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鲁民
作家贾平凹说:“人过的日子必是一日遇佛,一日遇魔。”实际生活倒也不会这样机械死板,魔与佛必隔日一见,轮流值班,而是说,人要时不时与佛与魔打交道,这几日或那几日遇佛,这一段或那一段遇魔。
如果说遇佛就是遇见善人,好事,大吉大利;遇魔就是碰上恶人,坏事,凶险困厄。人都希望趋利避害,经常遇到善人,碰上好事,大吉大利;都不愿撞上恶人,遇见坏事,相逢凶险。但树欲静而风不止,遇佛或遇魔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绝不会像电影里的赌神,想啥来啥,而往往是怕啥来啥。而且,“富不双至,祸不单降”,你越是不想见的,怕得慌的,它越来的频繁,不期而至;你越是日思夜想,牵肠挂肚的,就越难以谋面,缥缈不定。
既然如此,那就要既来之则安之,遇佛遇魔从容不迫,达观以待,想办法积极应对才是。遇魔要镇定,咬紧牙关,不怕不怯,能抗则抗,不能抗则忍,“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是瞬间”。遇佛也别得意忘形,乱了方寸,要珍惜、虔诚、感恩、惜福,多谢佛的关爱,把佛带来的福报用足用够。昔日,庞涓辞别老师鬼谷子下山时,老师送了八个字:“遇羊而兴,遇马而瘁。”要他谨记慎行。但他却忘了老师的教诲,“遇羊而兴”时,不懂惜福克己,忘乎所以,头脑发昏,嫉贤妒能,害人误国,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没多久就遇到了魔——也是他逼出来的孙膑,最终他在马陵道上兵败身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自己也是佛,是魔。一个人若总是做好事,修桥补路,扶危济困,急公好义,救死扶伤,那在人们眼里就是大慈大悲的活菩萨,即使不把你供在佛堂,也把你放在心上,为你祈福,祝愿。反之,一个人若作恶多端,欺男霸女,横行乡里,无恶不作,恶贯满盈,在人们眼里那就是十恶不赦的大魔头,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必除而快之。人生在世,还是做佛的好,一利自己,二利他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做魔者,看似为所欲为,痛快淋漓,实则有好结果的不多。别忘了善恶必有报,天地皆在看,恶人自有恶人磨,多行不义必自毙。
魔与佛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魔能变佛,佛也能变魔,有时也就是一念之差,一件事,一个决定,就完成了魔与佛的转变。一个官员,本位居佛的位置,是可敬可亲的人民公仆,一旦贪欲发作,私心膨胀,伸出手来捞钱受贿中饱私囊,就踏出了由佛变魔的危险脚步,早晚会入贪官之列,也就离身败名裂不远了。反之,《除三害》里的周处,原本横行霸道,恶名远扬,但能幡然醒悟,由恶变善,上山打虎,下河斩蛟,不畏艰险为民除害,自己也脱离了魔的行列,这就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魔佛之变,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坏事可变好事,好事也可变坏事。事在人为,境由心造,如果因势利导,巧妙运作,有可能把坏事变成好事,否极泰来,实现逆转。相反,如果处事不当,弄巧成拙,也可能会把好事变成坏事,乐极生悲,痛失好局。譬如升官,肯定是好事,但若官做大了,疏于学习,拒绝监督,迷失本性,忘了初心,那可能会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党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至少已有177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中箭落马。这种魔佛之变屡见不鲜,变幻莫测,充满了戏剧性。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同理,“佛”也是自己奔出来的,自己造出来的。这个佛是很有原则的主,你对它不好,心不真,意不切,虚情假意,它是不会与你见面的,千呼万唤不出来,好事总轮不到你,贵人也不会来相助。如果你一心向佛,恭敬虔诚,循规蹈矩,行善不遗余力,佛就会围着你不走,魔也会避而远之。
“一日遇佛,一日遇魔”,是生活的辩证法,也是人生规律,经验之谈。
图:刘昌海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