习则是自省的外化,是“修身”的递进语义层。习总书记讲述了修身的学习方法,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由“修身”溯至“格物”,由“格物”推延至“修身”,这是符合儒家倡导的社会治理体系的。因此说,学习是“修身”核心义层一个语义内容。习总书记从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这四个维度阐释学习的必要性,同时,强调“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结伴而学有助于开拓视野。
其次,“修身”体现在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今天讲的修身更多的是理想信念和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较古代而言,“修身”有了新的时代内涵。理想信念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的工作,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2013年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习总书记号召全党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理想信念。“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的报国心、报国志对我们当今树立远大理想信念仍有现实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说:“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上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这说明理想信念对人精神方面起到强大的引导作用,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理想和信念要像竹子一般,深深地扎根在心灵沃土上。历经磨难也坚定不移,屹立不倒。用高尚的理想来约束、规范、激发自我,严以修身,做一个高尚的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修身”情怀是“齐家”情怀的基础,“齐家”是“修身”的进一步发展。所谓齐,整治也[8]。齐家,即治理好家庭、大家族。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在“齐家”,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就一定要从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入手。齐家即治家,这是“齐家”的核心语义。《礼记·大学》:“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9]。“齐家”是“修身”的结果和最终目标。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10]。个人命运与家庭命运息息相关,家庭的命运又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治国”与“治家”的关系难以割裂开来。在“齐家”这一层面,习总书记所引用的典故涉及三个义层,分别是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和家庭风气,凸显了习总书记对家庭建设的重视。青少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爱子教之以义方” 是父母爱子的正确方式,“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是从反面角度来劝诫父母要用道义来指导孩子。同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注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的好坏,关乎家庭的兴衰荣辱,向善的家风是有多余之福,可以泽及后人的。青少年是极具有塑造性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风气对他们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古代的“家”含义与现代不同,多指大家族。“齐家”的内涵可以从“小家”拓宽到“大家”,治理“小家”的方式同样适用于“大家”。 接受向善家庭教育的青少年自然会在无形中用良好的品格影响到更多的人,从局部到整体,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风气弘扬社会正能量,这就可以实现从“齐小家”到“齐大家”的完美转化。此外,“齐家”离不开对人才的任用,选贤举能为“齐家”奠定基础。“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强调人才是治国的根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行是判定人才的重要标准,在新时代,爱国爱民、理想信念、实干肯干、改革创新、责任担当等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任用人才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发挥其个人优势。从“齐家”的范围来看,从家庭至国家。从要求来看,从“齐小家”的淳良家风到“齐大家”的精干人才。习总书记对“齐家”情怀的多层面语义解读和剖析,为“齐家”情怀注入了新的内容,体现出他对“齐家”情怀的独到和智慧。
“崇儒”“隆礼”“修身”“齐家”的词义分别可以解释为:尊崇儒家思想和精神、尊敬礼法、陶冶心性和治理家庭、国家。“崇儒”是占据一个统领全局的位置,在思想上,确定以儒家文化作为指导思想指导实践,将儒家的“五常”作为人们的活动标准。“崇儒”是“隆礼”“修身”“齐家”的根基,“隆礼”“修身”“齐家”是“崇儒”的具体表现,也是巩固儒学地位行为基础。“隆礼”主要包括“五常”中的“仁”和“礼”,“仁”和“礼”在当代治国理政中仍发挥作用,体现了儒学的时代性。“修身”“齐家”主要包括“五常”中的“义”“智”“信”,是儒学在个人行为方面提出的要求。总之,“隆礼”情怀、“修身”情怀和“齐家”情怀是“崇儒”情怀的重要特征,也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总书记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情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