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超飞,张建军,李大全,唐 恂,牛殿国,张 帆,赵佳丽
1.中国石油管道科技研究中心,河北廊坊 065000
2.中油国际(尼日尔) 公司,北京 100034
化学降凝剂改性是含蜡原油改善流动性(尤其是低温流动性) 的重要手段[1],通过共晶、吸附等作用改变蜡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善蜡晶形态和结构,使之不易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最终达到降凝降黏的目的[2],进而保证含蜡原油管道安全高效运行。管道停输以后,管内原油油温会逐渐降低,降低至凝点附近及其以下时,就会形成具有黏弹、屈服、触变等复杂流变性质的胶凝结构,而胶凝原油的结构特性是管道停输再启动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3-5]。本文针对尼日尔原油,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比了三种降凝剂(以下简称为降凝剂A、降凝剂B、降凝剂C) 的适用性,并对凝点附近的屈服值进行了测试,提出了相应运行建议。
为了分析尼日尔原油对三种降凝剂的适应性,分别从不同加剂量、不同热处理温度、不同二次回升温度、不同静置时间方面进行了对比实验。尼日尔原油空白油凝点为28 ℃,不同剪切速率下的黏温曲线见图1。
图1 尼日尔空白原油黏温曲线
从图1 可以看出,尼日尔空白原油在35 ℃以上时,其黏度只与温度有关,与剪切速率无关,在35 ℃以下时,相同温度下不同剪切速率对应的黏度也不相同,即反常点在35 ℃左右。
根据现场工艺条件,初步采用70 ℃热处理温度进行不同加剂量的对比,不同加剂量下油品凝点和黏度(根据现场运行数据,本文对比35 ℃的黏度,下同) 见图2 和表1。
图2 三种降凝剂下不同剪切速率、不同加剂量的油品黏度
表1 不同加剂量下的油品凝点/℃
从表1 和图2 可知,70 ℃热处理工况下,添加100 ppm 降凝剂A、100 ppm 降凝剂B、40 ppm降凝剂C 比较合适,因此针对这三种加剂量开展其他因素对比实验。
每种降凝剂均存在一个最优热处理温度,因此针对三种加剂原油开展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下(60、70、80 ℃) 的对比实验,凝点见表2,黏度见图3。
表2 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加剂油品凝点
图3 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加剂油品黏度
由表2 和图3 可知,采用70、80 ℃热处理效果均较好,凝点由28 ℃降低至18 ~20 ℃,黏度也有一定程度降低。
根据原油改性原理和经验,采用80 ℃加剂热处理的改性效果有可能是降凝剂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单纯热处理引起的。因此,测试尼日尔原油80 ℃热处理(不加剂) 的改性效果,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尼日尔原油80 ℃热处理改性后油品物性
由表3 可知,如果仅仅80 ℃热处理改性,虽然黏度变化幅度和加剂改性相差不大,但是凝点降低较少,仅从28 ℃降低至25 ℃,加剂改性可将凝点由28 ℃降低至19 ~20 ℃。同时,根据原油改性经验,单纯热处理的稳定性往往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因此,对于尼日尔原油,采用70 ℃为加剂改性热处理温度。三种降凝剂70 ℃热处理的全黏温曲线见图4。
图4 尼日尔加剂原油黏温曲线
尼日尔加剂油和空白油的黏度对比(剪切速率 30 s-1) 见图5。
图5 尼日尔不同加剂种类原油黏度对比 (30 s-1)
由图5 可知,尼日尔原油加剂之后改性效果较好,尤其是低温区间(35 ℃以下)。
根据原油改性原理,加剂改性原油存在一个重复升温(二次或以上) 恶化区间,即重复升温在该区间范围内,改性效果会出现恶化,在管道输送过程中中间加热站应该避开该加热温度区间。针对三种加剂原油分别开展50 ~60 ℃二次回升温度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见表4 和图6。
表4 不同二次回升温度加剂原油油品凝点
由表4 和图6 可知,对于两种降凝剂来讲,50 ~60 ℃的二次重复温升会使加剂效果减弱,凝点和黏度均有所回升,其中凝点从19 ℃左右回升至21 ℃左右。因此,在运行过程中中间站启炉应该尽量避开该加热温度区间。
图6 不同二次回升温度下加剂原油油品黏度
根据经验,随着管道运行,加剂原油的改性效果可能会出现变化,因此需要对其稳定性进行验证。本节针对三种加剂原油,开展不同静置时间下的稳定性试验。实验结果见图7 和表5。
从图7 和表5 可知,对于三种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来说,静置5 ~7 d 时,凝点和黏度有所上升,其中凝点由19 ℃左右回升至20 ~21 ℃,但总体上升幅度不大,稳定性较好。
图7 不同静置时间下加剂原油黏度
油品的屈服值是油品产生流动所需的最小剪应力,其大小主要由原油体系所形成的空间网络结构的性质所决定。屈服值与输油管道停输后再启动的压力大小密切相关。因此,针对尼日尔空白原油和加剂原油进行凝点附近的屈服值测试,测试结果见图8。
表5 不同静置时间下加剂原油凝点/℃
图8 尼日尔空白和加剂油凝点附近温度的屈服值
从图8 可知,空白原油28 ℃时的屈服值为10.7 Pa 左右,加剂油(降凝剂A) 19 ℃的屈服值为14 Pa 左右,加剂油(降凝剂B) 19 ℃的屈服值为50 Pa 左右,加剂油(降凝剂C) 19 ℃的屈服值为21 Pa 左右。添加降凝剂B 的凝点附近屈服值升高幅度较大,再启动过程所需的压力较大。
综合添加降凝剂的一系列对比实验可知,对于尼日尔原油,添加100 ppm 降凝剂A、100 ppm降凝剂B、40 ppm 降凝剂C 的改性效果相差不大,同时静置稳定性良好。但从加剂之后凝点附近的屈服值来看,添加降凝剂B 的屈服值较大。综合考虑,降凝剂C 加剂量少,改性效果较好。因此,建议尼日尔原油添加40 ppm 降凝剂C,采用70 ℃热处理温度,且二次回升温度应在6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